第203章 更新

字數:6318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皇帝難為 !
    劉影給薛少涼氣個半死。
    原本薛少涼寡言鮮語,倆人彼此客氣,相處的不錯。
    如今也不知道薛少涼哪根筋搭錯,好事不直接幹,非諷刺打擊不能直接告訴他。哪怕薛少涼幫了他,劉影也不打算知薛少涼的人情。
    劉影找對了方向,輾轉反側大半宿,第二日迎來一位半生不熟的客人——趙青怡。
    趙青怡突然上門,劉影微驚,仍是接待了趙青怡。
    上次,趙青怡登門造訪,劉影能將趙青怡的來意猜到七八分。這回,劉影倒有幾分摸不著頭腦,倒是趙青怡一身素服,溫言笑道,“守孝之人,本不該唐突上門。隻是有些事,若是不能與劉大人辯白一二,草民實在於心難安。”
    劉影並非喜寒喧之人,趙青怡主動上門,也不是為了賣官司,他頓一頓道,“其實,上次我冒昧來求見大人。大人亦能猜得到,若沒有閩靖公府幫忙,我一介書生怎能拿到邵總督轉移財產的證據呢。劉大人怕也聽聞了趙家之事,我因故被庶出大伯逐出宗族。如今趙氏族長正是邵總督的外甥,我的庶出大伯。若不是因為邵總督對我庶出大伯的支持,我不會落到如此地步。”
    “在對付邵總督一事上,我與閩靖公府立場一致。閩靖公府利用我出頭兒,我勢不比閩靖公府,自然要識時務。”趙青怡溫聲道,“劉大人,我雖一介布衣,以前也是在翰林院做過官的。劉大人是廉政司的人,今天來我就是想跟劉大人說一聲,除了邵總督轉移財產之事,其他的,我與閩靖公府並無來往。”
    趙青怡過來說了幾句話,撇清與閩靖公府的關係,就告辭走了。
    劉影皺眉思索片刻,忍不住與薛少涼道,“這位趙公子,是不是猜到什麽了?”不然,閩靖公府可是福州城的大樹,趙青怡主動與這棵大樹劃清界限,其中原由,實在惹人生疑。
    薛少涼漫不經心,“管他呢。”
    劉影噎死。
    劉影既下定決心,就要有所作為。
    自陛下稱病,朝中內閣與宗室多有不睦,這在官場中並不是什麽秘密。
    如今帝都的暗湧波濤,右都禦史蔣文安比劉影更加清楚。故此,在劉影表現出對閩靖公府四公子鳳海超的冷淡,並且準備將邵春曉所言的閩靖公與海匪相勾結之事,以及一些旁觀佐證送至帝都時,蔣文安委婉的表示,“邵春曉所言,終究隻是他一家之言。且先前邵春曉就是因閩靖公禦前進諫而受審。如今邵春曉又有參劾閩靖公的意圖,這些東西遞上去,咱們不過平白做了邵春曉的槍,劉大人三思而行啊。”
    蔣文安其實挺憋屈,他年紀閱曆皆在劉影之上。結果,劉影是正經的廉政司司長,而蔣文安卻是左都禦史王叡安的副手兒,至今為從三品之身。
    而這次奉禦命南下調查邵春曉一案,在此時,又牽扯出閩靖公家的案子。
    這裏頭,究竟是邵春曉與閩靖公之爭,不忿汙蔑?還是真有此事?蔣文安一時也沒個答案,官場中人,到了邵春曉與閩靖公這個地位,那要說句謊話,定是前因後果皆要編排好的,等閑不能給人瞧出破綻來?
    邵春曉已是階下之囚,陛下深恨貪鄙之人,蔣文安可以確定,邵春曉的未來絕不會太光明的。
    邵春曉落到今日境地,與閩靖公密不可分。邵春曉不要命的要拉閩靖公下水兒,人之常情,至於邵春曉所言可信與否?
    蔣文安實在是心裏沒底。
    以往,縱使心裏沒底也沒啥?反正一切有皇上做主。
    可關鍵是,現在不比往日。
    若非皇帝陛下病著,朝廷也不能這樣烏煙障氣。就是蔣文安自己也挺心煩,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在明湛跟前兒雖不是那一等一得用之人。
    但,較其他的小魚小蝦也強上許多。隻要熬上幾年,自有一番青雲之路。
    這個時候,皇帝陛下安危難測,蔣文安縱使忠心,也得為自己、為家族打算一番了。
    鐵打營盤流水的兵。
    對於世族,他們向來高傲的認為:鐵打的世族,流水的王朝。
    如山西蔣家,前朝時他們就是有名的世族,待大鳳朝太祖皇帝起兵,他們又為大鳳朝的皇帝所用,照樣得享富貴權勢。在他們看來,皇帝死不死的不要緊,要緊的是,得站對了隊才好。
    現在形勢未明,蔣文安又是蔣氏家族培養的嫡係子弟,自然要為自己的家族考慮。
    要蔣文安說,如今他與劉影在浙閩查案,最好的法子就是把查案的時間無限期的延長,最好待到內閣宗室之爭結束,甚至在皇帝的寶座確定之後,再回帝都。
    如此片葉不沾身,起碼得個平安。
    日後再圖其他,亦不為遲。
    蔣文安所想,不能不說是極妥當了。
    誰知劉影道,“蔣大人,我們自帝都出發,到如今也有幾個月的時間了。查邵春曉一案是你我職責之內,但如今既然事關閩靖公,我們也不能裝聾做啞,否則如何對得起陛下信任?”
    劉影義正嚴辭,蔣文安真想刺他一句“皇帝陛下怕要換人做”啥啥的,不過,身為臣子,怎能說這樣的話呢?何況明湛先前做皇帝做的不錯,頗有人望。
    蔣文安輕歎,“如今陛下久病,聽聞已月數未曾上朝。”
    “陛下不能理政,朝中也有太後代政,我等奉命來此,有嫌疑,隻管往上報,此乃你我份內之責。”劉影並不是個暖和的性子,不過,蔣文安右都禦史,倆人合作這許久,還真沒出現什麽分歧糾割。現下蔣文安欲壓下閩靖公之事,劉影按捺著性子道,“若依蔣大人所言,不提閩靖公之事。不過,邵春曉之案已近尾聲,若不提閩靖公府之事,估計朝中馬上就有旨意宣你我回帝都的。”
    蔣文安絕不願意現在回帝都的,頓時臉露難色。劉影約摸猜到了蔣文安所想,道,“邵大人所言之事,多半缺少佐證,還需細查。隻要我們將此事上奏,朝中定不會再派欽差,這事,還得落到我們手上。”
    蔣文安琢磨一陣,終於同意,“劉大人思慮周詳,既然閩靖公府有嫌疑在身,我們總不能辜負君父之望。”
    “就聽蔣大人的。”劉影很給蔣文安留臉麵。
    蔣文安笑,“在朝廷旨意未到之前,咱們還是低調行事。”
    “這是自然。”
    明湛對於邵春曉與閩靖公之爭,誰是誰非,尚無定論。
    隻歎道,“狗咬狗,一嘴毛。”
    閩靖公是地頭蛇,邵春曉也不是什麽好鳥兒。虧得他先前還認為閩靖公說話實誠可信,如今看來,是閩靖公演技一流啊。
    若非阮鴻飛、明湛、衛太後來這出釣魚計,怕是非上了閩靖公的鬼當不可。
    明湛一直心有不安。
    鳳景乾一走,即有韃靼人兵臨城下之事。
    若非明湛強勢慣了,吉凶難測。
    明湛心機城府並不遜色,陰謀陽謀的,他生來就浸淫其中。就這樣,他這個皇位還坐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皇位之艱難,比明湛想像中的,更厲害。
    明湛是位有理想的有誌青年,既然他做了這個位子,他就得做些什麽?
    他一直期待能在某種程度上改變這個世界,他可以接受人們對於他的改革提出異議,甚至,在許多問題上,古人對於事情的看法會更符合這個時代百姓的習慣與世情。
    不這,明湛實在怕了,不知何年何月何時,會在何在發生一場令他措手不及的兵變,抑若什麽?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天子一怒,血流飄杵。
    君主集權多麽可怕。
    但在這個年代,君主立憲,就意味著挾天子以令諸侯,接著就是諸侯取而代之的戰爭。然後就是新的王朝,新的君主,新的一輪君君臣臣。
    不會有任何的差別與不同。
    明湛倚臥在涼椅中,曲指扣著涼椅的竹質扶手。雖是竹骨所製,卻發出清脆的聲音,可見其材質不凡。
    阮鴻飛坐於另一張涼榻中,微聲道,“兵部尚書顧嶽山的心腹幕僚李易水來福州城了,他直接去了福安侯的府上,像是有什麽事,一時半會兒的倒打聽不出來。”
    明湛淡淡的眉毛抬起,看一眼阮鴻飛道,“隻要付寧在手,我們就是安全的。”
    一路上,明湛與付寧相談甚歡。明湛還真不怕付寧有什麽異心,甚至,明湛願意將付寧與付家分別對待。
    付寧是個有情誼的人,這樣的人,怎能甘心為家族傀儡?當初付寧有刺殺韃靼王族之義舉,方在弱冠之年被視為天下第一高手。
    這種榮譽,更多的是來自於付寧對於國家所做出的貢獻。
    若是今日付寧有刺王之舉,那麽,先前付寧所做所為,豈不成了大笑話?
    再者,甭管是天下第一高手,還是什麽人,在如今的情勢下,誰要是真敢刺殺他,不論能不能得手,不論是功還是過,這人,都甭想再活著?
    明湛極其詳細的分析過,甚至在他與阮鴻飛剛剛落腳蘇州城時,付寧不請自到,明湛也並非沒有懷疑。故此,明湛力邀付寧到了福州城。
    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總比任由天下第一高手到處亂晃的好。
    “付寧武功雖好,能敵十人百人,卻難敵千人萬人。”對於明湛這種自信過頭的行為,阮鴻飛總是忍不住打擊明湛幾句。
    明湛笑道,“顧嶽山不是個蠢人,劉易水來福州城,另有目的,非是為了試探咱們的行蹤。再者,先前福州衛城之戰,我看福州城的官兵還有幾分血性的。”
    阮鴻飛剝開一粒葡萄道,“借你吉言吧。接下來,你就在這裏乘涼啦?”
    明湛在竹椅中蹭了幾下,將大頭伸過去,對阮鴻飛張大嘴。阮鴻飛伺候明湛吃了回葡萄,明湛嚼巴了幾下道,“唉,我在想,究竟顧嶽山有何難處,要讓他冒這樣的危險派人南下。這回,顧嶽山官職難保啊。”
    阮鴻飛倒沒反駁明湛此語。
    衛太後的執政方式與明湛並不相同,明湛有一種冒險家的性格。
    古人常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明湛卻是傻大膽兒,他啥都敢幹,哪兒都敢去。像這次來福州城,阮鴻飛私下的建議是在揚州城停留,別人信不過,林永裳是可信的。
    揚州城幾經梳理,絕對於福州城安全許多。
    結果,明湛執意到福州城來瞧瞧。
    若別的事,阮鴻飛做主即可。
    事關朝政,明湛老有主意的了。
    帝都城。
    衛太後接到顧嶽山的辭呈。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