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鬱悶的趙雲
字數:3112 加入書籤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我們敬仰趙將軍,聽聞趙將軍說劉使君仁義,原本是想跟趙將軍一起投靠劉使君,但如今我們想了一想,還是覺得投靠太守比較好。”
“劉辟、龔都,你們都說好了,跟我去投劉使君,怎麽能變卦?豈不知大丈夫一言九鼎?”趙雲有了怒意,大聲質問。
“趙將軍,你武藝高強,我等敬佩,你說劉使君仁義,定會收留並善待我等,但劉使君是否真的仁義,我們倆卻無法得知,可太守就不一樣了。淮南之地被那袁術搞得烏煙瘴氣,我等聽說太守居廬江,廣施仁政,淮南百姓心慕之,紛紛往廬江而去,太守善待百姓,還分田耕種。我等也是一向仰慕太守,早有投奔之意。”
“隻是這汝南距離廬江太遠,手下弟兄兩三千人,又有家眷拖累,再加我等也擔心太守不收留我們。所以不敢輕易動身。今日偶遇,實乃天賜良機,我們倆也不想錯過這次機會,還請趙將軍原諒。”
聽了劉辟的話,趙雲一陣愕然,不知如何反駁。畢竟,劉辟和龔都有投靠任何人的自由。
陳飆聽了劉辟的話,心中有些動容,想不到他善待百姓,連汝南之地的人都知道。他下了馬,扶起劉辟和龔都。
“據我所知,你二人久據汝南,已是割據一方,為何要投靠於我?”
“太守有所不知,我等雖被罵為黃巾賊,其實都是普通百姓,黃巾軍早已敗亡,我二人聚眾於此,也隻為能生存下去,隻是這世道艱難,我二人才能平庸,連養活手下弟兄和家眷都做不到,才會偶爾出來擄掠。我們倆早已厭倦這種日子,隻想投靠明主,為弟兄們找條出路,還請太守收留。”
劉辟說著,又拉著龔都,向陳飆磕頭,陳飆隻好又扶起兩人。他想了一下,才說“好吧!我可以收留你們,你們去廬江之後,願意當兵的,便可留下當兵,如果不願意當兵,我亦會安置你們種地,可好?”
“可以!可以!”劉辟和龔高興地連連點頭。
這事就這麽定了下來,可趙雲就尷尬了。他本來以為自己收攏了幾千兵,帶著去投靠劉備,也是大功一件。如今轉眼一看,自己變成光杆司令了。
“子龍,劉辟、龔都與你之約,隻能作罷了,他二人是這支軍隊的首領,有責任為這支軍隊尋找出路。恕我直言,劉備目前的處境並不好,投靠他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你與劉備關係好,你自行投靠便是,劉辟、龔都及這些士兵,我要帶回廬江。”
趙雲臉色怒意明顯,但他也是個講道理的人,便點了點頭。
陳飆給了劉辟、龔都等人一天時間,讓其整頓軍隊,收拾東西,帶上家眷,次日再出發。
第二天,劉辟、龔都才帶人前來,其手下除昨日戰死的百來人,還有兩千八百士兵,老幼一千多人,共四千多人。準備好之後,大軍隨即出發。奇怪的是,趙雲也來送行,或許他仍想試著挽回吧。
“子龍,你一個人打算怎麽辦?”
“太守,你無須擔心,我會自行去找劉使君。”
“如果你不介意的話,也可以隨我去廬江,等日後打聽到劉備在哪,再去尋找如何?”陳飆終是忍不住開了口。
“太守美意,我心領了。我打算去許縣的東麵等,等劉使君離開許縣,或者能見到劉使君。”
“那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告辭了。”陳飆隻好無奈作別,率著大軍離去,留下趙雲孤身一人。
半個月之後,陳飆回到了廬江,一路上雖經過淮南,但袁術日落西山,哪敢攔截他?
回到廬江後,陳飆讓楊弘、劉渙等人安置黃巾軍,把士兵編入軍隊,百姓再另外安置。魯肅、黃忠、袁雄則休息一段時間。對於華佗和張仲景,他亦安置好,供應兩人著書所需,並派人到江夏把黃敘給帶到廬江來。
陳飆也休息了幾天,才開始處理政務。他離開廬江有近七個月了,廬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曄告訴他,兵器所的組織結構已經基本成形,可完成常規兵器打造。另外,在東南麵距離皖城約一百裏的地方,發現一座鐵礦,開采有些困難,但已經開采了一些,用以製造武器。
陳飆一直讓劉曄關注勘查鐵礦,遺憾地是,以這個時代的勘查能力和開采能力,其效果一般。目前發現的這座礦山,雖開采困難,但總體上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隻是,劉曄找遍了整個廬江,都沒有發現會鍛造鋼的鐵匠。
另外,劉曄還舉薦了一個人。此人名叫國淵,青州樂安郡人,早年曾避黃巾之亂,前往遼東之地,後來又回到青州。然而青州受黃巾賊困擾,他便南下,來到這廬江之地。劉曄聞知此人才華,便前去招募此人,幾次延請,終於把國淵請出山來。
陳飆接見了這個國淵,一番洽談之下,發現此人對種田之策有些心得,尤其善於屯田之策。他心中大喜,目前廬江缺少的就是這樣的人才。
廬江戰亂之後,百廢俱興,經過一年廣施仁政,已逐漸成政通人和之地。然而在戰亂年代,廬江又是四戰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險要。要保障廬江的安全,非得組建強大的軍隊不可,強大的軍隊除了有人,還要花大量的錢糧。
在許縣之時,他已經聽說曹操於三年前采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昌招募農民屯田。他意識到自己晚了一步,他雖有曆史先知的優勢,但起步晚發展晚,實在難以做到麵麵俱到。此時,有國淵這種屯田高手,他焉能不重用?他當機立斷,讓國淵負責在廬江、江夏二郡實行屯田製。
在人才招攬方麵,還有一個陳飆沒有想到的驚喜,有兩個人前來投靠,那就是張遼和高順,陳飆著實吃了一驚。
當初他確實給張遼寫過一封信,但後來也不知道張遼是否收到。呂布戰敗之後,這兩人不知所蹤,他正忙著和荊州劉表作戰,早把這兩人給忘了。
難道張遼收到他的信,提前做了準備,才從下邳城逃了出來,還帶來了高順?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想不到自己一封信,竟也能收到奇效。這運氣好得沒法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