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火攻奪寨
字數:2916 加入書籤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韓當企圖堅守水寨大門,但恐怕他堅持不了多久,一則水寨大門防守薄弱,二則他也希望利用箭樓來構建防線。
果然,與廬江軍對射了一刻鍾,韓當果斷選擇撤退到寨中,依靠箭樓,全弓箭覆蓋入寨的道路。
“架盾!快!架盾!”甘寧下令上百名士兵架起盾牌,慢慢前進,而盾牌後麵即是士兵攜帶的易燃物。
韓當的視線被盾牌所擋,看不到後麵,他心中納悶起來,這廬江軍到底想幹什麽?架盾牆能衝進水寨嗎?水寨內房屋相連,道路又小,並排能架五個盾牌就算不錯。
甘寧率軍很快就占據水寨大門,他大喊一聲“快!快!”盾牌後麵的士兵明白,連續抱著易燃物,放置在大門處以及旁邊的木屋裏……
韓當看到廬江軍壓根就沒往水寨裏麵進攻,而是放什麽東西。他瞪大眼睛細看,頓時嚇了一跳,這廬江軍是要火攻。他不驚都不行,這水寨看著靠水,可大多數屋子都是木頭,經不起燃燒的。古代又沒有高壓水槍等救火設備,一旦燒起來,也隻是用水桶到江裏麵汲水救火。如此救火,哪來得及。不過,這水寨在建時就考慮到防火的問題,整個水寨一分為二,前半段和後半段有水相隔。即便如此,前半段萬一被燒毀,江東軍的損失也不小。
“弓箭手,快放箭,放箭!箭樓,快射箭!”韓當急忙大喊起來。頓時,箭樓、弓箭手紛紛放箭,以阻止廬江軍。
甘寧冷笑一聲“把盾架高點,擋住弓箭。”一些士兵一手拿盾牌,一手抱著些易燃的木柴,放下就退回來,盾牌上插著滿滿的箭,這盾牌算是報廢了。
韓當看到弓箭不能阻止廬江軍,又意識到一旦廬江軍點燃這一大堆易燃物,那就麻煩了。他讓弓箭和箭樓停止放箭,率著幾百個士兵衝過來,企圖奪回水寨大門,把易燃物弄走。
此舉正合甘寧心意,甘寧怕的是箭樓和那些水寨中占據有利位置的弓箭手,卻不怕與江東士兵短兵相接。他帶著士兵迎了上去,與韓當大戰了起來。
甘寧揮舞著雙戟,上騰下躍,殺著前麵江東軍的士兵。韓當看到甘寧的勇猛,才一刀擋住甘寧雙戟,兩人單挑起來。
廬江軍此前抱著易燃物的士兵,壓根就沒帶兵器,把易燃物放好之後,立即後撤。後麵的士兵又沒有及時跟上,門口處架起盾牌的士兵,一手拿盾牌,一手拿短刀,與江東軍交手,也是頗有不便。很快,廬江軍便處於下風。
然而,這不影響甘寧的勇猛,甘寧此人是悍勇型的,一旦進入交戰狀態,其心境不會輕易受到影響。廬江軍士兵處於下風,他卻越戰越勇,隱隱壓製韓當。
江東軍從後麵衝上來的士兵越來越多,一些士兵過去,與韓當一起圍攻甘寧。
廬江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甘寧一看形勢不妙,趕緊大喊一聲“撤退,快撤退!”
有了他的命令,廬江軍士兵連忙轉身後退,往自己的大本營跑去,甘寧也迅速後撤。
韓當看到自己擊潰甘寧,占據城門,並成功阻止廬江軍點火,心中也是大喜。他正想讓士兵趕緊把門口處及附近的柵欄、房屋等地方的木材、雜草等易燃物搬走,突然看到甘寧邊跑邊揮舞著雙戟,心中莫名其妙地產生了一種不妙的感覺。他連忙往廬江軍的大本營方向一看,頓時嚇得差點癱軟下來。
隻見一百步距離遠的地方,廬江軍的幾十名士兵排成一行,拉弓上弦,箭頭上有著燃燒的火焰。韓當打仗打糊塗了,他還以為甘寧會用陽燧點火,哪知廬江軍大老遠就用火箭遠程點火。
魯肅看到甘寧已經撤回,點了點頭“放箭!”幾十名火箭劃過美麗的弧線,射在那些易燃物上,很快就燃了熊熊大火。
韓當看到這裏,心中一陣痛苦“快撤!快撤!”再不撤,他和士兵豈不是會被燒死?
退回後,韓當看到火勢越來越大,也無力去救火,這火勢無常,他不可能在戰場上讓大部份士兵去救火,廬江軍趁此機會襲擊怎麽辦?
看著火勢越來越大,眼看蔓延到箭樓位置,韓當趕緊讓箭樓上的士兵全都往後撤退。眼看著箭樓燃燒了起來,他心中便有了撤退的想法。這水寨多半前半段會被燒毀,箭樓也沒了,僅憑後半段水寨,堅守也沒有什麽意義。
想到這裏,韓當果斷做出決定,趁這前半段被燒盡之時,他得趕緊撤退,把港口的船全部撤走。
江東士兵忙碌了起來,開始登船撤退。由於一火之隔,甘寧看到江東軍水寨中有騷動,卻不知道出了什麽事。
大火燒了差不多一個多時辰,都燒得差不多了,火勢漸漸地小了起來。整個水寨已是一片狼藉,煙霧彌漫。
甘寧看到敵軍似乎在登船,暗道一聲不好,敵軍想逃跑。他二話不說,趕緊率領幾百個士兵追上去,地上還有些發燙,零星的火可能會燒到或煙霧會嗆到士兵。他顧不得這些,趕緊在前麵開路,很快來到岸邊,江東的幾百隻戰船已經駛出港口,剩下的戰船也在燃起大火。看來,這火是江東軍自己放的,隻是不甘心這些戰船落入廬江軍手中。
敵人逃跑了,甘寧也沒辦法,隻能把整個水寨沒燒部分搜查了一遍,終於找到了水寨的庫房,裏麵存糧約八百多石。或許是江東軍撤得急,沒來得及燒毀糧食。對於甘寧來講,有了這些糧食,夠大軍撐上半個月以上了。如今蕪湖港被擊破,江東水軍隻能撤至秣陵一帶,距離廬江遠了幾百裏路,不再給廬江、柴桑水域構成威脅。如此,廬江軍糧道的安全也得到保障。甘寧心鬆了一些,這一仗總算沒白打。
火全滅了之後,魯肅也進入水寨中,得知了相關情況。他讓人找到一艘小船,回去給皖城報信,讓皖城押運一批糧草到虎林港,讓虎林港繼續擔負著糧道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