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眾叛親離
字數:3289 加入書籤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主公……我……我……”孫輔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孫權掏出一封信來,遞給張昭,張昭接著過打開看了一眼,又把信交給孫靜。
此時孫輔看到那封信,果然如此,他明白自己幹的事情已經敗露,霎時癱坐在地上。
孫靜疑惑地接過信看了起來,頓時大驚失色,他上前一腳踢在孫輔的肩膀上,將孫輔踢倒在地。
“輔兒,你如何幹出這種糊塗之事,我孫家能有今日,全靠策兒打下的基業,你是孫家之人,自當鼎力支持,豈能勾結外人?你……你……真是糊塗啊!如不是看在你已故的兄長麵子上,我今日就殺了你!”
孫靜又跪倒在孫權麵前“主公!輔兒也是一時被豬油蒙了心,幹這大逆不道之事,本該是死罪,可……可兄長這一脈,孫賁已死,隻剩下他一人,娶妻卻又未生子,還請主公留他一命,延續血脈。”
孫輔也知道此時自己已命懸一線,趕緊爬著跪在孫權麵前,嚎啕大哭起來“主公饒命啊!饒命啊!我知道自己錯了,不該受人蒙蔽,請主公饒命。”
孫權上前把孫靜扶了起來“叔父,堂兄不過一時被蒙蔽而已,小侄若想殺他,早就殺了,今日把叔父叫來,隻是希望叔父開口求個情,小侄就有個台階下台。”
孫靜和孫輔聽了,心中一喜,看來孫輔這條命是保住了。
“隻是……”聽孫權說了這兩個字,兩人的心一懸。
“堂兄都說了,是受他人所蒙蔽,那蒙蔽堂兄之間,可不能輕饒。”
“正該如此!”孫靜也明白孫權的意思,把孫輔身邊之人都殺了,保下孫輔的命,對他而言,也是個不錯的結局。
“堂兄如今身份敏感,還是先回家鄉富春休息一段時間吧!”言下之意是,將孫輔打發回老家軟禁起來。隨後,孫權派出身邊大將周泰去逮捕孫輔的身邊之人,全部處死……
離開時,孫靜與孫輔相互攙扶著走了出來,兩人身上的衣服早已被冷汗浸透。
“輔兒,權兒是策兒指定的繼承基業之人,容不得你有半點不尊敬。”
“是,叔父,多謝叔父救命之恩。”孫輔在生死之間徘徊了一下,哪還不害怕的?
“叔侄之間,感謝的話就不必了,權兒和策兒大不同,以後你行事要謹慎,切勿魯莽才是。”
“是!叔父。”
……
孫靜也算是救了孫輔一命,卻不知道能不能救自己的兒子。
孫權繼承基業後,封孫靜長子孫暠為定武中郎將,駐軍五千於會稽郡烏程。對於江東來講,烏程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因為孫堅曾被封為烏程侯。
孫暠年紀與孫策相仿,見識過孫策的勇猛,對孫策也是深為佩服。可他對孫權就不一樣了,孫權長相異於常人,武藝平庸,文才也一般,他覺得孫權文不成武不就,卻想不到這狗屎運掉到孫權頭上。
更重要的是,孫權不善戰事,先是以優勢兵力攻匡琦城不下,後又在兵力大優的情況下,兵敗合肥。如此之人,如何配得上江東之主之位?聞知孫策遺言,由孫權繼承基業,孫暠頓時大怒。
“孫權何德何能,當上這江東之主?哼!”孫暠在烏程越想越生氣。
“報……報……將軍!”有士兵來報。
“何事?”孫暠此時可沒好氣。
“大街上有謠言傳來,對將軍不利?”
“哦?什麽謠言?”
“街坊傳言,將軍前往吳縣吊唁,吳侯很有可能會對將軍不利?”這些士兵是孫暠的部曲,是以在烏程稱孫權為吳侯,而不是主公。
不過,這些謠言可不是諸葛瑾傳的,謠言這東西,一旦傳開,便不可控製,然後就傳出其他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謠言來。
“怎麽?孫權敢對我不利,借他個膽子都不敢?”士兵並沒有接話。
孫暠一想,又覺得不妥了“那孫權果真敢對我下手?”想到這裏,他心中大懼,他雖看不起孫權,但不可否認,如今的孫權繼承江東基業是名正言順的,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實力遠超於他,對他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街坊誰在胡說八道,去,派人查一下,誰敢散播謠言,都抓起來。”他不敢對付孫權,對付幾個傳播謠言的百姓總可以了吧?
江東境內,謠言四起,豈是孫暠能控製得住的。這謠言越傳越厲害,越傳越邪乎,例如孫策之死可疑,有人刺殺孫策,嫁禍於許貢,又例如孫家某某要起兵造反了,還有孫權又在懷疑某某造反。
孫暠天天跟這些謠言較勁,神經繃得緊緊的。終於有一天,他徹底地爆發了“這碧眼小兒,文不成武不就,憑什麽掌管江東?竟還敢懷疑我圖謀不軌?他終是不願意放過我,那就好!他不仁,也就別怪我不義了。”
“來人,整頓兵馬,進軍山陰,咱們奪了山陰,進而占據整個會稽郡,自立了,不受那碧眼小兒的控製,也落得自由自在,如今陳飆對江東虎視眈眈,碧眼小兒自顧不暇,他還能拿我怎麽辦?莫不是還敢討伐我?”
兩天之後,孫暠率著五千大軍浩浩蕩蕩向山陰郡而去。從烏程去山陰需要路過吳郡的富春,當他大軍到達富春時,發現城門緊閉,擺出一副戒備的樣子,顯然對他有所防範。
孫暠大怒,便來到城下,對城上高喊“我乃定武中郎將,請讓富春縣令出來答個話。”
城頭上的士兵聽了,趕緊去回報富春縣令。富春縣令虞翻很快就來到城頭上。
“虞縣令,我欲回富春,在堂兄的墳前磕個頭,你為何緊必其門,不讓我進去呀?”
“將軍請知悉,我等官員本應該去吊唁,隻是江東之地未定,官員草率離開駐地,盜賊與山民便有可乘之機,屆時會作亂江東三郡,因此各地官員隻在駐地行吊唁之禮即可,不必前往富春或吳縣。將軍為主公堂弟,若要吊唁,可回烏程吊唁,亦不必來富春或去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