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兵敗的戰報
字數:3328 加入書籤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自兄長死了之後,豫章被奪也就算了,諸臣皆欺本侯年幼,處處與本侯作對。剛才收到消息,廣陵太守陳登率軍四千,屯於江都縣,江都縣與曲阿隔江相望,陳登顯然是想報本侯去年攻匡琦城之仇。”
“陳登出兵江都,這……”張昭也感到疑惑,目前,江東三郡僅丹陽郡與廬江、九江隔江相望,受到陳飆的壓力。吳郡與廣陵隔江,但廣陵兵力有限,從未有過兵臨江邊、威脅吳郡的情況。
“這就有點不對了?”
“如何不對?”
“陳登兵力少,駐軍江都,此舉顯然是配合陳飆,目的是牽製我軍兵力,他駐軍於此,不管過不過江,我軍都得在曲阿留兵,看著陳登。”
“隻是奇怪的是,陳登曾在平定呂布時立下大功,曹操封其為伏波將軍,對其甚厚,他應不至於投靠陳飆才對。”
“曹操與陳飆多半已有盟約,如此,陳登才會助陳飆一把!”孫權猜測了一下。
“仍是不合理,曹操與陳飆罷戰,乃是因為他需要對抗袁紹,無暇顧及陳飆,但他絕對不希望陳飆強大。”
“陳飆攻下豫章,恐怕已經超出曹操能接受的程度,曹操還不可能助力其奪我江東。不管怎麽看,陳登都沒有幫助陳飆的理由。”
“陳登與陳飆同姓,莫非有關係?”孫權又猜測道。這個猜測張昭就沒辦法解答了。
“主公勿憂。”張昭歎了口氣,主公還是太年輕了,遇到事情就慌亂“陳登此人也是才華卓絕之輩,但他行事謹慎,不善戰事,築城堅守他在行,率軍攻略他可不在行。他駐軍歸駐軍,卻不敢真的過江。”
“主公剛繼承江東基業,不服者眾多,想趁機撈便宜的也大有人在,這些都隻是小伎倆。孫輔一事已解,孫暠已退兵,昭義中郎將也將孫暠抓到吳縣來了,山越叛亂雖聲勢浩大,但虞仲翔必能說服他們;陳登駐軍江都,隻不過觀望而已,主公不必理會……”
“如此,真正影響到大局的,便是宛陵戰事。如公瑾獲勝,擊潰陳飆,江東大定,如公瑾敗北,則江東大危,其餘均不足為慮。”
聽了張昭的話,孫權心中大定。這段時間遇到的難題雖多,可不是照樣一一解決了嗎?
……
又過了兩天時間,孫權終於收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周瑜發過來的戰報,駐紮蕪湖的水軍劫了廬江軍的糧道,燒了廬江軍的糧草。聽到這個消息時,孫權可樂壞了,這是他最近收到的為數不多的好消息之一。
然而這個消息隻是讓他高興了半個月時間,韓當從秣陵發來了蕪湖港戰敗的消息。
“報……報……”屋外有士兵來報。
“進來!”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孫權聽到大事不好四個字,心裏又是一咯噔。
“據秣陵傳來的消息,蕪湖港水寨被廬江大軍攻破,戰死近兩千多人,損失物資無數,韓當將軍率三千士兵,撤退到秣陵去了。”
孫權一聽,頓時感到似乎天旋地轉,腦袋一陣眩暈。張昭覺得不妙,便下意識地上前一步,扶了一下孫權。
孫權又使勁地搖了搖頭,拍了拍自己的臉,努力地讓自己恢複意識,總算是沒有暈過去。
“這是怎麽回事?”張昭趕緊問士兵。士兵這才把戰報遞上來。
孫權和張昭輪流看了一下,心中各自歎氣。
“主公,按戰報所說,廬江大軍攻擊蕪湖港,放火燒了水寨大門,導致半個水寨被燒,韓將軍趁火仍在燃燒之時,及時撤兵,把船隻也撤走,如此我軍損失應該不大才對。”
“張公說得有理,隻是按公瑾此前之言,以一萬五大軍守宛陵,以五千兵守蕪湖,廬江大軍如敢攻蕪湖,則以蕪湖之兵和宛陵之兵夾擊,廬江軍必敗。”
“可如今呢?廬江大軍攻破蕪湖,宛陵的軍隊哪去了?仲兄這仗究竟是怎麽打的?莫非宛陵也已戰敗?”孫權越說越急,不禁有些埋怨起周瑜來。
“來人!來人!”聽到孫權的叫聲,有士兵進來了。
“快!快派人去查一下宛陵的情況,是否有新的戰況傳過來?”如今,他急切地想知道宛陵方向的情況。
……
兩天後,孫權終於收到了宛陵的戰報,是周瑜的親筆信。他忐忑不安地打開信看了起來,周瑜在信中寫明了戰敗的過程。對於孫權來講,這無疑是一個噩耗,然而這次他很好地控製了自己的情緒,沒有暈倒。
在這封信中,周瑜坦誠是自己派蔣欽率五千軍追擊廬江軍,大軍不慎中計,被廬江軍伏擊而全軍覆沒。而後廬江軍又趁勢攻破蕪湖港,整個戰場形勢被逆轉,戰局對江東軍十分不利。
周瑜並沒有在信中說是蔣欽不慎中計,隻是自責自己沒有看穿廬江軍的陰謀,導致大敗,把責任攬了過來。
孫權看完之後,便把信給了張昭,自己在屋內走來走去的,來回踱著步,他的心情非常煩燥。他越走越快,越來越壓不住心中的怒火。
“仲兄這仗是怎麽打的?雙方兵力相當,我軍采取守勢,廬江軍遠道而來,糧道難以為繼,我軍隻要堅守不出,便能退廬江之兵,如何會吃了敗仗?”
張昭看出孫權對周瑜有些不滿,便勸道“此戰錯不在公瑾,皆因蔣欽貪功心切造成的,必是蔣欽貪功心切,違背公瑾之命,致使兵敗,形勢逆轉,廬江軍又孤注一擲,攻打蕪湖水寨。”雖然周瑜在信中攬下責任,但張昭一眼便看出關鍵所在。
“張公是說戰敗是蔣公奕造成的?”
“正是,公瑾久經沙場,固守又是他提出的戰略,陳飆撤兵,他樂觀其成,又如何會貪功冒進?想來是蔣欽請求出戰,公瑾才會同意。”
“丹陽郡西部地形複雜,不宜深入,公瑾自然明白其理,他既然允許蔣欽出兵,自然也會囑咐蔣欽不能久追,要適可而止。多半是蔣欽急於立功,違抗命令,深入追擊,才中了陳飆的埋伏,結果全軍覆沒。”張昭不在場,卻能猜出大體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