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出兵,袁雄歸來
字數:3283 加入書籤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再退一步講,就算曲阿之兵攔截又如何?曲阿僅有五千兵馬,我軍萬餘,野戰之下,我軍優勢更大,若其敢來,我軍可消滅曲阿之兵,再進軍吳縣也不遲。”
魯肅嘴上說是有兩條路,但話裏已經明顯表示出他的看法,他支持後者,即出兵經無錫直搗吳縣。
“你認為應往東北方向進軍,經無錫長驅直入,到吳縣。”陳飆仍開口問清楚。
“正是,走無錫到吳縣,避免江東重兵之處,無不需要攻打堅城,是個不錯的選擇。攻打烏程,以我軍兵力及目前江東形勢,攻占亦不是難事,但仍會有所損失,且打理烏程事務亦需花費時間。”陳飆略微思考,同意了魯肅的看法。
次日,大軍出發,仍由陳飆、魯肅、甘寧和高順四人率領,兵力約一萬五千人。宛陵由諸葛瑾鎮守,兵力約五千。
陳飆率軍往東北方向行軍,向吳郡無錫縣而去。無錫縣在太湖的北岸,與宛陵相距超過五百裏路,這個路程正常行軍也得花十幾天時間。
大軍行軍八天時間,到達一個叫陽羨的地方,袁雄回來了。陳飆已經快一年沒見到袁雄了,見到他時有些激動。
“文傑,當初讓你去江東打探消息,沒想到你在江東滯留了將近一年時間了,真是辛苦了。”
“主公,既然末將為主公之將,自當為主公出生入死。”袁雄行了個大禮。
陳飆連忙把他扶起來,如今袁雄突然趕回,必有要事。
“文傑,是不是吳縣又有事情發生了。”
“正是。”袁雄喝了口水,接著說“孫權四天前已經死了,殺他的乃是孫河!自孫權被刺殺後,吳縣便開始淨街,不允許任何人進出,末將是孫權死了之後才想辦法逃出來的。”
“孫河為何要殺孫權?”不僅陳飆有疑問,魯肅等人也是疑問重重。
袁雄把他所知道的情況都說了出來,得知是孫權與周泰、朱然等人合謀,刺殺了孫策,陳飆、魯肅等人無不目瞪口呆。這消息太勁爆了,簡直讓人難以相信。
“文傑,那吳縣內部如何現在?”
“孫權死後,吳縣由張昭掌控,張昭曾提出投降主公的說法,這說法得到一些人的同意,但武將反對激烈,孫靜等孫家之人亦是反對,後來孫氏諸臣去找周瑜,想由周瑜決斷,據說周瑜仍是重病在身,就拒絕了。”
周瑜的病有好轉,陳飆已經得到吳普的消息,想來周瑜終於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抉擇,不去管孫家的破事。
“因張昭掌握兵權,又有投降主公之意,末將急於把這個消息告訴主公,便逃了出來,後麵城裏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主公,如今吳縣大亂,刻不容緩,主公當進軍吳縣,若張昭投降,則萬事大吉,若張昭不降,則攻下吳縣,江東滅亡。”
“主公,文傑說得沒錯,當快速進軍吳縣。”魯肅也催促道。陳飆來回踱步,卻下不定主意。
“文傑,你這消息是怎麽打探到的?莫非你聯係上了江東之內的某人?”
袁雄沒想到陳飆還問這個“是的,主公,是那華歆說的。末將早在兩個多月前便開始與他有往來,剛才之事也是他說的。”
“華歆?就是以前的那個豫章太守?”陳飆感到有些驚訝“他怎麽會如此輕易泄露江東機密?”
“當初此人在豫章,畏於孫策的兵威,才舉豫章投降於孫策,後來留在了江東。隻是此人乃平原人,並不想留在江東,而是一心還北上。”
陳飆有點明白了,這個時代的人,對江東之地並不重視,中原戰亂之時,有些人留在江東,心裏卻總想回中原之地,例如華歆、王郎等便是如此。
“不過主公放心,雖然與他隻認識兩個多月,但他並不知道末將的真實身份,還有,末將仍有人手潛伏於吳縣各處打探消息,得到的消息會相互驗證,不會隻聽他一人的消息。”
陳飆聽了,點了點頭。
“隻是這華歆最近不老實,末將猜測,他可能會逃跑,逃到北方去。所以才把這些事情告知末將。”
陳飆卻覺得,華歆多半已經看破袁雄的身份,希望幫助袁雄,借他之力回到北方。陳飆卻不關心這點,對於他來講,華歆所講是真的就行。
“你剛才說,孫河在刺殺前曾寄信到各地,揭露孫權所為?”
“是的,孫河鬧事時,華歆也在,應該不會有假,孫河這麽做,隻是以防萬一,如果他刺殺失敗,就仍有手段對付孫權。”
“那就是說,孫權刺殺孫策之事,很快就全江東的人都知道了?”袁雄點了點頭。
“那孫翊呢?孫權死了,當由孫翊繼承基業才對。”
“不知道!孫翊似乎並不在吳縣,張昭等人也在找孫翊。”袁雄又催促道“主公,我軍當快速進軍,進逼吳縣才是。”他看到陳飆似乎猶豫不決,就又催促起來。
“主公莫非有憂慮?”魯肅看到陳飆遲遲不下決定,反而問東問西,便猜測他應該是有了新的想法。
“還是子敬懂我!”陳飆看了魯肅一眼,接著說“如今我想……我軍不攻打吳縣,而是攻打烏程!”
“主公,吳縣如今的處境,孫家已是眾叛親離,我軍當抓住機會,直搗黃龍才是,攻打烏程,費力不說,若日後孫家重新掌握局勢,我等豈不坐失良機?”
袁雄從吳縣逃出來,連續幾日趕路,就是希望把消息快點傳回來,讓陳飆馬上進軍吳縣,如今卻聽到陳飆不想去吳縣,反而想去打烏程,心中氣惱可想而知。
“想必主公必有想法?”魯肅又問。
“孫權刺殺孫策,孫河刺殺孫權,如此醜聞傳遍天下,江東孫氏必為他人所唾棄,孫家完了,斷無重新掌控局勢的可能。”
“江東將陷入亂戰,掌兵之人必會相互攻伐,我軍進軍吳縣,確實可以快速拿下吳縣,但並不意味我軍就能順利掌控這江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