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布置新任務

字數:3478   加入書籤

A+A-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吳縣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陳飆把手下眾召集過來,商討攻略秣陵及會稽郡一事。
    “諸位,吳縣已落入我手,秣陵仍有孫氏舊臣程普,駐軍七千,仍是態度不明,我欲出兵討伐。”
    “另外,會稽之地,恐怕還不知道我占據吳縣之事,恐怕也要派大軍討伐。諸位以為如何?”
    說完,陳飆把眼光投向這些江東舊臣,希望他們能有一個表現的機會,能盡快融入新的江東軍(以後江東軍均指主角一方)的這個氛圍。
    張昭也是個聰明人,很快就明白陳飆的意思。
    “主公,吳縣已破,孫氏已亡,秣陵和會稽郡已無須憂慮。程普乃孫氏老將,侍奉過孫氏三人,其為人忠義、耿直、講義氣,孫權所為,必為程普所憎恨。”
    “賀齊做事果決、愛憎分明,又是孫策一手提拔,對孫策更是尊敬,知道孫策為孫權所殺,也必對孫氏不滿。”
    “兩人明知吳縣危急,卻一直按兵不動,已算是表明其不支持孫靜的態度。主公無須出兵,隻須派遣一能言善辯之士,說服兩位將軍即可,能不動刀兵,拿下秣陵,對主公幫助極大。如今我軍水軍沒有戰船,孫氏的戰船全都在秣陵,造船廠亦在秣陵。屆時盡入我手。”
    陳飆早就派楊弘說服程普,但至今沒有回報,看來確實應該再派個人去。孫氏已亡,程普已是無主之人,能兵不血刃拿下秣陵,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陳飆點了點頭,同意了張昭的說法“那張公認為該派誰去呢?”
    陳飆話音剛落,張紘便接過話“主公,我願意去,程德謀與我交情甚厚,我必說服他來降。”
    顧雍、秦鬆和虞翻等人看到張紘搶了先,暗恨自己怎麽動作太慢。以如今的形勢,程普已無路可走,除了投降還能幹嘛?這白得的功勞,不要白不要,還可以討好新主。
    “好吧!那就由子綱跑一趟。”陳飆停了一下“會稽之地呢?”
    會稽之地自然直接率軍攻伐,所到之處,各縣必定直接投降。唉!陳飆不得不假裝問一下,給這些孫氏舊臣一個表現的機會。
    果然輪到顧雍了“主公,會稽郡僅山陰稍大,我軍占據烏程之時,山陰沒有主動投降,即有觀望之意,我軍也唯有出兵攻略才行。”
    “主公不如讓甘將軍或高將軍為主將,率五千兵力去山陰,相信必能馬到成功。”
    “嗯,有道理!”陳飆轉眼看了一下徐盛、朱桓和董襲三人。
    董襲上前抱拳施禮“主公,末將乃會稽郡餘姚人,對會稽郡地形較為熟悉,願為甘將軍之副將,隨甘將軍一同前往。”
    “好,興霸、元代聽令,你倆率五千軍攻略山陰,並攻略周邊各縣。”陳飆想了一下“我記得虞仲翔曾在會稽任職吧?那仲翔為軍中司馬,一同前往。”
    甘寧、董襲、虞翻三人聽了命令,便一同出去,準備出發。
    “主公,吳郡、丹陽各縣,我願去一一說服其歸降。”秦鬆也出來搶任務。
    “那你與徐文向、朱休穆和宋謙各率三千軍,分別去吳郡、丹陽各縣,一一討伐,記住,先禮後兵,如果不投降的,便率軍攻破。”
    “得令!”聽到陳飆點名的,都出來接令,然後出去準備。
    等眾人都走了之後,魯肅感慨“主公用盡良苦,想必他們亦是明白。”
    “子敬,他們都是孫氏舊臣,剛投效於我,心中必忐忑不安,我這麽做,亦是希望他們盡快融入進來,如此他們才願意施展才華,我便能人盡其才。”
    “主公有心了。”舊臣中還有一個張昭在。
    “張公,吳縣政務,還得勞煩你多多費心。”
    “主公,我自當用心。”
    陳飆和魯肅又來到周瑜的府上,周瑜正在練習武藝,耍得一手好劍,也是虎虎生威。
    “好劍法!想不到公瑾的武藝也如此之高。”陳飆其實不大會鑒賞劍術,但這種場所,誇讚總不會錯。
    “我的武藝,亦是由伯符所教,小時我體弱多病,伯符曾言,習武能強身健體,我便時常習武,不為上戰場,隻為強健體魄。如今伯符故去,每每想起,我亦心痛。”
    周瑜對孫策一陣懷念,弄得陳飆不知道怎麽怎麽接話。
    “伯符乃人中豪傑,我能與之交手,亦是人生快事。”
    周瑜停了下來,讓人給陳飆和魯肅倒了兩杯甘蔗水。江東一帶種甘蔗多,如今是四月份了,天氣漸熱。
    “主公,要是在皖城,咱們現在可以喝冰凍甘蔗水了。”
    “哈哈哈哈!這幾年征戰在外,我府上的地窖藏得冰都沒用。”想起往事,陳飆心情也愉快。
    “我還記得三年前,子揚對我說,主公夏季也有冰,當時還不信,結果去了才知道是真的。公瑾,我回來跟你說,你也不信,還說夏季怎麽有冰?”
    周瑜也想起了這事,當時他死活不相信,魯肅還想帶他去找陳飆。後來,他急於過江找孫策,就沒有去。
    “當時我還要帶公瑾去見主公,見識一下夏季的冰是什麽樣的?可惜後來沒去。如果當時去了,公瑾便能早日認識主公。”
    魯肅這番話,真是讓人感慨萬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真是奇妙。不過,這番話確實拉近了幾個人之間的距離。
    “公瑾久居江東,可知這甘蔗在江東種得多嗎?”
    “不多,百姓農忙之時種田,農閑之時會種些甘蔗賣給富人。”周瑜感到有些奇怪“將軍怎麽會問起甘蔗來?”
    “我來江東,見富人家裏喜歡吃甘蔗,喝甘蔗水,但據我所知道,江東人還會從甘蔗中提取庶糖。”
    “這……將軍莫非是說蔗漿,這倒有,一些百姓或民間作坊會這種工藝,將甘蔗采取一定的方法提取出一些粘稠的東西,就是蔗漿了,民間還會用這來釀甜酒。”
    “哦,原來公瑾也知道這個。”或許這個時代不叫蔗糖,而是叫蔗漿。
    “嗯,以前有次士兵訓練疲倦,我曾從百姓那裏弄來一些甘蔗給士兵解渴,甘蔗沒了,正好有些蔗漿,便拿來衝水給士兵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