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視察合肥
字數:3163 加入書籤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幾天之後,太史慈、蔣欽和呂範都回到了皖城。陳飆考慮再三,把呂範調到江夏去,讓其在黃忠手下聽令。呂範能文能武,是可造之才。太史慈和蔣欽暫時留在皖城訓兵。
這天,陳飆、陸遜、太史慈三人打算去一趟合肥。合肥如今是揚州的門戶,張遼鎮守重地,他這時過來,一則看望張遼,二則視察合肥的建設和防禦情況。
四五天之後,幾個人來到了合肥。合肥築城已有兩年多了,已是初具規模,城內已有百姓近萬人。在國淵的屯田政策推動下,百姓都分到了田地。
陳飆對地方的治理與三國時的各諸侯完全不同。三國時代,對於地方治理,大多數諸侯采取的是放任的方式。
例如曆史上劉馥築合肥一樣,曹操隻是給出了個官職而已,等劉馥真的把合肥築起來時,他再來摘果實。但風險是,如果劉馥有野心,並具備了實力,便有可能脫離曹操而獨立,成為一方諸侯。當然,曆史上劉馥築完合肥後就死了,果實真的被曹操給摘了。
陳飆如今的做法是統一招兵買馬,分派各地,由皖城統一執行屯田之策,同樣嚴禁各地太守插手。如此就逐漸削弱了各地縣令、太守的權力,使其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陳飆此次前來,主要還是和張遼交流一下合肥的防禦。麵對陳飆前來,張遼又高興又緊張。張遼、張勳等人在合肥設宴招待陳飆。
“主公,你現在身份不一樣了,就帶著這些幾十個士兵出來,太危險了。”
“文遠你過慮了。廬江、九江都是我軍的地船,哪會遇到危險?境內的盜賊早就被清剿得幹幹淨淨了。”
“可是,萬一敵軍大股軍隊深入呢?”
“那還不是你嗎?我害怕什麽?”陳飆滿不在乎,其實他心裏正想著,是不是該建一支幾千人的護衛隊,專門拱衛自己的安全,但又覺得自己兵力緊缺,都沒兵上戰場了,哪有多餘的助力專門保護自己。
“文遠,青徐之地,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裏,都有可能不是我軍的主攻方向,而是以守為主,但你可能會麵臨很大的挑戰。你來這合肥也有兩年了,對合肥之地的防禦,你有什麽想法?”
“主公,為何不攻略青徐之地呢?如今曹操和袁紹大戰,曹操無暇南顧,正是我軍吞食青徐之地的時候。”
“曹操此次擊敗袁紹,其勢正盛,若讓其真的占了冀州,則他必成龐然大物,我軍反而難以阻擋。”
聽了張遼的話,陳飆沉思了一下,張遼的看法與魯肅不同,他主張主動侵犯青徐。
“伯言,你怎麽看?”陳飆隨口一問。他這一問,倒是讓太史慈和張遼感到吃驚,兩人都以為陸遜隻是個跟屁蟲,卻沒想到陳飆這麽器重他。
“曹操忌憚我軍強大,必會掣肘我軍,但我軍如若任由曹操擊敗袁紹,對我軍也是極為不利。”
陸遜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隻是,此時我軍插手可能為時尚早,袁紹勢大,雖敗於官渡,實力受損,但冀州底蘊充足,袁紹仍據幽、冀、並、青四州之地,實力仍在曹操之上。”
“陸公子說得對。”張遼聽了陸遜的說法,思考了一下,就點了點頭,看來自己有點魯莽了。
“如此,我軍目前階段仍需作壁上觀。”陳飆本來就支持堅守合肥,他隻是不能不考慮張遼的意見,如今看到張遼也改變意見,自然仍堅持原來的做法。
“若袁紹勢弱,屆時我等出兵騷擾青徐之地,那又該如何騷擾呢?”陳飆又問。
“自然是向下邳進軍。”張遼不假思索地回答,看來他久有攻下邳的打算,或許是幾年前跟隨呂布,敗於徐州,便想一雪前恥。
陳飆搖了搖頭“我軍隻是製造一些麻煩,如若攻下邳,恐怕會觸動曹操的神經。事實上,曹操再度北上攻冀州時,恐會委任大將鎮守下邳。”
“主公說得對!”陸遜也讚同陳飆的說法,張遼此時明白自己攻下邳之舉已是落空。然而,這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下邳豈是那麽容易攻下的?
“我更傾向於攻廣陵。”陳飆又繼續說“曹操把陳登調離廣陵,讓其任東城太守,實則是顧慮陳登在廣陵的權勢,乃卸磨殺驢之舉。”
“然而,陳登離開,廣陵太守不過是個無名之輩,必不能掌控廣陵,正是我軍的好機會。”
“曹操似乎忽視了廣陵,廣陵位置險要,與青州接壤,我軍占據廣陵,已經達到牽製曹操的目的,曹操又不會過於緊張,而袁紹更不會在意。”
張遼聽了,略有些失望,陸遜也沉吟了一下就點了點頭。
“不過,在此之前,仍以堅守為主。”陳飆不得不多補一句,免得張遼沉不住氣,真的早早出兵去打廣陵“文遠,合肥乃我揚州要地,你要嚴加防守,為將者,當沉得住氣,徐州之地我軍遲早會有機會的。”
張遼聽了,明白陳飆看出他心中所想。
“主公放心,我必穩守合肥。倒是主公在居巢湖建水軍,如此真是妙極了。合肥水陸協作,必堅不可摧。”
“如若敵軍攻我合肥,必須時刻防我水軍,如若敵軍攻水軍,水軍隻要把船駛開就行了了,敵人沒有任何辦法。”
“哈哈哈哈,那是公瑾之策,我亦覺得好。對了,居巢湖統帥是徐文向和吾孔休,你們以後要緊密合作,平常要多多交往。”
“主公放心。”
“走!帶我去看一下合肥的士兵。”陳飆突然提議。
張遼、張勳早有安排,兩人知道陳飆喜歡讓士兵列隊,接受他的檢閱,上次他來時也是這麽要求的。
校場之上,張遼安排兩千士兵列陣於前。士兵個個昂首挺胸,爭取表現一番。陳飆想了一下,想到了一個別出心裁的主意,讓張遼進行一場所謂的軍事演習,即抽調一千士兵,分為兩組,以木刀為武器,進行作戰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