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攻破北海
字數:3159 加入書籤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可是,臧霸卻不這麽想,長久砸下去,這營陵城的城牆遲早會倒塌,營陵城的城牆還不如下邳堅固。
呂蒙每天都下令投石,看著石頭往城裏麵飛去,心裏感到一陣舒爽。
連續砸了七八天時間,營陵城的城牆上已是千瘡百孔。臧霸一點辦法都沒有,後來一想,他不能任由敵軍就這麽砸下去,便想出城一戰。
這天,他自己出現在城頭之上,卻讓孫觀、孫康兩兄弟率三千軍悄然從東門出城,準備尋找機會突襲陳軍。
然而,呂蒙早就在營陵幾個門都安排斥候,他沒有分兵圍困營陵,隻是攻其一門,自然要派人監視其他三門。
孫觀和孫禮兩兄弟也是精明,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又派出人手驅逐了呂蒙的斥候,竟成功地將呂蒙的斥候給擺脫了。斥候回報呂蒙,稱隻知道敵軍出動了三千軍隊,具體去哪並不知道,呂蒙顯得微微有些急躁。
鄧芝看到呂蒙愁眉苦臉,隨口一問“將軍是否擔心敵軍潛伏於暗處的軍隊?”
呂蒙點了點頭。鄧芝微微一笑,呂蒙便知道他必有主意“鄧司馬想必有辦法了?”
“我以為,將軍無須過於擔心敵軍潛伏的軍隊,潛伏的軍隊不過隻有三千人,不管其有什麽目的,無非是突襲我軍,或伺機摧毀投石機。將軍可以一萬大軍戒備四周,必保無虞。”
“且我軍投石攻擊至今,營陵城內已是人心不安,士兵萎靡不振,實則已到達崩潰的邊緣。呂將軍想等待最佳時機,一舉破城。如今正巧敵軍派兵出城,城內又兵力不足,這便是時機呀!”
呂蒙得到鄧芝的提醒,頓時恍然大悟“鄧司馬所言極是,是我太過專注敵軍那三千兵了,反忘了根本,我軍的目的是奪城,他三千軍出城,正是機會才對。”
“我把城破了,管他三千兵幹嘛去了,沒了糧草,他們自然敗退。”呂蒙立馬有了主意“傳令!投石機停止進攻,馮將軍率軍八千,拱衛四周,加強戒備,李將軍率軍攻城。”
呂蒙興奮起來,大步跨了出去。
片刻之後,大軍列陣於城下,攻城開始。臧霸看到敵軍攻城,心裏驚訝,他以為會一直扔石頭的。如今他三千大軍外出,城內兵力不足。
“攻城開始!”呂蒙一聲令下,戰鼓敲起來。
“將士們!衝啊!”李嚴也是一聲大叫,士兵蜂擁而上,衝向城門方向。
“快!放箭!”臧霸指揮士兵反擊,但士兵顯然沒能及時反應,動作有些慢,遲遲不能就位。臧霸一看,心知士兵還沒能從被投石機攻擊的狀態中恢複過來,士氣顯得有些低迷。
陳軍推進速度極快,很快就到了城下,開始攀爬城牆。無奈之下,臧霸和吳敦隻能各自率軍阻攔城。
城頭上,雙方大戰了起來,戰況也是激烈。李嚴看著城頭上,看到自己的士兵始終無法站穩城頭,便想到個主意,他找到一來弩兵,專門攻擊城頭上的大將,讓大將不能冒頭。如此一來,自己的士兵便能從容爬牆。
這招果然見效,在弓弩的射擊下,臧霸和吳敦需要頻繁利用女牆躲避,越來越多的陳軍士兵爬上了城頭。
吳敦急了,想上去阻止,冷不防一支箭射過來,直接射中他的腦袋,他當場死亡。臧霸眼見這一幕,頓時怒目圓睜,嘴裏嗷嗷亂叫。此刻,陳軍占據了上風。
在陳軍陣營的另一側,突然也響起了衝殺的聲音。呂蒙循著聲音看過來,片刻之後,他便得到回報,敵軍襲擊大營,正在和馮習的大軍交戰。
他並沒有去支援,敵軍才三千軍,馮習會八千軍,自然會擊退敵軍,自己的任務是奪城。
城上,越來越多的陳軍士兵登了上去,曹軍步步敗退,臧霸看到自己已經無法控製場麵,心知要完了,營陵恐怕不保。
他也無心顧著為手下報仇,就帶著一些士兵離開城門,準備撤退。
過了片刻,陳軍的士兵從裏麵把城門打開,呂蒙欣喜若狂。營陵終於被攻破了,他一聲令下,大軍入城。此刻,大營側麵的衝殺聲也漸漸小了起來,想必馮習已擊退敵軍。
果然,進城後,馮習匆匆來報,已擊退敵軍的突襲,斬殺孫觀、孫康二人。呂蒙大為高興,讓李嚴繼續追擊臧霸。
臧霸帶著家眷跑不遠,半個時辰後,就被李嚴率軍追擊。他奮起反抗,最後被李嚴斬殺。
如此一來,呂蒙大獲全勝,成功占據了營陵。不過,呂蒙並不滿足,他在營陵花了十天左右的時間收攏降兵,處理戰後事宜,使糧道通暢。
隨後,呂蒙繼續率軍北上,目標是濟南國平陵城。二十多年前,曹操曾在這裏任濟南相。隻是,如今的濟南國沒有駐軍。
呂蒙大軍行軍了半個月,就很順利地把平陵給占據了。他心裏想,平陵城距離平原城僅隻有兩百多裏路,此時平原想必會有恐慌吧?
駐守平原的是一名年輕的將領,便是年僅二十歲出頭的曹彰。曹彰甚是勇猛,深得曹操的喜愛。曹操以曹彰鎮守平原,頗有磨練他之意。
不過,為了保護曹彰,以免其魯莽行事,曹操讓夏侯尚、呂曠、呂翔、王朗等人輔佐。呂曠、呂翔曾是袁紹的部下,後投了曹操,都是老將。
夏侯尚是夏侯惇的族侄,年紀比曹彰略大。王朗官任軍祭酒,原本是魏郡太守,後被曹操將其調到平原,以輔佐曹彰。
早在一個多月前,收到臧霸的求援,曹彰便暴跳如雷,準備立馬率軍去支援。
呂曠攔住了他“彰公子,此事不妥,敵軍兵力兩萬,但長途跋涉,以攻營陵,未必能破城,營陵雖隻有一萬兵力,但那臧霸乃戰場宿將,非同一般。”
曹彰年輕氣盛,聽到呂曠誇臧霸,他心裏就不爽“呂將軍何故誇那臧霸呢?臧霸手獲兵權,雖投丞相卻又不肯定交出兵權,乃機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