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詐敗與反擊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
來到東門,大軍先潛伏起來,待到合適的時辰。於禁率軍靠近外河,突然發動襲擊。
周瑜在外河西岸留守了三百名士兵。這留守的陳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僅不到一刻鍾就敗退了下來,士兵紛紛往橋上跑,想到對麵的東岸去。
然而夜間視線不好,士兵要麽被殺死,要麽掉入河中,形勢一片混亂。外河東岸的守軍看不清對麵具體發生了什麽事,但知道多半是敵軍襲擊。於是,將官下令弓弩射擊對麵,以阻敵軍。
於禁早有準備,在襲擊了西岸的陳軍後,立即率軍來到橋邊,用事先準備好的斧頭砍向木橋。顯然,於禁的目的是破壞橋梁。
幾百個士兵猛砍,陳軍修的幾座橋梁很快就斷了。曹軍是迎著陳軍的弓弩破壞橋梁,自己也有不小的損失。於禁看到目的達成,趕緊率士兵撤退。
天亮之後,周瑜、太史慈和程普才知橋梁被毀,真是氣炸了。沒了橋,太史慈沒辦法渡過外河,於禁可以從容地防阻擾程普填河。
沒辦法,周瑜隻好下令先把橋重新修起來。
哪知,於禁這下連橋也不願意讓周瑜修了。每天都在外河西岸警戒,隻要陳軍填河或修橋,他就射箭攻擊。周瑜以弓弩還擊,壓製了曹軍的弓箭,迫其後退。
然而,隻要周瑜停止弓弩,準備修橋或填河,於禁就立即又發動攻擊。
周瑜看到曹軍白天防守嚴密,又改變主意,夜裏摸黑修橋或填河。於禁也派人發動攻擊。如此一來,雙方都把自己的軍隊分成兩部分,輪流交戰。
就這樣,雙方圍繞外河大戰了一個月時間,可謂是各出奇謀。隻是,周瑜仍是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
譙城。
此刻,雙方已殺得你死我活。在對峙了一個月之後,雙方終於再度大戰起來。
戰場上,到處都是殘肢斷臂、士兵的屍體、遺落的刀劍,鮮血滲入到土裏,整個地似乎都染成了紅色。
曹軍中,曹仁、張繡親自上場廝殺。陳軍中,張遼和徐盛也是身先士卒。雙方的大戰尤其慘烈。
半個時辰後,陳軍開始占據上風,曹軍呈敗退趨勢。陳軍正穩穩地往前壓去。
後麵壓陣的吾粲看到這種形勢,心中微微一喜。而曹軍中後麵壓陣的賈逵微微擔憂。
賈逵看到形勢對己不利,覺得不宜再戰下去,便下令鳴金收兵,讓大軍撤兵。曹軍士兵聽到鳴金聲,曹仁和張繡便引軍邊戰邊退。
吾粲看到敵軍劣勢而退,心有不甘。張遼已上場殺敵了,後方隻有由他來指揮。他想了一下,便讓士兵傳令擊鼓,準備乘勝追擊,一舉擊潰。
張遼和徐盛心裏也是這個想法,於是各自率軍追擊了上去。曹軍退得快,但一些跑得慢的士兵也會被陳軍追上並殺死。
張遼和徐盛追了差不多兩裏路,倒了也殺不少曹軍士兵。
突然,跑在最前麵追得正爽的陳軍士兵倒地,還發出慘叫。張遼仔細一看,原來左側山林中有人射箭,看來敵軍是埋伏好的。不好,上當了,敵軍這是詐敗。
在曹軍的弓箭攻擊之下,陳軍前麵的士兵不斷地倒地。果然,曹仁和張繡兩人又調頭往回殺了回來。
張遼當機立斷,便高喊起來“快!撤退!撤退!”
他讓舉旗的士兵把戰旗舉得高高的,士兵就跟著戰旗跑,後麵還在追著的士兵看到戰旗往後跑,也明白過來。
曹仁辛辛苦苦施這詐敗之計,豈容失敗?他和張繡又一路尾隨殺回去,不斷收割著一些跑得慢的陳軍士兵的性命。
不一會兒,張遼就碰到了還在追上來的徐盛。徐盛也看出形勢不妙,轉身撤退。兩人率軍撤了兩刻鍾時間,把曹軍甩開。張遼暗自慶幸,自己見機快,否則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他遠眺身後,曹軍仍在後麵追擊,心中一陣惱怒。他征戰將近二十年,最近十年都從未這麽狼狽過。身後距離大營不遠了,若是被敵軍衝垮大營,那就麻煩了。
想到這裏,他頓時豪氣大發,有了一個念頭,那就是整頓兵馬,再殺上去,阻止敵軍。
張遼高喊一句“將士們,我們若是再跑,敵軍會趁勢衝垮我們的陣營,那時我們就完了,我們唯有殺回去,擋住敵軍的進攻。”
“列陣!”
士兵一聽號令,迅速歸隊列陣,此刻,曹軍越來越近。曹仁衝在最前麵,看到陳軍列陣,心中覺得有些突兀,難道敵軍還想殺過來?
陳軍列陣也快,僅一會兒時間,就列陣完畢,雖然看似士兵也不多。張遼和徐盛站在最前麵,張遼大喊一聲“殺!”
陳軍如波濤洶湧般衝向曹軍。雙方再度交戰在一起,殺得你死我活。陳軍一旦形成有序的衝殺,一些被衝散的士兵也慢慢聚攏起來,形成一股力量,重新參與戰鬥。
張遼和徐盛兩人也是勇猛過人,在曹軍中左衝右撞,殺得曹軍士兵不敢近身。或許是兩名主將發威,也帶動了整支軍隊,陳軍士兵越殺越勇。
一刻鍾之後,陳軍再度奪回優勢,曹軍又處於劣勢。曹仁可鬱悶了,這仗打得稀裏糊塗的,他剛剛還在追著敵人跑,怎麽轉瞬間,敵軍就能穩定軍心,又殺了回來,須知軍心可不是那麽容易掌控的。
一支軍隊,一旦沒了軍心,士兵無心再戰,隻會逃跑。而要讓一支軍心渙散的軍隊重新聚攏軍心,也並非易事,有時要費好幾天時間才能慢慢。然而,剛才陳軍被殺退,已是軍心渙散,張遼似乎很輕易就穩定軍心,扭轉局勢。
局勢對曹軍越來越不妙,曹仁來不及多想,便高喊著下令撤退。曹軍士兵開始敗退,這下是真的要敗了,不是詐敗。
張遼和徐盛率軍繼續追擊,曹軍拚命逃跑。追了一裏路左右,陳軍士兵太疲憊,無力追擊,曹軍慢慢地跑遠了。
張遼看到敵軍跑遠,沒辦法再追上,隻好撤軍回來。
此次大戰,雙方優劣反複易手,張遼占據了優勢,卻不能徹底地擊潰曹軍。雙方仍然對峙著,但曹軍擺出了堅守的姿勢,不敢再去挑戰張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