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去交州興教化

字數:3260   加入書籤

A+A-




    華歆搖了搖頭。
    “這……這是為何?”陳飆以為華歆帶著愧疚之意,他一提出,華歆會受寵若驚,立馬答應下來。哪會料到,華歆拒絕了。
    “將軍,我當初無奈投效孫權,孫氏敗亡,我又棄將軍而回北方,今若再投將軍,為將軍效力,我……顏麵何在?不僅我麵上無光,將軍麵上無光呀。”這家夥總算還知道羞恥二字。
    “好吧!那你打算怎麽辦?”
    華歆向陳飆行了個禮“這幾天,我在獄中思慮良久,亦想明白了,若是將軍殺了我,我亦是無悔,若是將軍放了我,我願歸故裏,永不出仕。”
    這話反倒讓陳飆不高興了,他不能讓這華歆跟他作對,作完對後可以不受任何處罰就直接走人。所以,他不可能放了華歆,當然,他也不願意關著浪費糧食。
    “子魚先生,非我不放你,你乃曹操信任之人,與我為敵數載,我若輕率放了你,手下將士必不會理解,還以為我私縱敵人,須知他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住了你!”
    “這……那將軍以為如何?”
    陳飆想了一下,便有了主意“先生乃大才之人,飽讀詩書,對經學研讀較深,曹操卻用你親臨戰場,督戰後方,此乃暴殄天物,你之才華,當用於興我教化,教育一方,傳授我大漢文化於異域。”
    “異域?”華歆臉上露出驚恐之色,異域不知道是指哪裏?
    “交州之地,交趾南部,九真、日南兩郡,久懸大漢域外,我興兵討伐,奪回此二郡,已有五六年之久,然那裏的人不識我漢字,不說我漢話,卻說什麽鳥語!這可成何體統?”
    “我大漢之地,當寫漢字說漢話,所以我打算派諸多飽學之士,前往交州,大興教化,教授那裏的人說漢話寫漢字,以傳播我大漢文化。時間長了,我大漢才能久據二郡。我打算讓你過去,主持此事,你看如何?”
    “這……”華歆臉上難掩畏懼之色“我從未聽說過九真、日南兩郡,兩郡在哪裏?”
    “胡說,九真、日南兩郡乃交州七郡中的兩個,距離這裏大約五千多裏路。在先漢武帝之時已設立,你乃飽學之士,如何不知?”事實上,朝廷隻是名義上設兩郡,並沒有實際管理。
    “將軍這是流放呀!”華歆愁眉苦臉起來,聽到距離五千裏路,他就害怕了。
    “又是胡說,此乃我大漢領土,我得力幹將步子山為交州刺史,為我鎮守一方,其手下有龔都、董襲、袁徽、許靖、程秉等諸將諸臣,以你之意,他們都是被流放嗎?他們皆乃英雄,為我大漢開疆拓土,你視他們為什麽?”
    “我每年都要派從海上數百戰船去交州,運送各種物品,你以為我為何會浪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我是為了加強對這些地方的統治,讓其能真正成為我大漢的領土。”
    “這些極南之地,在你看來是荒蠻之地,但其實蘊藏寶藏,乃寶地。正如當初你視揚州為貧瘠之地一樣,如今你再看揚州,還是貧瘠之地嗎?”
    “揚州的繁華,已經超過了豫州兗州任何一個地方,即便昔日的雒陽亦比不上現在的皖城繁華。”
    華歆被陳飆一陣斥責,頓時滿臉通紅,卻沒辦法反駁。
    “你可記得駱統?”
    駱統,字公俊,多年前陳國國相駱俊之子,不過並非嫡子。十三年前,袁術忌憚陳國國主劉寵,派人刺殺劉寵及國相駱俊。駱俊的妻子帶著家人回到會稽郡烏傷縣。駱統以父名為字,可見對其亡父的尊敬。
    後來,華歆在會稽時娶了駱俊的母親為妾,當時駱俊年僅五歲。後來,華歆回北方時,把駱俊的母親也帶走了,卻把駱統留在了家鄉。
    “統兒?”華歆神情落寞,駱統也算是他的兒子了,他當年想認駱統為假子,但駱家人不願意。所以,他隻把駱統的母親給帶走了。當時,他心裏倒也是有些過意不去。
    “統兒如何了?”華歆眼裏含著淚水。
    “他很好,如今十七八歲了,曾於皖城的書院就學,且才學兼優,三個月前,他出仕為官了,在皖城得到我的起用。近日,他會來許都,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陳飆在攻占臨潁時,曾派人回皖城,交代了一件事,讓劉渙安排人來許都,聯係一些人的家屬,予以保護,免得受到戰事的波及。例如徐晃、郭嘉的家人等。陳飆列出一份名單來。
    當然,郭嘉隻是順帶,主要是徐晃。徐晃已經投效,這是他對徐晃的承諾。昨日他正好收到劉渙的回複,劉渙稱派駱統來完成此事,估計駱統會在半個月內到許都來,處理此事。
    “若你願意去交州,你可以去見駱統一下,然後再去,若你不願意,那……以你的身份,恐怕也不方便見他,是吧?”
    華歆沉默了,這麽多年了,他真覺得有些對不住駱統。半晌之後,他做出了決斷“好!我答應將軍,去交州,去那野蠻之地,行教化之事,使其歸附將軍!”
    華歆還是改不了多年的習慣,稱交州為野蠻之地,不過,看在他同意的麵子上,陳飆也不多說什麽了。
    “好!有子魚前去,他日,日南、九真之地,必會歸附我大漢,我亦放心了。哈哈哈哈!”
    大事聊完,陳飆也不急著讓華歆走人,兩人便聊了些其他事情。說著說著,便說到屯田之事,華歆突然提議“主公被韓浩所拒,
    並不意外,韓浩跟隨曹操多年,深得曹操信任,不會輕易投效主公。”
    “且韓浩乃河內人,若其投效主公,其家人又在河內,隻怕曹操起報複之心,於公於私,韓浩都不可能投效主公。”
    “子魚說得有道理,隻是我豫、兗兩州屯田
    刻不容緩,我無人可用!若從皖城調人,唯恐來不及。”
    “主公錯了,並非隻有韓浩會屯田,韓浩雖首倡屯田,但精於屯田之人並非隻有他,他不投效,主公當延請他人。”
    喜歡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