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周瑜的病情

字數:3140   加入書籤

A+A-




    “廬江王,這種症狀,有我在此,周將軍倒是不會有性命之憂,但想痊愈,卻已是很難了,需要長時間的調理才行,甚至一輩子也治不好。”
    那就是說,周瑜死不了,但這病也治不好,這輩子隻能拿著藥罐子過日子。陳飆聽了,一陣心酸,不知道該想說什麽。
    “不如,廬江王讓我把周將軍帶回皖城吧,讓其好好治病,或許會更好些。”
    “可是他已是病成這樣了,又如何能趕路?”
    “陳留乃前線戰場,太過喧嘩,且周將軍心有掛念,不能安心養病,最重要的是,這裏的治療環境太差,也缺藥材,實不是一個適合治病的地方。若回皖城,有恩師和張神醫一起會診,想必會有其他辦法。”
    “我可以開些藥方,讓周將軍服用,最多天內見效,周將軍的病情會有所好轉,屆時再送他回皖城,到了皖城,他就可以好好養傷了。”
    “好吧!”陳飆略微想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
    隨後,他又進入屋內見了周瑜。
    “公瑾,吳神醫說了,你的病情沒什麽大問題,隻是你心中掛念戰事,不能安心養病,這裏也缺少一些藥,所以吳神醫認為應把你送回皖城,讓你好好養病,我答應了。”
    “廬江王休要騙我,我這病數年前就有了,應該是在吳縣時留下的病根,在徐州時也發作過,隻是當時沒有注意,沒請醫生來看。如今是病入膏肓了,哪還能治?我早已知道這些。”他自己請了幾個醫生來看,自然也知道自己病得不輕。
    “這幾日我思慮良多,這些年征戰在外,也立了些功勳,本應助廬江王北上,可惜卻得了不治之症,已是奄奄一息,好在廬江王身邊有子敬、士元、漢升、子義等能人,將來必能擊敗曹操,平定天下。”
    “此正是緊要關頭,主公切不可因我而耽誤時辰,應盡快大軍北上才是呀!”
    “公瑾,你是不是想多了,你雖病重,但吳神醫說了,絕無性命之憂,你放心,把你送回皖城,隻是皖城的條件更好,你久不回皖城了,恐怕還不知道吧?到了皖城,有兩位神醫為你會診,你的病很快就會好的。”
    “真的?廬江王可別騙我?”或許周瑜看到吳普臉色不善,覺得自己快死了。
    “我騙你幹嘛?吳神醫就在外麵,如你不信,待會兒自個兒問他便是。”
    吳普正好走進來“周將軍請勿憂急,你的病需長期調理,陳留條件簡陋,是以我才向廬江王請示,讓周將軍回皖城休養。周將軍這病雖不尋常,但在我手裏,還是有些希望的,還請周將軍放心。”
    陳飆和吳普輪番勸說,周瑜這才相信自己不會死,真是虛驚一場,他也鬆了口氣。幾天後,吳普用了些藥,周瑜果然病情有了些好轉,陳飆派人送他和吳普啟程,回皖城而去。
    ……
    鄴城。
    經過一場內亂,曹操再次臥床不起。躺在床上,曹操感到萬分沮喪,甚至他這輩子從未如此沮喪過。
    二十餘年戰場生涯,他曾數次處於低穀,幾次性命垂危,都有驚無險,死裏逃生。然而此次,他覺得自己生機正在耗盡。
    以前處於低穀時,他年輕得很,相信隻要自己不放棄,終會有機會。如今,他五十六歲了,一旦倒下,恐怕一蹶不振,再也不能東山再起。
    整個鄴城死氣沉沉的,兩個月了,很多人仍不能從內亂中恢複過來。這也足以表明,這場內亂,動搖了鄴城的根基。
    荀彧也是憂心忡忡,曹操病重,他也隻是勉強維護著鄴城的穩定。耿紀等人被誅,也使得原本一些不安分子也暫時安定了下來。
    這天,冀州名士官拜東曹掾的崔琰向劉協上奏了一篇奏疏,名為《請釋放嚴曼才書》,請求朝廷放了關押在大牢裏的嚴畯,終於有人為嚴畯仗義執言了。
    在這篇《請釋放嚴曼才書》中,崔琰首先肯定了嚴畯把字典帶到鄴城,給鄴城帶來的正麵影響,稱字典乃世之瑰寶。隨後,他指出叛亂乃耿紀等人所為,且已查清與嚴畯毫無關係。
    最後,他對嚴畯被無辜關押感到憤慨,指責一些辦案人員,以權謀私,無故抓捕和關押嚴畯,稱這是一場冤案,是對名士的迫害,甚至比多年前的黨錮之禍還惡劣。
    此疏一出,掀起千層浪,一些朝廷官員、當地名士紛紛站出來支持崔琰,為嚴畯求情,包括楊彪、陳琳、徐幹、劉楨等,尤其以文人居多。這給曹操和荀彧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荀彧看到崔琰的這篇奏疏,臉都黑了。嚴畯是陳飆的人,鄴城正處於動蕩之時,基於安全起見,他才將嚴畯投入大牢。可在大牢裏,他也沒對嚴畯怎麽樣呀!嚴畯除了沒有自由之外,可謂是吃好喝好,身子都胖了不少。
    他也不是心胸狹窄之人,崔琰怎麽罵他,他本也不在意,但這奏疏中最後一句話惹怒了他。那就是,崔琰把他關押嚴畯看成是一件比黨錮之禍還惡劣的事情。
    黨錮之禍是什麽?那是一群太監為控製言論,慫恿陛下打壓文人。崔琰拿他關押嚴畯之事與黨錮之禍相提並論,是罵他連太監都不如。哼!士可忍,孰不可忍。
    荀彧終究是個沉穩之人,他請示了曹操,曹操讓他全權處理。他就讓人去把崔琰請過來,準備和崔琰吵一架。崔琰很快就過來了。
    “季珪所上奏疏,我看了,不禁讚歎,季珪鳳采鸞彰,才學非凡。”雖是誇讚,但荀彧誇的是崔琰的文采。崔琰聽了,有些得意。
    “隻是,嚴畯乃陳飆的人,今賊人居心叵測,在鄴城作亂,使鄴城動蕩,與陳飆不無關係,季珪此舉,恐怕有相助賊人之嫌。”
    “哈哈哈哈!”崔琰狂笑一番“尚書令今日請我前來,莫非亦想抓我入大牢?至於罪名,莫非就是相助賊人?”
    喜歡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裏搶江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