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智能機器人的“意識”建立

字數:410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純物質世界 !
    人工智能技術難點之一是“如何用電子元件模擬出人的意識”?
    在一般人看來,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物質世界是實際的存在,而精神世界縹緲、虛幻,意識是精神世界的具體表現形式,用電子元件怎麽可能構建出一個人的意識!然而從“純物質世界”的理念出發,“意識”隻是物質的運動形式之一,它仍然具有實體!
    “意識”是由腦部的神經細胞、記憶細胞、細胞分泌的激素等物質相互作用產生,你現在腦中存在的任何一個想法,都可以把它們翻譯成“物理語言”,它們都遵循嚴格的物理運動定律。拿“主觀能動性”來說,產生主觀能動性的具體表現是人具有“選擇性”,人在麵臨選擇時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斷,這是人與機器的最大區別,那我們的“選擇性”又是如何產生?即便是許多忠信唯物主義的物理學家,都無法清楚的解釋這件事情,把它模糊的說成是人特有的一種本能,有意無意的將“選擇性”視作虛幻的存在。
    在做一道數學選擇題中,麵對abcd四個選項,是誰指揮人做出選擇?我想絕對不是虛無來決定!“人腦技術”在未來也將成為一個潛力非常巨大的領域,目前的科技暫未在此領域有太搶眼的表現,隨著人腦技術的深入研究,關於大腦的許多神秘功能都將一一揭曉,目前在技術能力不足的前提下,我隻能粗簡的推斷“選擇性”的“物質語言”。
    看完試卷上一道選擇題,視覺係統通過光電效應的原理,把文字反射的光學信號轉化成電子信號,轉移到神經細胞內;神經細胞通過神經細胞交錯連接,將電子信號傳遞到腦部負責處理視覺信息的部位,電子信號變成化學信號儲存在許多個臨時記憶細胞內,這些化學信號代表著“選擇題內容的含義”;某些特定功能的腦細胞(暫時把它稱為中央處理細胞)對化學信號進行分析和處理,生成某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接觸到神經細胞,又變成電子信號再次傳遞給神經細胞;神經細胞連通著所有的固定記憶細胞(固定記憶細胞內存儲的化學信號比較穩定),在固定記憶細胞內搜索與臨時記憶細胞內化學信息相似的化合物,選取出相似度最高的化合物,通過分析此化合物的物質成分,從而確定臨時記憶細胞內的化合物會如何發展,判斷出最合適的選項;如果在固定的記憶細胞內沒有搜索到任何與臨時記憶細胞內化學信號相似的化合物,神經細胞會把這個信息反饋給中央處理細胞,在中央處理細胞內又形成另一種臨時記憶細胞,形成另一種化學信號,這種化學信號代表的是“不知道”的含義,然後再把這種化學信號移交給神經細胞,重複上麵的過程,確定在遇到“不知道”這種化學信號時,該如何做出處理,或是蒙一個答案,或是先放著不做,或是其它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化學信號、電子信號的生成和傳遞需要時間,每個人腦神經細胞、記憶細胞、中央處理細胞等相關組織的數量和分布各不相同,所以做完一道選擇題每個人花費的時間各不相同,我們感覺到“人具有選擇性”隻是電子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影響、循環轉化的一個過程。
    腦部實際的運轉要比我的描述複雜很多,不過總之,人做出的所有“選擇”絕非憑空出現,它們都遵循嚴格的物理運動定律,遵守固定的化學反應定律,所有的選擇都是唯一的,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以物質的運動為載體!
    隻要我們對腦部各種物質的轉化規律了解的足夠多,我們靠技術手段完全可以製造出一種能與人類主動交流和溝通的智能機器人!在這裏我大致對人類的一些行為與腦部物質的運行規律進行較嚴密的推斷。
    電腦機器的所有內容都是固定的,你給電腦裝了什麽軟件,它就具有何種功能,感覺電腦很死板,相對來說人的大腦就要靈活得多,人的思想一直在與時俱進,能根據外部情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人的精神思想一直處於不斷更新狀態。
    不過我認為人的大腦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麽靈活,它依然很死板,固定記憶細胞內的化學信號控製人的各種行為。
    人腦中記憶細胞應該有許多種,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臨時性記憶細胞、固定性記憶細胞、儲備記憶細胞。臨時性記憶細胞記錄著從六大感知係統收集來的各種臨時性信息,信息處理完之後,極少數臨時性記憶細胞會變成固定記憶細胞,絕大多數臨時性記憶細胞內應該含有一種特殊物質,暫時叫它“生物化學信號還原劑”,這種物質可以與臨時性記憶細胞內的化學信號(化學信號本質上是一種化合物)產生化學反應,把不重要的化學信號抹除,像是對臨時性記憶細胞進行格式化,恢複臨時性記憶細胞儲存新信息的功能,有時臨時性記憶細胞數量太少不夠用,就會促進腦神經細胞不斷生長,搜尋腦部的儲備記憶細胞,與腦神經細胞建立起鏈接的儲備記憶細胞此時便成為臨時記憶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固定性記憶細胞的數量一直在增多,人的認知能力也不斷提升,不過固定記憶細胞內同樣存在生物信號還原劑,隻是含量特別少,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有一些固定性記憶細胞又變回臨時性記憶細胞,所以人有了遺忘的本能,一些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完全被遺忘的一幹二淨。遺忘是件壞事,我的記憶力差估計就是記憶細胞內這種生物化學信號還原劑分泌過多害的,不過總體來說生物信號還原劑的存在對人類的影響利大於弊,可以為大腦騰出空間儲存新的記憶,也可以讓人遺忘一些痛苦、不愉快的事情,這種物質的存在十分必要!
    人的思想具有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本質上是由記憶細胞不停的發生改變和轉化造成(這是我的推斷,不過應該不會太偏離準確答案),我們完全可以製造出相類似的電腦軟件,通過控製電腦中的儲存部分,模擬人腦記憶細胞的運行模式,使死板的電腦在處理實際情況時具有跟人類一樣的高度靈活性!具體的做法是通過軟件將電腦的儲存部分分為四類,其中10%作為不可改變的永久性儲存部分,用於為機器人設置基本的運行規則,更好的與人類生活融為一體,從功能上講這部分相當於人的基因排序;10%作為臨時性儲存部分,用於記錄臨時搜集的外界信息,篩選出有用的變為固定儲存部分,無關緊要的信息自動格式化刪除;70%作為固定性儲存部分,根據固定性儲備部分裏的儲備信息,來決定機器人的所有行為;10%作為儲備儲存部分,在臨時儲存不夠用時,將儲備儲存轉化成臨時儲存,儲備儲存不夠用時,對固定儲存內的信息進行歸類篩選,將基本不使用或者使用頻率特別低的信息格式化,變成儲備儲存。利用這種方式,機器人可以永不休的自我更新,我們完全可以從機器人身上體會到“意識”的存在!從技術難度上講,這項技術很簡單,隻需要一小批精銳的軟件編程人才,在一定的指導下,專攻此項目,在未來的10年以內肯定能夠完成這項技術。
    機器人與人的區別還有一點,人可以主動向另一個人問好或者提出問題,機器人卻不行!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讓機器人主動開口說話,所以這一點也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事情。
    一個人主動向另一個人打招呼,主要是根據情境(比如早上見麵就問聲“早上好”)、對方的麵部表情(比如看見對方表情很難過就問“發生什麽事了”)、自己今天或者前幾天遇見的事或新聞等因素,主動提出問題,與另一個人進行感情交流,這些統統都可以通過編寫相應的軟件,應用到機器人身上,完善機器人的主動交流能力。
    根據情景提出問題,這方麵在現在的機器人身上已經實現,比如進入某些餐廳,門口有機器人服務員迎客,機器人會對每一個進來的客人說“歡迎光臨”,機器人可以根據天氣預報提醒你今天出門你該穿什麽衣服,告你哪裏堵車了讓你提前繞行,根據你的身體狀態,每頓飯提醒你哪些菜你該吃多一點,那些菜該吃少一樣等等;通過識別人麵部表情特證,讓機器人分辨出人的“喜怒哀樂”,再確定對人做出何種開導,這聽起來很難,不過據我所知,某個科研團隊在此方麵已經研究了數年時間,他們的軟件應用在手機可以識別絕大多數人的“心情”,並且還在不斷完善中,盡可能的識別出地球上所有人種的不同表情;我們每天絕大多數時間與人分享的是自己近段時間遇見的事或者重大新聞,這種技術更加簡單,機器人可以通過無線連接與全球互聯網建立信息共享係統,所以它們的信息量要比一般的人多出許多,機器人可以對周圍人進行歸類,確定每個人的興趣愛好,投其所好的與每個人主動交流重要事件或者新聞……在對機器人添加感情色彩方麵,將成為一個展示個人想象力的自由平台,在符合法律規定的範圍內,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編程軟件添加到機器人身上,增加機器人的感情色彩,讓機器人更具人性化!
    人工智能在技術領域上還存在許多難易攻克的問題,我提出的這些想法隻是眾多技術難題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兩大板塊,人還具有對抗疾病、生育、創新等功能,因為有關於“人”的一切都完完全全由物質構成,所以當人類對人體自身認識的足夠深入後,通過一定技術模擬,在智能機器人身上也可以實現自動殺死電腦病毒、自動組裝創造同類、創造新的方法解決問題等等,這項技術經過逐步的發展,最終形成的智能機器人與人類不會存在太大區別。
    你現在可能還很難理解和想象我所敘述的一切,但這是一個真實的事實,時間會證明我的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