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不懂,我不會,這是物理學家的事兒!
字數:443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關於我變成學霸美少女這檔事 !
在眼前這位老熟人科政局李局長的監督下夏小語朗誦並簽定了保密協議,並且在一年的時間內他必須接受科政局監察司的監督。
雖然從直觀來說這讓人很不舒服,就好比保密協議裏麵的其中一條,自己的微信、qq、瀏覽器記錄這些都在科政局的監督範圍內,這或多或少都有一種讓人社死的感覺。
但簽訂了的話好處也有很多,這意味著自己已經是步入了華國學術界的保密圈,自己以後隻要在國內不幹一些違反國家安全刑法之類的事情,基本上國家都會有人給她“擦屁股”。
微笑的看著自己眼前這位孫女輩的小姑娘興奮的完成了保密協議的手續,李局長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手指劃過了耳旁閃爍了兩下的藍牙耳機示意另外一端的人可以開始詢問問題了。
為了避免“嚇到”夏小語,同時也為了保障項目立項的嚴謹科政局可以說什麽辦法都想出來了。
透過視頻拍攝以及李局長轉達,雙方開展了一趟學術探討!
當然夏小語並不知道在視頻的背後坐著一群大佬就是了...
“你在開什麽完笑?把我們召集起來就是為了討論一個小女孩的作文?她是用魔法還是用氣功寫的論文?”既然不是中亞那邊的老院士項目那方院士可就沒有那麽多的顧及了。
該懟的該罵的他可不會留嘴。
科政局的領導臉上多少也有些掛不住,連忙安撫道:“方院士,請您給小姑娘一個機會好好問問題。”
方院士收斂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僅僅是這麽一會他已經腦補出了一場“我的院士爺爺”之類的學術風波劇情出來。
雖然他看不起而且很不恥這種行為,但孩子是無辜的,方院士冷哼一聲道:“我也不刁難她,你讓她解釋一下是怎麽知道6000米以下的礦藏分布的就行,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我全力支持這項項目立項,否則,哼!”
李局長當然不會照著方院士的話說一遍,而是經過了春秋筆法修改後,將問題複述了一遍。
沉思了片刻,夏小語說道:“如果您見過我寫的論文的話,方便給我那支筆和一塊黑板進來嗎?我想,我可以現場給您驗算一遍。”
李局長點頭,朝窗外打了一個夏小語看不懂且複雜的手勢,不到一會便有人推著兩塊白板和一把水彩筆進來。
“謝謝。”甜甜的和陌生男子道了一聲謝,結果看見對麵麵無表情的樣子,夏小語有些不悅。
似乎自己想要全世界和她共享痛苦的想法居然這麽難實現。
定了定神,夏小語拿起筆說道:“我速度可能會有些快,要是哪裏不懂你直接問,過後再從頭敘述一遍的話或許會比較麻煩。”
見李局長點了點頭,夏小語快速的在白板上寫上了一個標題:
《地震波在岩石介質中傳播特性與數值計算研究》
通過從不同角度對大量的深孔地震動測試數據的分析,得到了岩石\/礦物質中地震波傳播的頻率、幅值和持續時間等主要參數的變化規律以及它們的影響因素,並通過二元回歸法,擬合出計算地震波加速度幅值的經驗公式:
【dx=dz=24","fontsize",20) xlabel("道號","fontsize",13).....】
【......】
【所有的原理和知識點我都備注在了作家的話中,並且我給大家找的是現成的論點和模型工具,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驗證一下噢。】
隨著一行行算式的寫下,白板上的算式越來越多。難度也漸漸地從淺而易懂,變得晦澀複雜起來。
而在屏幕的另一端諸位專家教授院士的臉色和討論聲也開始多了起來。
一直對地質專業有研究且有一定數學功力的陳、孫兩位院士臉上滿是震喊的神色。
而在現場雖然看的不是很懂,但環視四周許校長露出了得意的臉色,漸漸挺直了腰骨。
坐在位置上不斷的用筆謝謝畫畫的方院士此刻開始表情嚴肅的重新審視起這批論文。
......
是故!!!
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爆破地震波傳播過程的計算模型,編製了有限元計算程序。數值模擬僅考慮彈性區域,地震波對岩石介質的作用經粉碎區、破裂區衰減後成為輸入荷載。
計算結果與實測結果基本相符,證明該模型與方法可用於一般岩石介質中地震波傳播的數值模擬。
“不可思議,這速度,他是完全不需要思考的嗎?”如果此刻夏小語拿著一遝論文照抄也就罷了,但她偏偏是默寫出來的,而且還是這麽多的毫無聯係的數學符號。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采用的並非是傳統計算初至波走時的地震射線方法,而是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計算邏輯。
放下了手中的筆,夏小語撓撓頭道:“抱歉,剛剛跑題了,這是我最新研究的沿程函方程的特征方向,射線方向求解最短路徑方法,簡單來說就是預先給定一些離散的網格節點,射線路徑必須通過網格節點,網格節點之間的距離權重代表地震波在兩點之間的走時,通過圖像理論計算出兩點之間最短走時路徑,並模擬成像。”
“應該能提高不少算法的計算精度和效率,如果您對數學有一定研究的話,您應該可以看的出來我寫的是什麽?”
臉色古怪的夏小語順手在最下方補充上了一行標題,《基於(nakanishi and yamaguchi模型的聲波方程有限差分正演算法》
最近他靈感爆發的頻率略有點高,哪怕是同樣的事情,每次複盤驗算,他都會產生新的想法,有時這些想法達到的效果,甚至都可以單獨拎出來寫上一篇二區的論文了。
“您看明白了嗎?哪裏有疑問的還請李叔您斧正。”夏小語畢恭畢敬的說道,順帶悄無聲息的將李局長變成了李叔這樣親切的稱呼。
聽著耳麥那頭傳來的聲音,李局長一滴冷汗從額頭落下,苦笑道,“你先讓我思考思考。”
點了點頭,夏小語走到一旁,也不催促,閉目養神了起來。
另外一邊...
“瑪德,她寫的是什麽?我看不懂”顫抖的夾雜手指上的香煙送往嘴邊吸了一口,一位頭發花白的老頭揉了揉太陽穴說道:“我是不是該去兼修一個數學學位了?”
坐在他邊上但看起來比較年輕的中年男人恭敬的說道:“老師您不必頭疼,這涉及到核心計算邏輯,估計隻有數學家才能看得懂,我們做好我們物理的實驗就好了。”
這句話剛剛落下,不少人都將視線投向了後排的王詩成院士。
被這麽多人看著,差點開始打瞌睡的王詩成院士一臉的懵逼,睜了下眼說道:“你們看著我幹什麽?”
華北科技學院地質工程部的一名教授咳嗽了一聲說道:“這不是讓您們數學家幫忙掌掌眼,這姑娘寫的到底對不對。”
“這事找我做什麽?”王詩成撓了撓為數不多的頭發:“這涉及那麽多的物理知識,你應該找研究物理的才對。”
聽到這話,在場研究地質物理的專家教授紛紛露出了苦笑的表情,這論文上的數據庫也是眼前這小姑娘寫的,他們也不知道是否正確。
畢竟這些數據最後都加上了一項(未驗證)的詞匯,屬實也超出他們的知識區範圍了。
難以想象她是怎麽做到把這些材料數據寫的如此的詳細全麵,甚至連混合礦都考慮到位了。
雖然報告上顯示目前尚未能解決四種以上複合礦的成像邏輯,但這已經是非常的讓人匪夷所思了,比起傳統的方法隻能驗證複合的兩種礦形,這已經近乎是跨代的飛躍。
陳、孫兩位院士一臉古怪的表情,感覺就好像被人上了一課一樣,被自己看好的後輩彎道超車,超越了自己的研究,而且還是如此的迅速,這種感覺多少有些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