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幔柱假說
字數:404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關於我變成學霸美少女這檔事 !
“報告,夏小語發來連線請求!”
“接入!”李曉頌立即命道。
為了保證信息通暢,指揮中心、中亞研究所、鎮龍塔超算中心、這三個地方是信息是實時互聯的,所以隻要聯係了指揮中心,那麽中亞研究所、鎮龍塔超算中心同樣能聽到。
夏小語此刻卻是和艾江山一起,在前沿的震動光束實驗場的安全屋內進行最後的調試。
“報告李總設計師,我剛通過阿其克庫勒死火山群監測站發來的消息計算得出,後續第二次大地震將會在155小時後爆發,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地表火山口的內容將會通過地下地幔流動到震源中心匯聚。”
“我認為現在是啟動釋能計劃的最佳時機。”‘
聽聞此話的眾人頓時一愣,這是怎麽計算出來的?
前震可以發生在主震前幾分鍾、幾天甚至數年。
2002年蘇門答臘地震被認為是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的前震,兩者之間時間相隔超過2年。
但別的不說,這提前預測到小時的爆發是怎麽預測的?一般這種範圍性預測能到天數,左右誤差不超過一周已經算的上是精準預測了。
當然怎麽預測的夏小語自然不能說出來,因為他是直接“看見”的。
從一開始前震發生後眾多先靈們便以電子信息碎片接力的形式,讓他看到地下深處的情形。
所以根據地殼版殼的隆起程度和岩漿流動匯集速度,大概率能推測出來。
“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時間了,如果聽之任之的話,到時大量的岩漿地幔液噴湧而出,導致大麵積範圍的地層膨脹斷裂,將會造成巨大的災害。”夏小語急迫的說道。
“可是你要怎麽保證岩漿會從震動點噴湧呢?通過磁力波和震動成像分析,震源中心地下有凝和反應,岩漿流動並未經過我們設置的震動區域,我們的機會隻有一次,倘若現在使用了到時效果不大,等到其重新凝固的時候,我們將喪失對震源釋能的主動性。”
孫院士不虧是對地質有著足夠的研究,當即提出了這個方案最具有風險的地方。
夏小語思考了片刻,當即拿起手中了一張草稿紙撕成了一個四角星說到:“你看電磁成像反饋出來的高能熱度像不像是四個氣旋中間形成的高壓崩縮。”
“是否會存在這樣的一個情形!”夏小語認真的說道。
“當高溫高壓氣體膨脹到一定程度,且無法釋釋放不可避免的時候因地幔流動勢能形成地幔氣旋,此時溫度保持等同但密度變大,從氣態凝華成固態,形成高溫積壓隨後抵達了螺旋底部後壓力變小,重新變回氣態的高溫氣體瞬間膨脹變成勢能向上噴發....”
英烈們給他帶來的視角隻能去到地底下地殼那一層,再往下強烈的地心磁場會把英靈們徹底的攪的魂飛魄散。
但能實時真實的觀摩到地殼的變化已經是很有價值意義的一件事情了。
真實視角帶來的情景是,此刻形成堅固地殼的火山岩並沒有和想象一樣往外膨脹,隨後拉伸到一定程度,就和膠袋保鮮膜一樣,火岩層破裂熔漿湧出,熔斷地層導致的地震。
相反則是火岩層出現一定的凹陷,這意味著震源中心處有高能的聚合反應,這樣也能解釋清楚為何阿其克庫勒死火山群的岩漿會朝震源中心匯聚,
(核心理論可以參考水在高溫高壓的狀態下形成“超密度凍結晶體”)
等壓縮到極致的時候,結晶體抵達螺旋底部被釋放,形成地幔柱瞬間衝擊地殼。如此也是能達到地震的效果。
“你的意思是地幔柱假說?”孫院士陷入了沉思,一直以來他們對地震的研究基本都是來自地球呼吸口--活火山的物理現象研究和猜測。
其實早在1983年加拿大學者wilson對夏威夷附近火山島嶼的噴發時間順序和排列順序進行研究,便提出了地震熱點假說。
隻是地幔柱假設構建的基礎存在諸多矛盾,所以一直遭到評擊。
地幔柱假設雖仍受質疑,但地幔柱存在的證據越來越全麵,地震層析成像的結果也越來越清晰。
地幔柱假設還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但這些問題不能成為否定地幔柱存在的理由。
就好比一開始夏小語提出對阿其克庫勒死火山群進行監控時,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夏小語的奇思妙想。
這其中也包括老一輩的英靈們。
雖然他們也對火岩層凹陷抱有疑問,但壓根沒有往地幔柱方麵去想,當然這裏受時代的眼光限製有關。
畢竟對水進行2000°以上的超離子高溫高壓研究也不過是最近幾年發生的事情罷了。
驚人的發言內容已經驚呆了眾人包括在夏小語身邊為他提供視角的英靈們。
劉少帥此刻朝夏小語比了個讚,雖然他也沒有聽懂,但從物理學上來說這種可能性很高,畢竟地層距離地麵足足有10-18km的距離,如果隻是熔斷的話,怎麽可能會造成如此等量的地震?
此前一直是將其歸根到釋放壓力產生的陣痛,但似乎這麽解釋更加合情合理。
“怎麽可能?”孫院士驚訝的說道。
“而且假設我的猜測不成立,按原有等量估計,等發現磁場變動那一刻再進行輔助釋能,那麽地震中心能偏移多少?能減少多少勢能,如此龐大的能量隻需一瞬間便足以撐塌排氣口,屆時我們這段時間所作的努力才會完全白費。”
說到這夏小語像是想到了什麽,舉起了手上的四角星道:“假設我現在進行了釋能,西南角這塊的氣旋就會減弱,屆時是否能提前引爆震動,其次中心壓力減弱,釋放的勢能是否會朝著西南方向偏移?”
“這也太瘋狂了!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李曉頌立即反駁道,作為氣源專家的他自然知道這麽做最明顯出現的後果是什麽。
“駐紮在排氣口附近的誌願部隊足足有一個排,你這句話把他們的生命放在什麽位置?!”
“我...”夏小語頓時啞口無言,這方麵他還真沒想到。
“你對你的推論猜測有把握嗎?”公孫季總指揮問道。
“從目前的分析上來看,相較我們此前預測的情況,現在的方案明顯是不適用了。”
“你有把握嗎?”公孫季重複問道,對比起其他專家的意見,他更重視這個廢寢忘食的小姑娘意見。
而且這段時間的表現也足以證明,這小姑娘的能力不比在做的院士專家差,甚至在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上還高出不少。
問出了這句話後,通訊頻道陷入了沉默...
縱然隻是簡單的五個字,但壓力卻是瞬間拉滿了。
哪怕是夏小語此刻也不好拿自己外貌年齡來當借口開玩笑。
涉及到國家,人民生命的就沒有小事。
哪怕是王詩成以及孫陳兩位平日對夏小語照顧有加的院士此刻也不敢妄下定論,更何況他們還沒接受夏小語如此“叛經逆道”的思路。
這和國際地震研究上普遍通認的觀點背道離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