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先天劍體

字數:526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飛景懸鳴 !
    金黃色的流光染遍了身前的光路,朦朧的迷霧籠在自己的身上,似乎劇痛消失了。
    遙觀還在天邊和光路上相對而鳴。
    李青十痛苦嘶吼的聲音似乎還有點點餘音。
    然後流光迷霧消散,回聲漸遠,遙觀喑啞無聲。
    巨佬們麵色驚駭,神情凝重。
    場間眾人亦目瞪口呆,呼吸急促。
    林木靜美,日光和柔。
    依稀有風吹過,不敢帶起煙塵。
    一片死寂與無言。
    有人雙手高舉,合十。
    然後,天雷滾滾,紫電東來,常湖倒懸穹頂,一十六萬劍浩蕩排開。那柄餘下的遙觀居於十六萬劍的中心,劍身豎立,旋轉不停。萬劍齊鳴,劍潮拍岸,橫鋪百裏。
    李青十雙手高舉,閉著眼睛,仿佛校場點閱的大將。他把頭頂的劍柄拔出,遙觀隱入身體不見蹤影,金黃色的脊椎骨在空氣中慢慢消散,回歸常湖。
    茫茫劍意匯聚在他身上,迸濺出鋒銳的寒芒。
    “這……這還是那個無恥的廢材小子嗎?”
    看著沐浴在金光裏的李青十,所有人都有些恍惚。
    遙觀劍沒入了李青十的身體,似乎,似乎變成了這家夥的脊椎骨。眾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巨佬們像是突然想起什麽事情,看向李青十和燕昭侯的眼神多了一絲疑問。
    夏帝看了看燕昭侯,突然問道:“燕候,這小子恐怕和你常湖關係不淺吧。”
    燕昭侯聞言沉默,然後問道:“天帝何出此言?”
    “遙觀是常湖萬劍所育的最終之劍,為何會自行成為這小子的劍骨,這小子的脊椎骨又何以會回歸常湖之中,恐怕並非巧合。”夏帝表情嚴厲,內心醞釀著一個大膽的猜測。
    “是了,這小子和常湖宮肯定有關係!”有人驚呼出聲:“他那劍侍當日和舒樓弟子比鬥用的,似乎是常湖宮的了寒咒!”
    回想起當日顧阮君在和梁小元的打鬥中用的法術,眾人這才驚覺,顧阮君用的,似乎真的是常湖宮的了寒咒!
    了寒咒是常湖宮的不傳之秘,非常湖核心弟子不可能修習,無數年來,了寒咒的修行方法從未在世間流傳過,這小子的劍侍既然會了寒咒,絕對和常湖宮有著極大的聯係。隻是既然有這這麽大的關係,為什麽還要來常湖應試呢?
    這話一出,夏帝對自己的猜測更是篤定。
    “天帝的意思是?”燕昭侯繼續問道。
    “李青十身上所謂的劍骨,恐怕便出自常湖,而且,這也不是什麽後天煉化的劍骨,這小子,根本就是,”他停了會,一字一頓道:“先天劍體!”
    “先天劍體?”
    “這是什麽體質?”
    除了在場的巨佬,就連淩洛昭、燕曉等人也從未聽說過先天劍體是什麽體質,“難道是修行劍道的天才嗎?”
    可既然如此,為什麽這小子一點修為都沒有。
    夏帝說完之後,看向仍然閉著眼睛的李青十,對燕昭侯緩緩道:“好一個小子,為誕生出這樣一柄神劍精靈,常湖宮耗費的代價恐怕不小。”
    燕昭侯微微一笑:“天帝在說什麽,我聽不懂。”
    夏帝也笑了,嗬嗬兩聲,道:“也是,一柄劍誕生靈識,以劍為體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在這方天地,可是從未再發生過了。難道常湖有什麽天地至寶可以另其產生神識不成。”他這話說完,眼睛裏的火焰變得深如黑血。
    他這句話很有意思,聽起來像是說的是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卻說的是這方天地,這方天地又是哪一方天地,難道還有其他天地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嗎?而且縱然是這方天地,也隻是沒有“再”發生過,難道曾經有發生過嗎?難道有了什麽寶物,就可以使得死物誕生靈識不成?
    夏帝說完這句話後,死死地盯著燕昭侯的表情,似乎想從中看出什麽東西來。
    夏帝後麵說的幾句話通通施加了禁製,除了在場的巨佬們,其他人修為有限,並未聽到夏帝施加了禁製的語言。
    隻知道這個李青十,好像是什麽“先天劍體”,這先天劍體好像和常湖底的神劍有什麽聯係,李青十身上的劍骨也是用常湖底的神劍煉化的。但這種體質除了和劍親近一點,似乎並沒有太大的用。
    隻是擁有這種體質的人為什麽沒有靈魂仍然可以存活?
    眾人想不明白這些問題,也並不打算深究。
    巨佬們看著眼前的情況,心照不宣的沉默著,隻有夏帝死死的盯住李青十。他早在李青十身上散發出和自己一樣的王道氣息的時候,就懷疑李青十身上藏著帝印,隻是有燕昭侯的封印在內,自己一時也無法探查,更懷疑起常湖和李青十以及帝印的關係。
    因此他暗中一直留手,尋找著機會,徐徐施法,試圖破開李青十身上的封印。而後遙觀驚變,在和眾位巨佬聯手阻攔遙觀衝向李青十的時候,自己其實並未對遙觀加以阻攔,而是趁機全力施法破開了李青十的封印,隻是封印破開的一瞬間,夏帝便發現了,李青十身上沒有一絲帝印的氣息,不由得大是失望。
    而後李青十是常湖之劍誕生了靈智被自己發現,他才為那股和自己很熟悉的氣息似乎找到了出處,神劍誕生靈智,算是天生地養的靈物,天生便該有極強的王道氣息。隻是心中仍舊不甘,才繼續出言試探。
    “天帝說笑了,常湖宮若真有這等至寶,恐怕這常湖底的一十六萬劍已變成一個軍隊,助我大夏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燕昭侯不卑不亢,回道。
    夏帝聞言,似乎毫不在意地揮了揮手,也不再繼續發問:“哈哈哈哈,燕候此言有理。”
    那一方至關重要的小小玉印,真的和常湖宮和李青十沒有關係嗎?那這個李青十又是怎麽誕生靈智甚至化形而出?難道真的是天生地養?就如同創界大戰之前的樣子?
    他是一方帝尊,這些問題當然不會問出口,隻暗暗思索。
    片刻之後,夏帝像是想通了什麽關節,才移開眼睛道:“好孩子,是我大夏之福,就算和你常湖頗有淵源,孤也要邀他進我長離學院。”他又轉向一旁的燕昭侯,道:“燕候,孤今日可真的想要奪人之美了。”一旁的東山聞言,嘴角不自覺的起了一絲笑意,似乎對李青十進入長離也頗為滿意。
    燕昭侯聞言,歎道:“恐怕令天帝失望了,李青十早就是我常湖弟子。”
    此言一出,場上眾人一片嘩然,既是常湖弟子,為什麽此前聲名不顯,還要這樣來通過常湖試煉?
    夏帝也皺起眉頭,問道:“燕候此話怎講?”
    燕昭侯笑道:“不瞞天帝說,李青十和他那劍侍顧阮君都是我師弟蘊稽真人的弟子。那日我見他那劍侍使出了寒咒,心中便有所感,而後在為李小子療傷交談之時,才終於確認了這一點。隻是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這句話一出,眾皆恍然大悟。有不知道的,開始詢問著這人到底是誰。待到給他一番講解,那些人也終於明了,此前的相關疑慮終於煙消雲散。
    “不怕眾位同道後輩們笑話,我那不成器的師弟,早年誤入歧途,和我因宮主之爭在常湖大打出手,他雖不敵,我卻並未動手殺他,而是將他逐出宮牆,希望他幡然悔悟。隻是他不肯領情,帶著一個嬰孩離開了常湖宮。後麵我多方尋找,一直沒有他的消息,直到這李青十前來,我才知道,他這些年來,一直在翠微山上。”
    說到這裏,燕昭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這翠微山號稱萬仞天塹,便是規中大境上去,都有隕落之險,蘊稽跑到那裏,當年必定經曆了難以想象的凶險,現在他的徒弟都可以毫發無傷的下山,看來這些年的修行,我已差之遠矣。”
    他這番話說出來,眾人都有些許唏噓,這個小嬰孩,想來就是李青十了,這樣算起來,李青十應該有四十好幾了吧,但眼前的少年模樣也不似作偽,難道也是因為先天劍體的原因嗎?
    “燕候此言謬矣,他一介宮門棄子,如何能和常湖正統相提並論,燕候過謙了。”夏帝安慰道。
    “謝天帝聖聽開導。”燕昭侯拱拱手,繼續說道:“所以這李青十啊,早就是我常湖弟子,又如何能拱手相讓呢?”
    “哈哈哈哈,燕候你在這裏等著孤呢。”夏帝開懷笑道,“這可不一樣,那蘊稽真人是常湖宮棄徒,他的徒弟自然不能算是常湖門人。”
    “這樣吧,這李青十願意加入哪個宗門,便聽他自己的吧。孤都準了。”
    “天帝英明。”
    “隻是這個李青十,現在到常湖宮來,又是為什麽,帶著什麽目的呢?”
    這話一說完,眾人才終於繼續注意到仍然閉著眼睛的李青十身上……
    李青十也處在一種玄妙的感覺當中,一舉一動,仿佛都有淩厲到極點的劍氣要噴薄而出。
    他閉目感受著身上發生的變化,遙觀所化的脊椎骨上,竟然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承影”、“巨闕”、“湛盧”……
    都是沉眠在常湖中的神劍的名字。
    他試著呼喚了一個名字,然後識海清明,騰空的一十六神劍當中,一柄劍清晰的映照在自己腦海裏。下一刻,他心念微動,這把劍亦隨心而動,生滅皆在自己一念之間。
    現在的自己,已然是這漫天的常湖一十六萬劍。
    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