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紛擾天下 十三、無名小生
字數:583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漢夜長鋒 !
冀州首府,鄴城。
在逢紀的強烈要求下,袁紹終於同意見一見麵前的人。
此時坐在對麵的男子,穿著一身做工不錯的花色漢服,隻是這衣服讓他穿得過於隨意:胸前的衣襟幾乎是全敞開了,袖口也被挽起。男子的頭發同樣很隨意地散著,皮膚很白,英俊的麵容竟還透著幾分妖媚,不知道的以為是塗過脂粉。
但這都不是最令袁紹反感的,此人來見袁紹的目的竟是為了和他做比買賣,而他所要賣的,是大漢天下。
“嗬嗬,閣下可知,若非逢紀的引薦,單單是閣下剛才的話,就足以讓我砍了你的頭。”
男子微微一笑,“可你袁大將軍不會,因為你並非一般諸侯。”
“哦?袁某人倒想聽聽,我與他們有何不同。”袁紹饒有興致地看著他。
“因為袁將軍你有野心,不甘心隻做一方諸侯。”
袁紹的目光突然淩厲了起來,良久,他緩緩地說道:“還未請教閣下大名。”
男子站定衝袁紹拱手,“在下潁川無名小生,姓郭名嘉字奉孝。”
“若是旁人與我說要做此生意,我定認為是酒後狂徒,但從方才隻言片語,袁某人斷定,你並非信口開河。袁某願聞高論。”
“在下有一問,望將軍明言。”郭嘉一改懶散之容,正色道。
“閣下請講。”
“將軍當日既舉義兵討董,後來卻為何又欲立劉虞為帝?”
袁紹略微思索,對郭嘉說:“袁某興兵討董,是為掃清寰宇,救陛下於水火,更為救天下蒼生。然董卓挾天子西遷,如今山高路遠,恐鞭長莫及。故袁某為天下計,才欲立劉虞為帝,一則劉虞亦是漢室血脈,天下必聞之響應,二來,劉虞在各路諸侯保護之下,董卓亦奈何不得。”
“哈哈哈~~~~”郭嘉忽然大笑起來。
袁紹微微皺眉,嗔道:“袁某坦誠相告,卻不知閣下因何發笑?”
“袁將軍,你是拿郭嘉當三歲孩童般哄騙麽?”
“閣下此話怎講?”
“若將軍真為天下蒼生考慮,絕不會另立新帝。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旦劉虞稱帝,天下諸侯勢必會分成東西格局,而將軍與董卓定不會容忍另一個帝王的存在。倘戰事一開,遭殃的還不是百姓。將軍切莫戲弄郭嘉,望以實言相告。”
“嗬嗬,那依閣下之見,袁某是為何?”袁紹眯著眼看向郭嘉。
“將軍起初或是真心興漢,但從關東諸侯聯軍身上,將軍也應是看出天下忠心之人已寥寥無幾,於是便有了固守一方的念頭。但正如郭嘉前言,將軍並非凡夫俗子,與其他諸侯不同,將軍您是雄主。郭嘉猜測,將軍見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未嚐不心生羨慕,然天子已在董卓掌中,取之甚難。故而心生一計,另立新君。而最好的人選,便是同在河北且又軟弱無能的劉虞。同時,此舉還可分散韓馥的注意,為將軍籌劃奪取冀州換得時日。即便不能另立新帝,將軍也已坐擁冀州。”郭嘉自信地看著袁紹,從容地道出了緣由。
袁紹有一刻想拔劍殺了此人,因為他把自己看穿了。
“將軍大可不必驚慌,既郭嘉敢在將軍麵前講出這些,便不懼將軍殺我。之所以如此,是為讓將軍明白,嘉乃是誠心而來。
“嗬嗬,閣下說笑了,袁某豈會害賢?隻是不知閣下有何高見?”
郭嘉轉身走了兩步,回身道:“新帝斷斷不可立,倘將軍另立新君,而董卓假天子之名下詔,號召諸侯討伐篡逆。諸侯定會衡量:董卓拒雍涼二州,實力如日中天;而將軍你不過冀州一地,切人心未穩。況且在正統天子和地方諸侯所立的新君之間選擇,相信敢與將軍同道者定無幾人。到那時。將軍麵對的,便是全天下的兵馬,又如何對抗。”
袁紹心裏也不禁一驚,確實,他把一切都想得過於理想化了,若是冷靜地思考下,也該能想到:諸侯聯盟討董營救天子尚且勾心鬥角,讓他們起兵與自己同心,談何容易。
“那袁某應當如何,望閣下不吝賜教。”袁紹謙虛地問道。
“方今天下大亂,局勢不明,將軍不宜隨意用兵,而應趁此時壯大自己,調練士卒,積蓄糧草,廣納人才。待實力充足之時,先取公孫瓚、劉虞,而後加恩於燕、代,示威於戎狄,則河北可定。之後,揮軍向南以爭天下,奉迎天子於河北,動輒名以大義,四海之士必聞之而來。到那時,將軍征戰天下,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失為齊桓、晉文之功。”
“哈哈,聽聞閣下一席話,讓紹如醍醐灌頂,若是先生不棄,可否與我共創大業?”
“在下才薄學淺,恐負將軍期望。況且前路將軍已然明了,無需在下多言,告辭了。”說完,郭嘉頭也不會地走了出去,邊走邊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冀州亦是如此。”
袁紹看著郭嘉的背影消失在門外,慢慢收起了笑容,淡淡地說:“先生說的……是韓馥吧。”
……
“嗯~~~”女子發出妖嬈的低吟聲。
逢紀微微皺眉。對麵的郭嘉雙手攬在兩個穿著暴露的女子的芊芊細腰上,不時將鼻子湊到她們白皙的脖頸邊聞聞,偶爾用手在兩個女子身上捏上一下。
“來,敬逢大人一杯。”說著,郭嘉示意一個女子端起酒杯給逢紀敬酒。
“啪!”逢紀一把將那女子的手打開,酒杯摔到了地上。
“呀!”女子發出了一聲嬌呼。
“別怕,逢大人火氣大,乖,先下去吧。”郭嘉憐香惜玉地輕輕推著兩個女子離開。
“逢大人何必動怒。”郭嘉笑著擺擺手。
“奉孝為何不留在主公手下!”
“名劍當須英雄配,良駒豈可庶子得。我聞袁紹四世三公、海內人望,故特地前來拜訪,不想此人太過虛榮、做作,色厲內荏,被我說穿竟欲殺我,此等狹隘的心胸豈是我郭嘉所尋之明主。”
“方今天下,手下精兵猛將、文臣謀士如我主般者又有何人,奉孝如今棄我主公而去,又將何往?”逢紀仍不甘心。
“嘉生平所願,唯遇一知己般明主,傾心輔佐,雖死無憾。若是當今天下尚無此等之人,那在下便韜光隱晦,靜待時變。亂世出英雄,能生於亂世,於百姓或是不幸,但於我郭嘉,卻是正逢其時,又何怕無賢明之君。”
“唉!既如此,在下也不強留了,願閣下他日得償所望,告辭。”逢紀無奈地站起身,走出了歌舞坊。
站在街上,逢紀目光空洞地望著方才走出的門口,悵然地說道:“不拘世俗,腹隱玄機,如此天縱之才,卻不能留於我主麾下,唉……”
……
這是亂世奇才郭嘉第一次露麵,因覺袁紹並非成大業之雄主,故而舍其而去。
之後的六年,他都一直賦閑在家,直到他遇到了此生唯一的真命主公……
————————————————
長安,陸家米鋪。
之前被郭大少一通數落,段軒深深地“自責”,所以決定幫忙尋找張楓。
重新詢問了整個經過之後,段軒有些不明白,是什麽原因讓張楓和呂布大打出手。所以,他想去拜訪呂布了解情況,卻被陸遠阻止了。
陸遠始終堅持,既然呂布對董卓廢帝一事不做反應,就說明現在他隻忠董卓,不忠漢室,極力避免再與他有任何接觸。但是段軒卻認為董卓所做並沒有錯,呂布也是認定了這一點,才沒有做什麽,他們都是為了天下著想。
最後,在郭嵐的建議下,段軒以個人的名義去見呂布了解情況。
淩鴛一聽說要出門,馬上跳跳地過來也要跟出去。嚇得段軒撒腿就跑,郭嵐則用繩子把她捆上拖回了房間,留下長大嘴巴的陸遠獨自站在大廳裏。
……
、呂布府邸。
“下人說有故人來訪,我還在想會是誰,原來是段兄。”呂布笑著坐下,示意段軒喝茶。
“是啊,”段軒端起茶吹了吹,喝了一小口,便放下說道:“自洛陽一別,以有數月,不想再見之時,將軍已是風生水起。”
“嗬嗬,段兄說笑了。不知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在下聽說前些日子,將軍曾在司徒府和人動手,可有此事?”
“若非段兄今日前來,我險些忘了重要的事。當日我一時情急,沒想太多,便出個手。事後總覺那少年所叫之名聽著耳熟,卻想不起從何處聽過。今日見到段兄才想起來,原來那和我動手之人所喊的名字,便是在洛陽之時陸遠兄弟托我打聽的人。”
“哦,嗬嗬,是張楓吧。”
“還有……任瑩。”
“噗!”段軒剛端起茶杯要喝,聽到這名字直接噴了出來,“任任任……任瑩?”
“不錯,隻是不知為何,她現在是司徒王允大人的義女,更改名為貂蟬。”
段軒聽完,稍微一思索,忽然轉頭盯著呂布:“呂將軍,莫不是……你喜歡上她了?”
“我……我……是。”呂布結巴了一下,最終沒有否認。
“唉……”段軒終於明白了,難怪以前張楓看任瑩的眼神總和看別人不同,想來,那小子也定是喜歡任瑩。失散之後一直沒有音信,卻不想在這裏遇到,更見到呂布和她在一起,於是吃醋了。
“好了,呂將軍,事情經過在下已然了解,那今日就不叨擾了,在下先行告辭,改日再來拜訪。”
“好,那呂布便不遠送了。……哦,對了,段兄。”呂布忽然叫住了段軒。
“將軍還有事?”
“我已查明,殺害我義父的凶手並非董卓。現如今我每日都在派人暗中查訪,若是段兄有什麽消息,還望及時相告。”
段軒微微一笑,“那是自然。將軍無需多慮,相信不久定會水落石出。”說完,拱手離開。
呂布看著段軒離開的方向,心中感激能有這位可以信賴的朋友。
而段軒,卻皺緊眉頭,深深思索著所有事。不能告訴別人張楓動手的理由,否則,張楓會死;不能讓別人知道任瑩的消息,否則,任瑩也可能有危險;張楓現在在何處;東南總堂為何會對張楓二人出手;師傅去了河北,不知是否順利;最重要的,呂布還在追查殺丁原之人,而那人就是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