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紛擾天下 二十六、隱諱之事

字數:569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漢夜長鋒 !
    夜鋒北方總堂,卷宗室。
    司馬懿正安靜地看著手中的卷宗,而九賢老就安靜地坐在旁邊。
    在九賢老眼中,這個孩子似乎永遠都有無盡的求知欲,每當坐在這卷宗室,便似乎忘記了所有事情。
    司馬懿忽然轉過頭,正對上九賢老那雙慈愛的眼睛。
    “嗬嗬,司馬公子,今日又有何疑惑?”九賢老對司馬懿的這個舉動已經非常熟悉了。
    “學生有一事一直不解,今日正好讀到此處,便想請教賢老。”司馬懿起身,恭敬地站著。
    “公子請講。”
    “秦末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事,聲勢浩大,甚至不到三個月便引發全國紛紛響應,何以最終卻不敵秦國,而陳勝最終亦被其車夫莊賈設計殺害?”
    九賢老一反常態地收斂了笑容,說道:
    “其實以公子之聰慧當能想明。陳、吳雖能起事,但二人終是普通百姓出身,不知兵法,不懂禦軍,且正因其出身布衣,故而稱王之後被安逸所累,不思進取,必然會滅亡。”
    司馬懿耳中一字不漏地聽著,眼神卻不住觀察著九賢老。
    “學生是否說錯了話?”
    “公子何出此言?”
    “賢老方才的表情,似乎有些神傷。”
    九賢老看著司馬懿,良久,微微歎氣:“公子多心了,老夫不過是因公子之問而想起一些往事。也罷,有些事,公子也該知道了。”
    司馬懿望著九賢老那雙黯淡的眼睛,隱約覺察到接下來的話題絕不會輕鬆。
    “公子應當聽說過,我夜鋒曾因一場變故而致使十三賢老及其屬下親信盡皆殞命。”
    “學生略有耳聞。”
    “唉……此事夜鋒中人皆不願再提。不過公子既已入我夜鋒,便當告知。公子可知十三賢老姓名?”
    “學生不知。”司馬懿搖頭道。
    九賢老長出了一口氣,似乎要下很大的決心才能說出口。
    “其實,十三賢老名叫……張角。”
    “什……”司馬懿第一次流露出驚訝的表情。
    钜鹿人張角,借由太平道發展教眾,並於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發動了對抗漢王朝的——黃巾起義。他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與其弟張寶、張梁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
    起義軍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略。一月之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皆發生戰事。
    因起義軍皆頭綁黃巾,故稱“黃巾軍”。
    雖然最終被朝廷軍隊擊敗,但卻對漢王朝造成了巨大的撼動。
    而此刻,司馬懿卻突然被告知這個起義軍領袖居然是夜鋒的賢老之一,他此時的震驚可想而知。
    “嗬嗬,公子無須驚訝,這不過是夜鋒黑暗曆史中的一小部分。我夜鋒本有十三位賢老,而如今隻剩十位,想必之前曾有人告知公子,十一、十二賢老已然仙逝了吧。”
    “難道……”
    “正如公子所想。其實光憑老小的實力,根本不足以掀起如此大浪,十一、十二兩位賢老也參與了這次起義。隻不過在起義失敗之後,二人便杳無音訊,而其下屬親信也都流落四方了。”
    司馬懿低下頭,若有所思。
    “公子,我夜鋒之所以會定下′終生隱於暗處′,便是不想有人誤入歧途。當初他們三人,想法過於偏執,以為憑這區區數十萬百姓便可推翻大漢,建立新王朝。但他們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我等終身隻是刺客,領軍作戰所要的不是個人能力,而是統籌大局之目光。他們最終會失敗,便也是因為各處之間無法有效協作,才被漢朝軍隊逐個擊破。”
    “可是……”司馬懿有些疑惑。
    “公子直言無妨。”
    “若果真是如此,為何青州黃巾尚能自保?”
    九賢老意味深長地望著東方,仿佛他的目光穿過了千山萬水。
    “十二賢老手下的三個夜帥,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對付的。”
    ——————————————
    青州,黃巾營地。
    段軒在見到曹操時便提出收服青州黃巾軍,曹操本意也是打算先鏟除這個威脅。
    當曹操的大軍抵達青州,與黃巾軍勢力對峙之時,段軒提出了一個讓荀彧幾乎暴跳如雷的想法——隻身一人去說服黃巾軍首領。
    荀彧對這個家夥的大膽早有耳聞,卻不想他竟大膽到如此地步。但當著曹操的麵又不好過多言明,隻能一邊罵段軒一邊勸曹操。
    而事與願違,偏偏曹操自己也是個不循常理之人,他從段軒從容的舉止中看到了當年刺董時的自己,不禁對段軒多了幾分興趣,竟同意讓段軒前往。
    憤怒的荀大人再也不顧及許多,氣得直接回了自己營帳。
    於是段軒便騎著一匹馬,不帶隨從,隻身來到了黃巾軍大營前。
    ……
    “報!營外有一蒙麵之人,他……”來通稟的黃巾小卒有些為難地看著大帳內的三個統領。
    “說。”左手邊臉上有疤的首領不耐煩地說。
    “他……他說自己是來襲營的。”
    “哦?”右手邊擦著長槍的首領停下手,饒有興致地說道,“把他帶進來。”
    “是。”
    小卒轉身出了營帳,擦槍的首領轉過頭對中間一直閉著眼睛的首領說:“大哥,難道曹操手下全是這般瘋子不成?”
    “那我們便看看他是真瘋還是裝瘋吧。”
    不一會兒,兩個黃巾士兵便押著一個男子走了進來。
    令三人疑惑的是,這個男人用黑紗蒙住了大半張臉,隻露出眼睛和額頭。
    “你這廝莫不是患了什麽疫症,想借此傳染我軍吧。”之前擦槍的首領警惕地看著段軒。
    “嗬嗬,若真是如此,那此刻隻怕在下已然得逞了。”
    “混賬!來人,將他拖出去砍……”話沒有說完,中間的首領伸手打斷了他。
    “老三,這人不過是說笑的而已。若是真要用這等猥瑣之計,又何須親自到我軍中。他隻須在河中洗個澡,便可更快地傳染全軍。”
    “嗬嗬,還是聶帥有見識。”段軒笑著說道。
    下一刻,右手邊首領的長槍已經指在段軒心口。他以坐著的狀態瞬間發力,竟如此之快。
    “老實說,你為何知道我大哥姓氏?”
    段軒根本沒有低頭看自己心口處的槍尖,而是仍舊平靜地說:“聶洪、胡易、周恒,十二賢老的三大夜帥,你們的名聲可比你們自己想象中大的多。”
    端著槍的便是周恒,他聽得段軒叫出他們三人名字,手中長槍一抖。槍尖帶出的力道將段軒的麵紗被扯碎。
    段軒眼睛都沒眨一下,隻是緩緩將右手按在心口,坦然地說道:“長劍……鋒已損。”
    三個夜帥都為這個舉動而暗暗吃驚,這人竟是夜鋒?
    “你到底是誰?”
    “在下?在下是四賢老座下夜帥莫嶽的親徒,名叫段軒,隻不過如今更名戲軒。至於原因,不過是因為在下如今已被下了′夜襲令′。”段軒苦笑著說。
    “什麽?!”對於“夜襲令”,每個夜鋒都不陌生,它和死刑是一個意思。
    “在下如今已是曹操帳下謀士,出於對同是夜鋒的諸位憐惜,故而特地隻身前來。”
    “哦?”聶洪眯著眼看著段軒,確認他不是說謊之後,便起身問道:“不知閣下有何指教?”
    “聶帥,如今情形你應比我清楚,當初三位賢老本意是想靠起事推翻漢朝,為天下蒼生謀福利。卻不想這由百姓組成的起義軍如猛獸般難以駕馭。諸位皆是萬中挑一的人才,卻隻能困守於此,四麵受敵。在下為諸位考慮,不如投靠一方諸侯,上可不負賢老期望,建功立業;下可施展自身所長,名留青史。不知幾位意下如何?”
    “哼!諸侯皆是一路貨色,你區區一個夜語叛徒,竟敢來做說客!今日我等便告訴你,我青州黃巾軍實力足以自保,無須投靠他人。請回吧!”周恒大聲說道。
    “哈哈哈哈!周帥,你當我不知麽?你青州三十萬黃巾軍背後,可是有一百多萬的普通百姓。倘戰事一起,你能保證他們不會遭殃麽!”段軒目光淩厲地瞪著周恒。
    “這……”周恒一時語塞。
    “小兄弟,你能保證曹操與那群諸侯不同麽?你能保證他不會事後對我等、對這百萬平民下手麽?”聶洪目光如鷹,盯著段軒問道。
    “將來如何,段軒不敢妄加揣測,但當下,我敢對各位保證,隻要你們投誠,曹操絕不會傷害任何人。”段軒自信地說。
    “那好,麻煩你回去轉告曹操,就說我等願意歸降。”
    “大哥!”周恒不甘心地叫道。
    “我言已出,此事就這般定下了,去告訴大家收拾行裝,準備去投靠曹操。”
    “唉!”周恒無奈地出聲抱怨,卻也隻好開始行動。
    段軒看著聶洪,微微一笑:“在下還有兩件事望聶帥準許。”
    “請講。”
    “第一,為了避免無謂生事,在下身份望各位保密。”
    “嗬嗬,這是自然,那麽第二呢?”
    段軒用手摸了摸下巴,說道:“第二,可否麻煩聶帥為在下找塊新麵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