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連城 二、隨遇難安

字數:572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漢夜長鋒 !
    呂布跟隨張楊回到河內已有些時日了,此時,他隻剩了不到三千人馬。
    高順的陷陣營還算完好,可狼騎營隻剩一千二百多人,神弓營不到六百,步兵隻有三百多人,還要算上一百來人的輜重營。
    張楊自然知道呂布的苦處,便以“共同布防河內”為名,借給他一萬人馬,並為他補充了糧草軍械。
    呂布幾番拒絕,最終還是抵不過張楊的固執,便收下了。
    這一天,張楊請呂布到府上喝茶,幾經思索後,呂布決定對張楊說出關於董卓的實情。
    ……
    “唉!不想董卓竟如此英雄,袁紹卻這般虛偽。如此看來,當初是在下糊塗了。”張楊聽完了一切,歎息而懊悔地說。
    “若非呂布在主公身邊,隻怕也不會知此真相,更何況張將軍彼時遠在上黨呢。”
    “奉先,其實我早聽聞你之忠義。今後你若有難處,便盡管開口。”
    “多謝張將軍,呂布蒙將軍搭救,已難報大恩,又豈敢再有所求。”呂布謙虛道。
    “奉先,你莫非不信我?”張楊略有怒色。
    其實張楊猜的不錯,經曆了許多之後,呂布現在對任何人都不再輕信了。
    “張將軍言重了,呂布如今確實一切都好,並無所求。”
    “唉~~奉先啊,你又何必如此。那我問你,你可知這是你我第幾次相遇?”
    “如若算上汜水關前,應是第二次吧。”呂布思索著說。
    “是第三次。”張楊苦笑。
    “哦?”呂布麵露疑惑。
    “你自然不會知曉,在下已然為將軍搭上了一萬兵馬。”張楊無奈地看著呂布。
    “將軍此話從何說起?”呂布當然不解,自從汜水關諸侯討董,自己都沒見到過張楊,他怎麽會這麽說。
    “你自然不曾聽說,”張楊歎了口氣,說道:“奉先可知當你從長安逃出後,在下曾收到李傕假天子名義下的詔書?”
    “哦?莫非他要將軍你截殺呂布?”
    “不錯。其實在下確實帶了五萬兵馬出發,但卻並非為了殺你。”
    “呂布愚鈍。”
    “你去投靠袁術被拒絕後,難道真的以為袁術肯放你這麽離開?”
    “難道他……”
    “正是,他派紀靈率五萬精兵在後麵追殺你,隻是因為你並未見到紀靈,故而不知。”
    “是將軍你替呂布擋下了?”呂布終於明白了。
    “袁術心胸狹隘,認為既然拒絕了你,恐日後為患,便決定要除掉你。嗬嗬,若是單看這行事作風,袁家兄弟的性格倒確實相似。我的探馬回報說發現袁術兵馬,於是我便率大軍前去阻攔。隻是我確實低估了袁術,他雖無能,但卻也知道養蓄士卒。我中了紀靈的圈套,失去了一萬多人馬,便撤回來想與你匯合,卻不知原來你早已被袁紹接去了。”
    “這……因呂布一人,害將軍損兵折將,我……我愧對將軍。”說著,呂布起身拱手拜謝。
    張楊忙起身讓過,二人又坐了下來。
    “隻是……將軍為何肯助呂布?”
    “其實不過是巧合,在下對袁氏的行事風格向來不滿,而那時奉先正是窮困之時。同為並州兵馬,難道你要我去幫外人麽?”
    呂布聽到這,鼻子一酸,眼眶濕潤了。如此險惡的世道,竟還有人能這般重義。
    “張將軍,”呂布從懷中掏出了莫嶽的令牌,遞給張楊,“此物雖是賊人所有,但呂布仍要送與將軍。一者,若日後有歹人要暗殺將軍,將軍便可右手扣胸,言′長劍鋒已損′,或能化險為夷;二者,我呂布以此牌起誓,永不與將軍為敵。”
    張楊笑笑,用手將令牌推還給呂布。
    “怎麽?”呂布疑惑,莫非張楊不信自己?
    “嗬嗬,呂布的忠義,又豈須再托於俗物?不過既然奉先你話說到此,那在下倒有個提議。
    “將軍請講。”
    “你我結為兄弟如何?”
    “呂布求之不得!”
    二人來到院中,於樹下設香爐桌案,跪拜起誓,結成了異姓兄弟。
    呂布終於在亂世之中有了盟友,張楊在得知呂布並無去處之後,便建議他暫時留下。
    張楊為呂布單獨劃出了一處住所,呂布便和貂蟬住了進來。
    為了防止呂布的弟兄不放心,張楊又將旁邊的幾間房屋修葺之後贈予張遼等人。
    於是除了成廉、侯成和高順外,其他人都住了過來。
    一切似乎都漸漸變好了起來,但是包括呂布在內,都將一個人的存在忽視掉了。
    ……
    寧靜安詳的夜晚,呂布靠著牆半倚在床上,貂蟬靜靜地伏在他的胸口。
    “貂蟬,幾經波折,如今終於安頓下來了。隻盼今後不須再過顛沛流離的生活了。”
    “奉先,今後不論發生何事,我都不會離開你的身邊。”貂蟬微微向呂布身上縮了縮,低語著說道。
    “走了一遭,最後便要留在這裏了。”呂布不禁感歎。
    “也許這便是命數吧。”貂蟬笑笑。
    下一刻,二人同時離床,貂蟬手中突然多了一把細劍,向著窗外刺去,而呂布也是揮拳擊打過來。
    就在剛才說話的時候,武人的本能告訴他們,窗外有人。於是二人同時發起了進攻。
    細劍和拳頭同時停住了,因為窗外麵帶笑容的人,他們倆都再熟悉不過了——張楓。
    “你又想怎樣?”呂布怒道。
    “若是你覺得這樣能平息怒火,便殺了我吧。”張楓目光閃爍,眼裏漸漸泛起淚花。
    “楓,你這是做什麽?”貂蟬疑惑。
    “我想明白了,隻要你能幸福便好,至於其他事,都無關緊要了。”說著,張楓將手中的匕首扔在了院子中。
    “你……”呂布對張楓這舉動也是不解。發生了什麽,讓他突然悔悟了。
    “我隻望你能幸福,”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交給呂布,“前幾日,我偶遇分堂之人,便將此信截獲,為免走路風聲,我已將那人殺死。隻是這兩日一直猶豫是否交於將軍。”
    呂布接過信,拆開一看,雙手瞬間抖動起來。
    信上的字並不多:屬下深知莫帥對軒兒疼愛有加,故自作主張將其放走,如今他已是曹操幕僚。望莫帥能說服四賢老寬恕軒兒,準其戴罪立功。
    這封信並不是捏造的,張楓前幾日在城外徘徊之時,確實遇到了陸遠派出的送信之人——馮旭。張楓本不知馮旭來河北要做什麽,但他明白必定是有要事。於是他趁馮旭休息之際,偷偷靠近,一招斃命。
    之後,他搜出了這封密信,當他知道了段軒的下落後,便帶著信來到了呂布的住處。
    呂布看完之後,剛剛平靜的他又憤怒起來。
    “貂蟬,隻怕這安穩的日子,也已走到頭了。”呂布歎息著說。
    “奉先……”貂蟬的眼中閃過悲涼,畢竟她也不希望呂布一直流浪。
    “將軍,你若是要殺軒哥,我倒是有一計。”
    隨著張楓將自己的計策說出,呂布和貂蟬都瞪大了眼。
    ————————————————
    北海。
    張飛揮舞長矛,刺穿了身邊的黃巾亂黨。
    “毫無章法可言,唉。”他將那人的屍體甩在一旁,失望地搖了搖頭。
    “話雖如此,可張將軍的武藝也著實高強,這些由百姓組成的亂軍,確是戰力堪憂。”
    說話的人叫太史慈,他為人性格中正,重情義,而又十分沉穩。劉、關、張三人便是因他的求救才來幫助北海相孔融的。管亥這支黃巾餘黨一直靠劫掠為生,但隻是這樣,根本無法滿足這支隊伍的基本,於是他決定進攻北海,妄圖占領一個可以休整的城池。
    孔融平日裏重仁義教化,也因為這點,使得他在有賊寇侵擾時,甚至不能迅速組織起人馬守城。
    無奈之下,他隻好派遣太史慈四方求助。
    但四方諸侯都隻顧壯大自己,百般推拖,唯有劉備率軍來助。
    經過了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管亥終於撤走了。
    而此時,劉虞的死訊也傳來過來。
    劉虞與公孫瓚的矛盾不斷激化,使得劉虞認為公孫瓚早晚會對他不利,於是,他先動手了。
    劉虞率十萬大軍進攻公孫瓚,卻因為與孔融一樣的錯誤而失敗了——平日隻重仁政,對軍隊疏於訓練,導致這十萬大軍根本無法抵擋公孫瓚白馬義從的凶猛攻勢,瞬間被壓製。
    公孫瓚無視朝廷的調解,脅迫皇帝派遣的使者段訓將劉虞及其妻子兒女斬殺。
    劉備不禁惋惜,昔日的同窗好友,也慢慢在這亂世之中迷失了自己,變得凶狠殘忍。
    而張飛則更多的是替公孫瓚擔憂,袁紹所懼怕的便是公孫瓚和劉虞聯合對付他,如今劉虞已死,單單一個公孫瓚,恐怕難以再對他構成威脅了。
    河北的版圖漸漸聚攏了,袁紹從當初的渤海太守,變成了河北最大的霸主。
    而公孫瓚,正逐步走進自己挖掘的墳墓。
    劉備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曾經很羨慕的英雄們即將消逝,而自己,正漸漸取代他們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