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連城 十七、常山之兵
字數:5372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漢夜長鋒 !
泥濘的山穀中,正進行著一場奇怪的戰鬥。
這恐怕是紀靈這輩子打過的最憋屈的一仗了:對麵的敵人都沒有穿盔甲,可受傷的反倒總是自己這邊的士兵。
就在紀靈被趙雲詭異的槍術所震撼時,埋伏他的兵馬已經全都來到了他麵前。訓練有素的士兵,有些時候並不需要等將領的命令,從副將到伍長各司其職,紀靈的兵馬迅速做好了防禦準備。
剛才為了防禦弓箭所結成的盾陣散開了,步兵列成整齊的四方陣,而騎兵則在步兵後麵等待。當趙雲的部隊接近時,紀靈這邊的步兵陣迅速變換了隊形,打開了數個陣門,騎兵交替著從陣門之中衝出,向著對麵的騎兵奔去。
對麵那些身穿布衣的人在他們看來,和剝了殼的雞蛋沒有什麽區別。
隻是,讓這些自傲的騎兵驚訝的是,趙雲的騎兵部隊竟然做了和他一樣的事——他們全都下馬了!
這時紀靈的騎兵們才明白為什麽剛才敵人衝來時,橫向的距離會留那麽大。原來,是為了留出下馬的空間,避免被後麵的戰馬撞上。
而戰馬一旦缺少了騎兵的驅策,便不再保持隊形,胡亂地衝著紀靈的騎兵衝去。
這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紀靈這邊騎兵的戰馬本能地避開前麵跑來的敵軍戰馬,致使隊形瞬間散掉了。
趙雲的手下們在下馬後,反而列著整齊的隊伍向前奔跑。他們每個人的手中都持著兩杆短槍,長度隻有標準長槍的一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們的兵器被折斷了。
這些人靠近紀靈的騎兵之後,便從兩邊繞過,隻不過在過去的同時,兩杆短槍同時擲出。
紀靈的騎兵們還在努力地控製戰馬從敵人的戰馬群中掙脫出來,忽然聽到了耳旁的風聲。有的士兵反應快些,急忙低下頭躲閃,而那些反應慢的,便被短槍紮中,有的人甚至被同時紮了兩三下。
趙雲部隊的先鋒在投槍之後便停下了,而後,他們突然調轉方向往中間跑,來到散亂的騎兵和戰馬群中。他們隨便跨上一匹無人的戰馬,順手從旁邊的士兵身上拔下一杆短槍,便又與周圍沒有中槍的騎兵廝殺起來。
紀靈這邊,步兵方陣此時已經開始向前推進想去支援騎兵,卻被第二輪箭矢阻止了。趙雲手下的弓手們根本不用瞄準,由於步兵列成了方陣,他們隻須估算大概位置,仰射即可。而且,他們都橫持著長弓,每次搭弓,都是是兩隻箭一同射出。這些弓手仍舊是分成兩排輪流射擊,雖然準度不佳,卻保證了箭矢的密集。
步兵們隻好斜舉著盾牌,互相搭在一起,半蹲著前進。
好在趙雲這邊的弓手沒人箭囊中隻有二十來隻箭,最開始的壓製又消耗了一部分,再加上現在他們兩箭一發,所以這輪箭雨在極短的時間裏就結束了。
可是這已經足夠了,前麵的兩萬騎兵,已經被趙雲的手下滅掉了大半。
陣前衝殺,紀靈的騎兵技術嫻熟,可這種無法動彈的情況下,機動性幾乎為零。趙雲的手下們根本不是騎在馬上和他們對打,而是將戰馬當作踏板,繼續跳躍著刺擊。
那種感覺就仿佛是下身陷在泥潭中,上身被無數隻烏鴉啄食。
等紀靈的步兵趕到時,兩萬騎兵隻剩了五千,而且還都是受了傷的,不過是因為武藝相對高些,才沒有被殺掉。
此時紀靈的步兵陣中,有八千多個士兵緩緩脫去了多餘的盔甲,隻留下一些保護重要部位。他們左手盾右手刀,怒目衝著趙雲手下走來。
勉強活下來的騎兵帶著傷,紛紛策馬撤回步兵後麵,而那脫甲的八千多步兵,漸漸逼了上來。
趙雲的手下都騎在馬上,靜靜地觀察著這些逼近的敵人,漸漸地,他們都從身旁同伴的眼中看到了一絲驚訝——這些是丹陽兵!
丹陽之民因其驍勇而且耐力毅力都遠超一般百姓,而被附近的諸侯大力招攬。袁術當然不會隻讓陶謙自己擁有這麽厲害的士兵,之前借著幾次對陶謙的小打小鬧,便趁機召集了許多丹陽兵。
在紀靈的訓練下,這些士兵已經在原有的尚武、勇猛的基礎之上,又增添了互相的配合、陣法的演變。可以說,這隻部隊在袁術手下所發揮出的威力是陶謙無法企及的。
看著逐漸接近的敵人,趙雲的手下們慢慢將腳移到了馬鐙上,一手握著韁繩,一手持著短槍。之後,他們突然爆發,驅使著戰馬向敵人奔去。
利用無馬輕巧的優勢攻擊被困住的騎兵,再利用戰馬奔跑的機動性攻擊手執大盾的步兵,這計策確實高明。但畢竟剛才的戰鬥中,趙雲的兩萬多人馬也已經消耗了數千,而弓手們都沒了箭,又沒有別的武器,便等於虛設。
紀靈手下那些並非來自丹陽的士兵也大吼一聲,衝了上去,與趙雲的手下打在一處。
……
可是與這激烈的戰鬥截然相反的是,紀靈和趙雲都隻是站在泥水中。
是的,紀靈也下了馬。他通過剛才看趙雲的槍法,確信了一件事:在馬上,自己隻會被他的速度折磨死。
但下了馬後,紀靈卻發現自己陷入了另一種尷尬——趙雲沒有動!
趙雲就這麽靜靜地看著他,他也防範著趙雲隨時可能的襲擊。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趙雲不會動手的,他的目的是拖住自己。雖然數量占優,但畢竟趙雲的手下所用戰法是他的士兵們沒有見過的,這麽下去,即使是丹陽兵也會被消耗掉。
可這時候他已經沒辦法去指揮了,甚至連轉頭都做不到。他很清楚,趙雲一直在等待時機,自己注意力轉移到那邊的一瞬間,趙雲就會對自己發起攻擊。
很無奈的選擇,雖然不甘,但為了保全更多的兵力,紀靈瞪著趙雲,用力喊道:“全軍聽令,撤退!”
他手下的士兵愣了一下,便明白了他們主將所處的尷尬境地,沒有任何猶豫,紀靈的部隊迅速擺脫了敵人,集結到他身後。
“趙雲,我記住你了。”紀靈滿眼怒火,咬了咬牙,揮手示意殘餘部隊撤退。
他小心地戒備著趙雲,倒退著走了幾步,脫離了危險的距離,才騎上馬,衝趙雲拱了拱手。
“將軍保重。”趙雲將細槍插在地上,拱手回禮。
在與劉備沒有任何牽扯的前提下,糜竺借由趙雲,解除了影響劉備接領徐州牧的最後障礙。
————————————————
兗州,濮陽近郊,曹軍營地。
經過多天修養,包裹著繃帶的段軒終於能下地了,隻是大夫仍讓他多休息。
聶洪奉曹操命令,寸步不離地看守著他。因為即便是曹操,當得知事情的經過後,也被驚出了冷汗。所以,他下了嚴令,今後無論如何,不允許段軒獨自一人行動,即便是如廁,也得有人陪同!
這當然是玩笑話,但由此可見曹操對這事的重視。
而此刻,段軒正企圖趁著聶洪閉目養神的空檔悄悄溜出去。
“軍師要去何處啊?”聶洪連眼都沒睜,慵懶地說道。
“啊!~~~聶帥你這是要嚇死段某人啊!”段軒嚇得險些把繃帶扯斷,生氣地大吼著。
“鑒於軍師的′穩重′,在下已被明令要好好照顧軍師,又豈敢睡著。”
“唉!算了算了,我不出去便是了。”段軒又從新坐回床上,鼓著腮幫子生悶氣。
聶洪慢慢睜開眼,看了看段軒,不禁噗哧一笑。
“聶帥因何事而笑!”
“哦,在下不過是在想,若是被敵人知道我軍軍師竟這般頑皮,會作何感想。”
“哼!”段軒別過頭去,不再看他。
聶洪又低下頭,如睡著了一般閉目養神。
“一直沒問,你們手下的各位分統在這軍營中可還習慣?”如果一直不說話,段軒會被自己憋死。所以,還是他先開了口。
“倒也還算習慣,不過幾天前,許褚和衛韜帶著十幾人回老家了。”
青州黃巾雖然歸降了曹操,但段軒與曹操有約在先,其內部事務,自行裁處,不歸曹操管。所以即便是有人離開,隻要聶洪知道,就不會受到軍法懲罰。
“哦?這是為何?”段軒有些好奇。畢竟戰時離開行伍,有些不合情理。
“他們的同鄉前些日子來過,說鄉中父老時常受到山賊劫掠。他們得知許褚在這裏,便希望他能回去保護鄉裏。我也是猶豫了幾次,才同意的,畢竟一者無法對尋常百姓明言;二者許褚一直掛念家鄉,正好讓他回去看看。”
“哦,隻少了十幾人,想必主公也不會詳問,倒也無妨。”
聶洪點了點頭,轉移了話題:“你昨日建議主公撤軍,可是本意?”
“此事卻是實情。本來我軍糧食已然捉急,再加之蝗災驟起,顆粒無收,百姓尚且饑餓,又豈能為這已然殘破不堪的濮陽城而再強爭糧食。倒不如先回鄄城,反正若我所料不錯,呂布的糧食也即將耗盡,他也不會繼續困守此地。”段軒摸著下巴,思索著說道。
“不錯,我與奉先都無法繼續支撐了。”曹操忽然從帳外走了進來。
“參見主公。”
“參見主公。”兩人起身行禮。
“私下裏無須如此,坐下說。子墨傷勢如何了?”曹操看著段軒那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肩膀問。
“托主公福,已無大礙。”
“那便好。我來便是想與你們二人商議,我們撤軍,若是不給奉先留些什麽,似乎太不懂得人情了。”
說完,三人對視,心照不宣地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