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爾虞我詐 十一、義聚華陰

字數:533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漢夜長鋒 !
    司州,弘農郡,華陰。
    如今皇帝和百官都放心地在這裏歇息,因為這裏,駐紮著董卓忠心的部下——段煨。
    呂布殺死董卓之時,段煨曾想率軍攻入長安報仇,可是還沒等發兵,李傕便派了信使過來。
    李傕的意思很明確:他已經將害死董卓的王允斬殺,呂布也如喪家犬一樣被趕走了。但為了防止呂布反撲,李傕希望段煨繼續原地駐守。
    於是,直到皇帝一行突然出現在段煨的麵前,他才明白自己一直被李傕愚弄著。
    段煨本想請皇帝進城,卻被侍中種輯和安西將軍楊定阻止了。
    楊定給皇帝的理由是,萬一段煨也如李傕一般是狼子野心,那麽一旦進城,再想出來就難了。種輯和他是好友,自然也支持他的意見。
    其實楊定知道段煨不會對皇帝不利,之所以這麽說他,不過是個借口罷了。真正的原因是,他恨段煨這幾年毫無作為,既沒有除掉呂布為董卓報仇,也沒有攻取長安救出皇帝,甚至都沒有親自到長安去看看真實的情況。
    段煨也知道楊定對自己的態度,其實當他得知真相之後,別任何人都更懊惱。但事已至此,如今他能做的,便隻有保護好皇帝了。於是,他也在城外紮營,與皇帝的大營隔路相望。
    就這樣,護衛皇帝的眾人,在這種尷尬的氣氛中,度過了兩天。
    第三天的夜裏,段煨正在帳中小憩,忽然聽到外麵有大隊人馬的聲音。他趕忙披上衣服走出營帳,卻發現率軍來到自己營前的正是楊定。
    “你這是要與我為敵麽?”段煨麵色冷峻地問楊定。
    “段忠明,你以我楊定是何人。你自己看那邊吧。”說著,楊定用手中長劍指向西邊。
    段煨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不覺大驚失色。
    雖然是夜晚,但也能看見遠處揚起的塵土。
    “那是?”
    “想來,也隻能是他們了。”楊定也眯著眼看著那邊。
    其實所有人都能猜到,隻有李傕,才會有這份執著。
    大地傳來的部隊行進之聲,已經驚動了所有人,大家全都走出自己的營帳,想看個究竟。
    西邊來的敵人,還能是誰,眾人自然也都清楚。
    不知是誰突然喊了聲“李傕來了”,接著,不安的氣氛瞬間擴散,百官都開始慌了。
    “楊將軍、段將軍。”楊奉騎著戰馬來到二人身邊。
    “不想這李傕竟然還有如此實力,看人數少說也有七、八萬人。”楊定麵色凝重地說。
    段煨在華陰的守軍有五萬,加上楊定帶來的一萬人馬,似乎勉強可以一戰。可是幾位將領都明白,數量並不能說明一切,李傕、郭汜手下的兵馬,凶悍程度可遠非自己這六萬人能敵的。
    楊定不禁有些想念中途離開的張濟了。
    離開鄭縣後不久,張濟便因為與楊定發生摩擦而率軍離開了。其實楊定並不知道,那不過是個借口,事實是徐媛不想看到鄒璃再因征伐而受苦,所以央求著賈詡去勸張濟的。
    張濟也清楚,自己畢竟曾是李傕的同黨,百官都不會太信賴他。久而久之,一旦有人從中挑撥,說不定自己真的會深受其害。所以張濟便故意向楊定挑釁,發生爭執,借機轉道前往荊州。
    當然,他的全部兵馬也一個不剩地跟著他離開了。楊奉還因此和楊定吵了一架,畢竟隻剩一萬兵馬,萬一被追擊,便又會落入李傕的手中。
    好在李傕也需要時間準備,他們這才平安地到達了華陰。
    此時麵對李傕的大軍,楊定也有些後悔,自己當時確是太衝動了。
    楊奉當然不知道楊定心中是怎麽想的,他也沒有時間去關心。
    雖然知道有些勉強,但也隻好硬著頭皮上了。
    段煨已經將自己駐紮在城外的四萬兵馬全部集結。楊奉歎了口氣,驅馬來到了段煨的身邊。
    這時,李傕的大軍已經在營外一百步的地方停住了。
    “李傕、郭汜、夕嫣!你等逆賊把本將軍騙得好苦。如今到此,莫非還要再劫持聖駕麽!”段煨怒氣衝衝地說道。
    “段煨,將陛下交還於我,我便饒你不死。”李傕聲音冰冷地說。
    段煨正打算繼續大罵,忽然發現從李傕騎兵的兩側走出許多裝束異常的步兵。段煨確定這些絕不是長安或西涼的兵馬,因為他們……頭上都包裹著黃色的頭巾。
    “亂臣賊子!竟與黃巾逆匪合謀!”段煨憤怒地咆哮著。
    “黃巾?那是過去的稱呼了。現如今,段將軍該稱呼我們作′白波軍′。”三個三十多歲統領模樣的男子走了出來,“白波軍首領李樂、韓暹、胡才,應李傕將軍之請,特來救駕。”
    白波軍,是黃巾軍餘部郭太等人於中平五年(公元一八八年)在西河白波穀重新組織起義而形成的反漢勢力。之前董卓也曾派中郎將牛輔前去鎮壓,但可惜沒有取勝。
    沒想到李傕竟然會與他們聯合,如果再加上白波軍的戰力,那隻怕這次真的要讓李傕得逞了。
    包括楊定和段煨,所有人都在心中暗暗叫苦。
    此時的氣氛異常詭異,本該繼續對話以表明自己才是代表正道的雙方,卻都隻是安靜地對視著。
    忽然,有腳步聲從段煨的兵馬中傳來。士兵們迅速地讓到兩旁,給中間那人讓路。
    雙方的將領都定睛看去,才發現,來者正是大漢的皇帝——劉協。
    “嗬,李愛卿,不想你竟對朕如此忠心。為了能將朕接回去,你甚至不惜與白波軍合作。”劉協十分輕鬆地說道。
    “陛下,段煨、楊定等人居心叵測,臣恐陛下受其害,故而不避忌諱,隻望能接陛下返回西都。”李傕即使說著這麽“感人”的話,也還是冰冷的態度。
    “行了,這些虛假之言就免了吧。朕今日便告訴你,朕不會再受你擺布,你休要再癡心妄想了。當初在長安之時,你是否已然覺得自己的權勢勝過董卓?朕和你說實話吧,和董卓的赤膽忠心比起來,你什麽都不是,朕甚至都沒有將你放在眼裏。”劉協毫不客氣地挑釁著李傕,同時拍了拍楊奉的肩膀,衝他點了點頭。
    身處李傕旁邊的郭汜和夕嫣都能聽到,李傕握著韁繩的手發出咯咯的聲響。當著眾人被這麽奚落,李傕定然是無法忍受的。
    “不識抬舉的東西,眾將聽令,將麵前之敵全部斬殺,一個不留!”李傕終於暴怒了。
    “喝~~~~!”楊奉忽然帶馬來到陣前,一聲大叫。
    李傕、郭汜這邊的騎兵都停住馬詫異地看著楊奉,莫非這人被嚇傻了?
    楊奉完全不理會敵人異樣的目光,他隻是緩緩地將右手置於心口,麵色堅毅地說道:“長劍鋒已損!”
    李傕和郭汜也都是一陣疑惑,他到底要幹什麽。
    可是接下來,李傕身邊的三位白波軍首領竟也同樣將右手置於心口,齊齊地回應道:“猶可誅佞臣!”
    李傕猛地扭頭看向三人。
    李道:“夜鋒漢中總堂,八賢老座下夜帥郭太手下分統李樂、韓暹、胡才,奉陛下之命,討伐逆賊李傕、郭汜、夕嫣。”
    李傕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驚恐,不是因為怕死,他隻是沒有想到,自己竟會被他們騙過。
    可是他沒有時間多想了,郭汜正在一旁大聲呼喊。李傕左右環視,所有的白波軍,都突然對身旁的西涼騎兵發起了進攻。
    有備攻無備,勝負毫無懸念。在段煨、楊定人馬的配合下,白波軍很快便將李傕、郭汜的兵馬擊退了。
    這是漢帝劉協布下的最後一棋,當楊奉投誠之後,他便向劉協表明了身份。他和李樂等人都是夜帥郭太手下的分統,後來郭太在被北方夜鋒討伐時戰死,楊奉便借此假意投降了李傕。
    其實他和李樂等人當初也不同意八賢老的決定,但出於對夜鋒的忠心,他們也隻好跟隨郭太。而郭太之死,使得他們終於擺脫了這條違背心意的道路。
    夜鋒的規定就是,一旦自己所從屬的統領級人物死亡,那下屬便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無論是繼續追隨夜鋒的大義還是離開,都能自己做決定。即便是帶著自己的下屬全部離去,也不會被“夜襲令”追殺。
    所以,四位分統商量之後,決定由楊奉去接觸朝廷,表明白波軍願意投誠的心意,而李樂等三位分統則負責率領這支人馬等候消息。
    可是他們趕上的時機不好,正逢天下大亂,群雄討董。緊接著便是李傕反叛,楊奉一直沒有機會向劉協表明忠心。
    之後李傕等人專權,楊奉不想白波軍淪為他的鷹犬,便一直隱忍。直到劉協決定東歸,楊奉才下決心說出一切。
    世事就是這麽巧合,李傕所請的救兵,偏偏就是白波軍,所以才有了之前那麽一出好戲。
    ……
    李傕等人帶著殘兵已經逃得看不到蹤影了,戰場上也再沒有活著的敵人。
    楊奉等四位分統全都單膝跪地等候著。
    劉協緩緩走上前,將他們一一扶起,笑著說道:“看來,祖宗還不想見這大漢江山喪於朕手中。”
    楊奉等人抬起頭,目光堅毅地看著劉協。
    輾轉數載,他們終於能按著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