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處不相逢
字數:4197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穿到遠古去養豬 !
下午五點四十,終點站焦洲火車站到了。
焦洲還真是熱鬧啊,一如當年……
火車站外,熱情的大媽跑過來拉著蘇楠的行李箱一個勁兒的問:
“姑娘住宿嗎?這天兒馬上就黑了,我們旅館幹淨衛生,離得又近,關鍵還便宜啊,走走走阿姨帶你去……”
“阿姨,我是回家,離家近”
“切,那你不早說!耽誤我這麽長功夫”阿姨憤憤然,行李箱一放轉身就走嘴裏還嘟囔著什麽……
蘇楠笑了,我不這麽說你能走嘛~然後拿起手機查找路線~
“叮~176到站了,上車的乘客往裏走……”
人真多,蘇楠趕緊拉好行李箱往前走,然後順利的被後麵的人擠進去,哈哈,居然有座!毫不猶豫坐上去!嗯,這是蘇楠坐車的小妙招,隻要站的靠前,自然會有人把她“送”上車,幸運了還有座呦~
“你好,這有人嗎?”一個男聲響起
“啊沒有”蘇楠忙回,然後抬頭看了那男生一眼
哎呦我去!什麽情況!
男生看蘇楠抬頭也愣了一下。
“哎你這坐嘛?”有新上來的問。
“坐”男生立刻坐到座位上。
今天也沒踩狗那啥啊,蘇楠無語了,坐個車還能碰到初戀,唉,倒黴催的吧……自抱自泣嚶嚶嚶……
“那啥,你還好吧”張梁開口
“啊,挺好,”
長久的沉默……
“爺爺,你有零錢嗎?我坐車忘記帶零錢了,可以幫我換一下嗎?”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站在公交車前門問旁邊的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
大叔木著臉“沒有”
“阿姨你有零錢嗎?我坐車……”小姑娘站在一位抱著小寶寶的寶媽麵前重複前麵的話。
小寶寶在媽媽懷裏咿呀咿呀,說著別人不懂的寶寶語。
“沒有”寶媽回道,然後低頭陪小寶寶玩耍。
“叔叔……”小姑娘剛站到一個小青年麵前小青年趕緊閃身躲遠。
空氣中彌漫著一絲尷尬的氣息……
然而蘇楠覺得自己憋笑都憋的肚子疼了,這小姑娘故意的吧!太搞笑了
這一走神小姑娘就走到蘇楠麵前來了。
“阿姨……”
報應啊!讓你偷笑!現在輪到你被“阿姨”了吧。
蘇楠趕緊搶話“小姑娘看你麵相我都想喊你姐姐了,但是哈,不好意思哈阿姨,我也沒零錢”
然後一本正經的看著小姑娘,臉上還裝的一臉歉意。
小姑娘神色一頓,正好下一站到了,就匆匆下車了。
車上爆發一陣歡樂的笑聲~
張梁轉頭看她
“沒想到你現在這麽…………嗯……嘴巴這麽厲害”
“哈哈哪裏哪裏,我可是個實誠的好孩子”蘇楠謙虛道。
“我聽說,我現在有了新的外號哈~”張梁一臉無奈的看著蘇楠。
蘇楠瞬間小臉通紅。
外號?以前上學的時候同學們都喊梁哥,倆人在一起後蘇楠又給取了“掌櫃”“大娘子”等外號。
前兩天老同學知道蘇楠要來焦洲玩就順帶提了一下張梁也在,要不要見見。蘇楠想也不想就回了句“誰要見那隻大蟑螂!”
所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啊……竟然這麽快就被他知道了!
你就是蟑螂!大蟑螂!被拖鞋打的大蟑螂!蘇楠憤憤的想。
一時無語
“你們要坐到底站嗎?這邊有點偏僻了哦~”
司機好意提醒道。
蘇楠回神,一看車外,黑蒙蒙不曉得在哪了。
一看時間,都七點了,定好的旅館離火車站也就七八站的距離吧,自己妥妥的坐過站了。
“我過站了,你呢?”蘇楠問
“額……我也坐迷了,過了”張梁也是無奈道。
“我下一站下,再坐回去”
“好,一起”張梁很幹脆的回答。
下了車,除了站牌是亮的,四周模糊不清,沒有了城市的車水馬龍高樓大廈,今晚月亮星星也調休了,看來下車不是明智的選擇,蘇楠有點後悔了。
“給你”張梁脫下自己的外套遞給蘇楠,雖說初春已然回暖,但夜裏還是美麗凍人的。
蘇楠猶豫了,畢竟是前男友了~
“穿上吧,我穿的還有毛衣,加絨的。
”
“謝謝。”蘇楠也不再客氣,畢竟她隻穿了長袖,倒是也有厚衣服,都在行李箱裏,不想當著他麵打開行李箱,別問為什麽,就是別扭。
外套有點長,有點大,蘇楠就像是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朋友。還有點厚,披在身上暖暖的。蘇楠想起她倆第一次去網吧通宵,她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他也是脫了外套給她披上,她迷迷糊糊醒了,抬起頭一臉茫然的看著他,他看著剛睡醒的她,說她很可愛~
搖搖頭,蘇楠不想回想起和他在一起的任何事。
“車不知道什麽時候來,先坐這歇一會吧,”張梁把身後的長椅擦了擦,對蘇楠說。
也是。於是蘇楠就沒拒絕。
張梁也坐在了長椅的另一頭,往後一靠,然後
哎呦我去!蘇楠隻覺得身體不穩馬上要倒,慌亂中亂抓一氣隻抓住了自己的行李箱。另一手趕緊抓長椅,希望椅子不要倒得太徹底,蘇楠也是要麵子的好伐~更何況丟人也不能在前男友麵前丟啊~
“咚、咚”兩聲頭撞廣告牌的聲音,蘇楠眼前一黑……
為什麽兩聲?倆腦袋瓜唄。
第二天,某個在站台等車的小夥子看著熟悉的站台,一夜之間卻沒了熟悉的椅子,不由得怒從心起。
什麽情況!我大好焦洲,市民文明,政府給力,竟然有人偷公交站台的長椅!我可愛的椅子,累的時候可以坐,閑的時候可以坐,無聊發呆的時候可以坐,今天居然不見了!失去了才知道它有多重要,不見了才曉得它有多可愛!
於是,悲悲傷傷的小夥子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了一篇文章《你偷走了椅子,我失去了幸福》發在了某頭條上,也引發了一些群眾對於道德的討論和珍惜身邊小事小物的反思,可謂反響甚好~
而引發了這一切的兩位始作俑者,哦不,一位始作俑者,一位受害者,對此事卻毫不知情。
就算知情,又能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