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石鍾東坡魚

字數:3670   加入書籤

A+A-


    孟知縣的縣衙庖廚每日做的菜是豆芽拌豆腐,少鹽又寡淡,但虞知縣的縣衙卻大大不同,一桌美食,據說是當地特色,有幾道還是讓縣衙的庖廚剛加的,說是為孟夫人接風洗塵。 蘇清沅感慨了,同樣都是七縣令,拿著一樣的銀兩,孟知縣窮到摳門,虞知縣卻花錢如流水……</p>

    孟夫人,孟公子,幾道家常小菜,請用。”</p>

    虞知縣招呼蘇清沅、孟沔坐下,又想讓半雪也一起入座,半雪死活不肯,他道,“小半雪,你別跟虞哥哥客氣,你看孟夫人說同意了,你還站著幹什麽。若是讓半霜姑娘知道,還以為虞哥哥刻薄你呢。”</p>

    多謝虞大人。”半雪沒辦法,挨著孟六公子坐下了。</p>

    本縣別的不多,這魚要吃多少有多少。這道‘石鍾東坡魚’,便是當年蘇大學士送長子赴任,途經本縣,看到這裏的百姓用稻草包裹魚煮熟來吃,覺得新,要來嚐了一嚐。於是啊,有了這道遠近聞名的‘石鍾東坡魚’。據老主簿說,在當晚,蘇大學士還寫下了那篇足以流芳百世的《石鍾山記》,為本縣添色不少。”</p>

    虞知縣指著這道菜介紹著,孟沔接話道,“貴縣的老主簿懂的真多。”</p>

    說到老主簿,虞知縣自豪了,“在本縣,沒有老主簿不知道的事!來,孟夫人,孟公子,你們二位快吃啊,本縣跟孟大人的交情,那可非同一般,日後孟大人飛黃騰達,本縣還得靠他提攜一二呢。”</p>

    蘇清沅淡淡道,“虞大人說得這篇《石鍾山記》,本夫人也讀過,確實是堪稱遊記的篇。此瀟灑自如,亦如蘇大學士。有一句,本夫人記的尤為深刻,‘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知虞大人,做何感想?”</p>

    孟夫人好學問,與孟大人真是天定良緣,嗬嗬。”虞知縣能考,自然不是一個不學無術之人,他怎麽會不知道蘇清沅所問的言下之意,不是在諷刺他這縣官當的足不出戶,又胡亂判案,是個昏官嗎。虞知縣也不生氣,舉杯敬向蘇清沅和孟沔,“孟夫人,孟公子,請。”</p>

    蘇清沅喝了一杯。</p>

    孟沔貪杯,與虞知縣連喝了幾杯,幾杯喝下來,二人竟然喝了隱。</p>

    虞大人,怎麽不見尊夫人啊?”</p>

    老弟,你是不知道,我啊,孤家寡人一個。這女人啊,若是沒有瞧眼,娶再多也是麻煩。”虞知縣的酒量並不大,幾杯下來開始說胡話,“原先家裏頭是給我定了一個,結果人還未沒過門死了,後來我一打聽,你知道為什麽啊,是我那個該死的繼母,她怕我娶了妻生了兒子,和她小兒子搶家產,給我定了一個快死的女子為妻。這件事後,老爺子覺得我命硬,也不待見我了……”</p>

    你沒去暴打那壞女人一頓啊。”孟沔氣憤道,“這要擱本公子,一定要和老爺子說清楚。”</p>

    老弟,這世並不是什麽事,該怎樣怎樣,錯了對了哪能說得清……”虞知縣又灌了自己一大杯。</p>

    ……</p>

    夫人,您看……”半雪看到孟六公子和虞知縣喝的盡興,但也喝多了,“奴婢從未見六公子喝這麽多酒?怎麽和虞大人喝起來了?”</p>

    隻怕連孟小六都不知道他為何會和一個昏官虞知縣喝這麽多酒,蘇清沅道,“隨他們吧。有伍喜在,他會送元直回去的。半雪,我們走。”</p>

    蘇清沅和半雪離了席。</p>

    夜色昏暗,後衙清靜。</p>

    偶有幾個丫鬟提著燈籠走過,知道是虞知縣的貴客,都對蘇清沅恭恭敬敬的。</p>

    夫人,大人一人在縣衙,不知道怎麽樣?”</p>

    才離開潯陽縣不久,半雪想念孟知縣了,蘇清沅玩笑道,“如果你想回去,明日我派人送你回潯陽縣。”</p>

    不要啊夫人。”半雪扯住蘇清沅袖子,“自從大人救了奴婢和半霜,奴婢一直跟著大人,還未離開過大人,但您是夫人啊,為了大人,奴婢也得照顧和保護夫人啊。雖然大人每日一臉嚴肅的樣子很可怕,但大人是個好人。夫人,難道你一點都不想大人?”</p>

    想他做什麽,想他每日來教訓本夫人,念叨本夫人。”蘇清沅想起小縣令,也想起了小縣令對她的摳門,還有每日三句不離的‘夫人,請自重。’,‘夫人,不可如此。’,她到底是哪裏不自重了,還是哪裏做錯了。一個小小縣衙,她和小縣令兩個主子,他還對她講這麽多禮法,有毛病。</p>

    這會兒沒有小縣令的三令五申,自由是自由了,卻也有些不習慣。</p>

    不遠處,蘇清沅忽然看到一個老者步履蹣跚地走著,便出聲喊住了他,“老主簿,請留步。”</p>

    是孟夫人啊。”老主簿轉身,見蘇清沅走近,忙行禮,“湖口縣一到了晚,容易起風,夫人穿得單薄,還是早些回去休息吧。老朽年事已高,不送夫人您回去了,老朽告退。”</p>

    老主簿緩慢地轉身,然後緩慢地一步步朝前走。</p>

    適才虞大人說在湖口縣沒有老主簿不知道的事,老主簿伺候過幾任知縣,那幾任知縣想來也有其一任知縣讓老主簿去查過縣誌,以老主簿的見識,本夫人認為,即便說老主簿是湖口縣一本活著的縣誌也不為過。”</p>

    蘇清沅剛一說完,那老主簿停下來腳步。</p>

    孟夫人您謬讚了,老朽年紀大了,很多事都記不清了。”老主簿和藹地笑著。</p>

    那本夫人幫老主簿回憶回憶。本朝江州的狀元也一個湖口馬適,即便湖口縣的縣誌燒毀了,想必江州府那裏也定有記載。然,記載的多半是‘湖口馬適聞聽親娘死訊,因悲痛過度而死。’寥寥幾筆,這和朝廷的史官保持一致了。本夫人有個大膽的猜測,湖口縣的縣誌可能因為與朝廷的記載不一致,所以……”</p>

    在蘇清沅說出‘湖口馬適聞聽親娘死訊,因悲痛過度而死。’這句時,老主簿的臉色不對了。</p>

    孟夫人,您在說什麽,老朽聽不懂。”</p>

    本來自  /htl/book/34/34328/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