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治貪官在根源

字數:4451   加入書籤

A+A-


    馬車趕到下一個驛站之時,已經日三竿了。</p>

    蘇清沅等人一到,自報家門,驛站的小吏見是潯陽縣知縣夫人,又得了賞錢,分外關照,“孟夫人,房間已經給您打掃過了,有什麽需要,您盡管吩咐。”</p>

    有錢,是好使。</p>

    蘇清沅掂著手的銀子,雖然這銀子吧,是不義之財。</p>

    退下吧。”蘇清沅頷首。</p>

    小吏掩了門,走了。</p>

    半雪仍一臉緊張,她何時見過這麽多銀子,而這銀子還是別人的。所謂做賊心虛,大概是這樣的吧。</p>

    杜山那個摳門的,明明從朱知縣那裏搬了好幾箱銀子出來,給本公子這麽一點,還說夠本公子路用了。”孟沔鬱悶道。</p>

    這你可別怪杜山,是我讓他把那些銀子拿出去分了,日後若沒了,派人再去朱縣令那裏搬好了。”朱縣令既然這麽有錢,從他家拿點也不算什麽。</p>

    孟沔大笑,“六叔母,再這麽搬下去,那個朱縣令肯定會被嚇死的。”</p>

    嚇死了才好,那個狗官,不為百姓辦事,知道敲詐百姓錢財。”半雪憤憤道。</p>

    真想一刀殺了那狗官。”孟沔想到被欺壓的百姓,不解氣道。</p>

    殺了豬縣令,日後還有雞縣令,到時全縣豬肉是能吃了,雞肉不讓吃了怎麽辦。這都治標不治本。朝廷委派地方官員是大事,責在吏部考核,在科考取士,在皇,若是麵都睜隻眼閉隻眼,你難道來一個貪官殺一個。”</p>

    蘇清沅的話,讓孟沔心頭一震,是啊,根源不治,貪官抓不完,也殺不盡。</p>

    這些都是朝廷大事,她一個女子卻看得這麽明白,孟沔不禁對蘇清沅肅然起敬,心道下回見了六叔,他得把這番話說給六叔聽聽,其實與大嫂柳妤相,蘇清沅這女人的氣度大了去。</p>

    趕了一夜的路,困死本公子了,不說了,本公子要回去躺一覺。”孟沔打著哈欠,去找他的床榻了。</p>

    蘇清沅叮囑道,“一個時辰後,我們繼續趕路。小六子,別睡過了頭。”</p>

    啊,又要趕路啊,孟沔苦了臉。</p>

    不然錯過你祖母的大壽,我沒法跟你六叔交代。”蘇清沅哄道,“乖,快去睡吧。”</p>

    孟沔耷拉著頭,哈欠連天,不情不願地離開了。</p>

    在驛站休憩片刻,蘇清沅便醒了,她走出房間,看到幾個小吏圍著桌子在閑聊。</p>

    聽說了麽,昨晚彭澤縣的朱大人家糟了賊,所有的銀子都被偷走了,說是一群水匪所為,這朱大人已經貼了滿城的告示,要剿匪!”</p>

    我也聽說了,這朱知縣還說要向秦知州告狀,說那德安縣郝縣令勾結水匪!”</p>

    可我聽說,偷走銀子的,是一群邪教的人。”</p>

    ……</p>

    小吏隨意閑談著,蘇清沅故意驚訝問道,“怎麽你們口的朱知縣,與本夫人日前看到的不一樣啊,在彭澤縣,那朱知縣還不許百姓吃豬肉。”</p>

    孟夫人,您有所不知,那是以前,從今日個起,彭澤縣又可以吃豬肉了,縣衙的告示都已經貼出來了,麵還有縣衙大印蓋著,錯不了。”</p>

    聽到小吏的回答,蘇清沅會心一笑,不管這朱知縣願不願意承認,也不管這字是不是出自縣衙主簿的手,這麵的縣令官印卻是貨真價實的。這個啞巴虧,朱知縣不認也得認。</p>

    孟夫人,您這趟遠門是要去哪裏?”小吏覺得這潯陽縣知縣夫人和藹,便隨口問道。</p>

    蘇清沅道,“去臨安。”</p>

    哎呀,近日是怎麽了,前日個我們這裏也接待了一位貴客,聽貴客隨從的口音,好像也是從臨安那裏來的。如今,孟夫人您要去臨安,臨安現在可是好地方啊,天子腳下,孟夫人您去了,沾一沾天子貴氣,您回來會不一樣了。”小吏羨慕道。</p>

    從臨安方向來的貴客,蘇清沅腦一閃,“那貴客,可是一名老者,身穿鬥袚。”</p>

    是的,夫人您遇見過了啊。”小吏詫異道。</p>

    在前一個驛站投宿的時候,恰好看到。”蘇清沅敷衍道,臉並未有任何波瀾,“隻是覺得他們行色匆匆,好地看了他們兩眼。”</p>

    不僅夫人您好,我們也好啊,那貴客和隨從都用鬥袚將自己裹得緊緊的,生怕別人認出來,而且,那些隨從還凶神惡煞的,手裏拿著劍,我們也不敢多看,怕惹麻煩。”小吏據實道。</p>

    蘇清沅便道,“看來那貴客不好惹,本夫人以後也不提這事了,免得自招禍端。”</p>

    孟夫人您說的是。”幾個小吏也不笨,當即也道,“這事也跟孟夫人您說說,以後我們也不說這是非了,多謝孟夫人您提醒。”</p>

    六叔母,我們走吧。”蘇清沅睡得少,但孟六公子是足足睡夠了一個時辰才出來,出來時,依然睡眼惺忪。</p>

    伍喜打了冷水,給孟沔擦臉。</p>

    孟夫人,再往前走,出了我們江州了。最近的較大點的縣,是堯城。小的們祝您一路順風。”小吏們接待過不少地方官府女眷,唯隻有這潯陽縣知縣夫人對他們沒有頤指氣使,也沒有看不起他們,因此,對於蘇清沅,他們也發自內心的恭敬。</p>

    原來快出江州了,蘇清沅歎道。</p>

    在馬車,孟沔徐徐道,“堯城,是東流縣的別稱。他們這裏的人都喜歡稱東流縣為堯城,說這裏是堯舜之鄉。本公子回經過堯城到江州,還聽了他們那裏的儺戲,也去看了他們那裏的竹畫,確實別有特色。”</p>

    可惜我們要趕路,否則我和半雪也去聽聽那儺戲是怎麽樣的。”蘇清沅聽孟沔描述,覺得這東流縣的儺戲與她當年在宮苑看到的別的戲曲不一樣,不免驚。</p>

    蘇清沅一行人到東流縣的至德鎮時,鎮的客棧都住滿了人,也算運氣不好,隻有這一家客棧,本來蘇清沅也不挑剔,偏偏對門大晚的熱鬧非常,站在門口的老鴇笑得像一枝花,在招攬客人。</p>

    公子爺,來啊。”看到孟六公子,老鴇也沒放過。</p>

    蘇清沅取笑道,“小六,這裏的煙花女子,之你的紅兒、青兒,如何啊?”</p>

    孟六公子臉一陣紅一陣白,他差不多把這件丟臉的事給忘了,這女人又提起來。</p>

    孟六公子低著頭,差找個地縫鑽了。</p>

    不是煙花之地嗎,以前見公子常去,也沒怎麽樣啊,伍喜嘀咕道。</p>

    謝公子,今日個,您還是在找芊兒是嗎,請,快裏麵請。”</p>

    那老鴇仿佛看到了熟人,扔下孟沔,不纏著他了,孟六公子終於鬆了口氣。</p>

    本來自  /htl/book/34/34328/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