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問答
字數:415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求知者的詛咒 !
盧坤俯身清理散亂書卷到一旁,兩手扶桌案挪回原處。
中途林鴻想幫忙,但不等他出聲,看似瘦弱的老人就輕而易舉抬起了矮腳長桌。
老人邊整理邊詢問。
“孩子,你叫什麽名字。”
“林鴻。”
他動作不停,走到占半麵牆壁的書架靠牆一側,兩手扣住,竟把巨幅書架推拉到牆壁另半邊,書架刮蹭地麵傳出的嘈嘈聲透出它的重量。
老人拉書架輕鬆地讓林鴻莫名想到拉平移窗。
書架後是半牆壁暗道口。
暗道往斜下方延伸看不見盡頭。
“你幾乎沒有選擇,隻能進來。”
盧坤對林鴻正色道,接著看向張斌。
“你還有餘地,孩子,你可以選回到原來的生活,我會盡力保證你和你爺爺的安全,不過......”
盧坤頓了頓,內心有些許掙紮。
“不過,如果你選擇往前,你會了解到前所未有的世界,那是真正的知識,真正有大用處。”
林鴻手指不自覺抵了抵眉心。
張斌想抓緊他的木杖,但雙手一擰空,這才發現不知何時木杖已經掉了。他眨眨眼睛,說到:“先生是希望我跟上的吧,我相信先生的。”
盧坤笑了笑,從側架上取來個火折子,點亮火燭入燈籠,提起來,照亮整個通道。
林鴻和張斌對望一眼,走進地道,盧坤反身單手把書架拉回封上牆壁。
階梯略陡,暗道埋入地底,隨後平整下來,磚石壁板,盧坤在前帶路,燈籠還算明亮,直直照亮數十步外一扇對臂長大門,還未臨近就能聽見門內側嘈雜。
開門,裏麵竟是大廳模樣,木製地板,多處書架,在各個角落將大廳分割,火燭將廳內照的通亮,裏麵不乏人物,大都在各自書架角落裏伏案,或奮筆疾書或三兩紮堆大聲討論,還有抱持文書飛奔入其它通道。
除三人進來的那一側,大廳各方位及角落有相同的大門,似乎四通八達的地道在這個大廳匯聚。這裏的人有青年有老人,大都著製式衣服,和盧坤相近。
三人進入並沒有引起太大注意,所有人兀自忙碌辦公。
盧坤帶他們到大廳一角,那一處書架割出一塊空間,內側書案整齊,盧坤指示下對案而坐,張斌正坐於右,林鴻學著樣子坐下,略靠後。
老夫子前,兩人都有些緊張。
“我先問,然後你們問。”
盧坤見兩人拘謹,縷須和善笑笑。
“你們怎麽遇見導師的?”
“我在城西遭遇暗殺,張斌為救我時呼救,隨後遇見了導師。”
林鴻大致提煉一下經曆。
“偶遇啊。。。。。。在哪裏?”
林鴻看向張斌。
“城西曙前街側巷弄的第一個大宅。”
張斌手指微微比劃出一個方向,接著補充到。
“我們在逃離那裏的時候,導師放火把那裏燒掉了。”
林鴻有些詫異於張斌的方向感,七拐八拐後他早已經忘記了方位。
盧坤點點頭,在聽到暗殺時就已經大致有了猜測。
他接著看向林鴻。
“你的能力是什麽?”
“不知道。”
看著盧坤嚴肅神色,林鴻捏了一把汗。
“你是怎麽得到石頭的?”
“那塊小石頭?那到底是什麽?我偶然看見,然後。。。。。。我不記得了。”
回想起導師在來路上時的告誡,林鴻決定還是不透露來曆。
盧坤接下來幾句詢問林鴻身世和與張斌相遇過程,林鴻在關鍵處都用失憶為借口隱瞞。
抱持對導師的信任,盧坤雖然看出林鴻有意掩飾也未深究。
接著向兩人仔細複刻暗殺過程,聽過描述後,盧坤有些感慨。
“幸好,來的是新上任的那個衛官。”
不等兩人詢問,盧坤接著問到。
“來的時候,導師讓你們憋過氣?為什麽?”
“不知道,他沒說。”
“......”
盧坤稍陷沉思,導師不做無意義的事,是為了擺脫跟蹤?礫衛在長風城這裏的首席有這方麵的能力?和他鬥了這麽多年了,雙方都對對方的樣貌和能力一無所知,隻從對方那裏感到可怕和憤恨。導師為什麽不直接告訴他對方的能力?還是導師也不知道?
“你們發問。”
盧坤並沒有讓兩人等太長時間。
“石頭到底是什麽?”
林鴻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不知道,沒人知道。”盧坤搖搖頭。“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恐怕隻有大帝,而他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遇刺身亡了。”
“石頭最開始是大帝建國後出現的,大帝用石頭裏蘊藏的智慧建立了國士院,也就是我們求知者的前身。這段曆史暫且不談,我必須先跟你們說明石頭的基本特性。”
林鴻不記得曆史記載裏有提到過所謂國士院,但他還是專心聽下去。
“石頭會在人看到祂的第一眼,附身對方,雖然沒法看清軌跡,依據傷口看石頭是飛進胸膛嵌入心髒位置的。附身後會改造對方身體,總體來說帶來益處。”
“總體來說?”
“關於石頭我之後會詳細告訴你,求知者是可以知道石頭存在的,但是為了安全,石頭的具體情況隻能是具有石頭的師匠才能知道。”
師匠......之前聽導師也提起過,一起還提到礫衛和衛官。
張斌見林鴻陷入沉默,他略微躊躇,接著問到。
“先生,求知者是?”
“你還記得國士院嗎?”
盧坤反問。
“嗯,公曆十年,大帝設國士院,然後的事書上沒有說,先生,我記得當時問過,您說進學院再告訴我。”
“不錯,近史記公曆十年,大帝設國士院,然後,沒有然後,史書再未提國士院有何成就,院長為誰,何時改建,何時閉院,隻留了一句設立國士院,任人遐想。”
“這句話是一個門坎,在史書的繁雜記載中留意到這句不全的描述,並願意去求知和探索真相的人,這樣的人才有資格成為求知者的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