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薑伯約避禍遝中

字數:5975   加入書籤

A+A-


    在下北地王劉諶!
    此時,駐在遝中的薑維也收到了關於朝堂的議論。
    “哎,諸葛思遠這是要殺我啊!”
    本來,近幾年薑維和朝堂各方的關係就不好,現在如果被調為益州刺史,那麽他將沒有翻身之日!
    思來想去,這個朝堂願意為自己說話的也就劉禪和元從派幾人。
    而他向來厭惡的黃皓居然沒有壓他一腳。
    此刻的薑維居然對黃皓和劉禪產生了一絲羞愧感。
    他之前還以為是劉禪要換了他!
    這時,薑維身邊的長子薑安趁機進言
    “父親,不若向陛下認錯!”
    “吾也知,吾正意欲屯田遝中,可陛下能否同意還兩說呢!”
    而薑平的邊上的薑定直言道
    “那不如請中常侍為父親說辭!”薑定是薑維的次子,向來靈活機變
    薑維本欲嗬斥,可薑定的下一句話讓薑維停了下來。
    “陛下看到父親和中常侍和睦相處,定會高興!”
    “而且陛下本不欲重罰父親,如此定然會同意父親的請求!”
    薑維思考片刻,然後欣慰的拍了拍薑定的肩膀說道
    “想不到吾兒竟也能看清朝局,吾慰矣!”
    接著便安排文書寫信,然後附上財貨寶物,送給黃皓!
    遠在成都的劉禪看到了薑維的信件後,果然非常高興,便允了他在遝中種麥的請求。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與目前的劉諶還關係不大,此刻他正在拜訪自己的姐夫諸葛瞻!
    劉諶的生母是張皇後,而諸葛瞻的夫人是劉禪與敬哀皇後之女,因為敬哀皇後和張皇後是姐妹,所以劉諶和姐姐的關係也很好,連帶著和諸葛瞻的關係也不差。
    諸葛瞻在家沒有著便衣,反倒是朝服不離身,似乎是為了有事情可以立刻反應。
    “子誠,陛下對你很看重呢!或許近日,會有任命呢!”
    子誠是劉諶的字,兩人按輩分不太好算,因此以字稱呼。
    任命?是王府屬官嗎?
    劉諶也知道劉禪同意了李密的請求,重新招攬王府屬官,可是
    “思遠,王傅雖然為我征辟賢人,可諸人皆是一時之俊,不應征辟也有可能!”
    “若是如此,還需我親自去請才顯誠意呢!”
    諸葛瞻手抓胡須點頭同意
    “不錯,子誠確實長進了!”
    接著諸葛瞻便談論起了劉諶的大作,劉諶肚子裏哪有什麽墨水,隻能借口說抄襲一位老師的大作。
    “不必自謙,子誠的《聞雞起舞》出世短短幾日,現在已風靡整個大漢!”
    《聞雞起舞》?居然給取了這個名字!
    “不過子誠就是太自謙了,什麽‘一府不治,何以治天下府’?子誠就應該學習陳藩陳太傅!”
    諸葛瞻雖然是批判,但是心情倒是不差,見此,劉諶便鬥膽聊起了朝局的事情。
    “思遠,大將軍的戰報我也看了!”
    “哦?”諸葛瞻不動聲色
    “我看大將軍由臨洮向狄道,本勢如破竹!”
    “可鄧艾卻不為所動,直擊侯和,截大將軍糧道,大將軍無法,隻得回擊,於侯和敗於鄧艾!”
    諸葛瞻讚同的說道
    “沒錯,看到關鍵問題了!”
    然後便詳細的解釋了起來
    “隴右已被鄧艾經營的猶如鐵桶,洮水以西的百姓均被遷走,大將軍無法就食於敵,而戰線既長,卻又無法速敗鄧艾,如何能勝?”
    劉諶趁機問起了諸葛瞻的想法
    “如此,則北伐何以為繼?”
    見劉諶有意請教,諸葛瞻也就順勢說出了他的看法
    “宜兩軍齊出,一支由下辯出武都,直插天水,以攻占要地為主,吸引曹魏兵力!”
    “一支則由遝中出臨洮,尋找鄧艾,以消滅隴西郡內大軍為主!”
    “另外漢中以大將鎮守,如此天水之軍拖住敵人,隴西速戰攻殺鄧艾,則可全據隴西!”
    諸葛瞻想的很好,兩軍齊出,可曹魏在天水、隴西都有三萬多兵力,合計七萬眾,那沒有個八萬、十萬怎麽能有效果!
    而出天水的大軍要牽製敵人兵力,出隴西的大軍還要速戰,季漢能做到這種戰略目的的隻有薑維一個!
    “思遠,恕我直言,若要達成此目的,則統帥非大將軍莫屬!”
    聽到劉諶這話,諸葛瞻當時臉色就不對了,可劉諶沒注意,繼續說道
    “且還需發成都之兵以應大將軍,更需持重之將守漢中!”
    “因此必須內、外通力合作,正該聯合大將軍一起啊!”
    等劉諶說完,諸葛瞻便歎息了起來
    “子誠還是太年輕了,大將軍已經無法再建功了!”
    “魏國對大將軍已經非常熟悉了,大將軍出擊,魏國根本不與之接鋒,隻一個辦法,截其糧道!”
    “如此,隻要魏國將領還在,大將軍就無法建功!”
    “還不如以新人替之,彼時我知敵將,敵將不知我!”
    劉諶懵了,諸葛瞻說的還有點道理啊,薑維為什麽打到後麵沒效果?
    因為魏國非常熟悉薑維的實力了,士氣、糧草、裝備差不多的時候,正麵幹不過,那就不和他打了啊!
    我堅壁清野,我截你糧道,等你士氣下來了,糧草不足了,我在幹你!
    可是敵將的情況我方也熟悉了,如果我方換一個敵人不熟悉的將領,套路打法都不一樣,搞不好還能讓他們露出一個破綻!
    可是諸葛瞻怎麽保證閻宇可以?
    劉諶還想再說,諸葛瞻就直接揮手打斷
    “子誠,薑伯約之事休要再言!”
    劉諶還待再遊說,諸葛瞻卻直接送客
    “吾有些乏了,阿姐也久未見汝了,去看看阿姐吧!”
    “”
    看的出來,諸葛瞻有傲氣,也還不成熟。
    薑維在他主持的北伐中大敗,就鐵了心要換人,和現代某些沒經曆過底層工作的領導一樣。
    對別人要求高,什麽都要會,做不到就換人。
    這樣子的人順風能做的很好,逆風就容易搞極端了。
    諸葛瞻這條路看來不太好走啊,董厥和樊建以諸葛瞻為主,也不用考慮了,或許可以和那些老臣聊一聊。
    不過今天就算了,崔幼君帶著兩歲的兒子劉蒼去拜訪她的母親去了。
    崔幼君的母親在崔父死後就不住在府裏了,而是在成都西南的朝真觀出家為道了,而她的名諱就是諸葛果!
    劉諶此時出發,到了下午才到朝真觀。
    劉蒼兩歲小兒,白日玩鬧,現在已經躺在侍女懷中睡去了,而崔幼君正在和其母諸葛果閑聊,看到劉諶到來,兩人紛紛側目。
    “大王!”
    “子誠來了啊!”
    諸葛果身著朱衣、素帶、朱幘,頭戴進賢冠,不施粉黛,體態如仙鶴,肌膚若冰清,眼含流波,款款如水。
    竟然有些許異域美人之風,關鍵是其樣貌仿若十幾歲的少女!或許諸葛瞻的母親—黃月英真的是混血兒!
    眼看劉諶一動不動的盯著諸葛果,崔氏有些看不下去了
    “大王?”
    “嗯?哦,小婿拜見嶽”
    額,糟了,漢代稱呼嶽母為什麽?
    關鍵時刻知識儲備不夠了,不過漢代叫長輩‘大人’也行。
    “小婿拜見大人!”
    誰知聽到劉諶這麽稱呼,諸葛果卻嗔怪了起來
    “子誠為何如此疏遠,我不是說過了嗎?喚我道號‘乘煙’即可!”
    劉諶從善如流
    “拜見乘煙仙師!”
    這下諸葛果又不開心了
    “子誠存心調戲於我!”
    “小婿豈敢啊!”劉諶哪裏敢調戲嶽母啊!
    還是崔氏給劉諶解了圍
    “阿母,大王就是這樣,不拘小節,說起話來和市井遊俠兒一般,沒個分寸!”
    看女兒替劉諶開脫,諸葛果也不再糾結
    “好了,我也知曉,子誠老是記不住,喚我‘乘煙天師’!”
    “天師?天師道?”
    “是啊,大王,現在成都天師道眾甚多,大王怎麽連這個都不記得了?”
    天師道好像是張魯傳下來的啊,怎麽在成都也流行起來了?
    “乘煙天師,小婿有一問,不知天師可否為我解惑?”
    諸葛果倒是像模像樣的學著那些高人的姿勢,端坐於蒲團之上,美態盡顯
    “哦?子誠有何疑問,請說!”
    注諸葛果引用魏了翁的《朝真觀記》出(成都)少城西北,為朝真觀,觀中左列有聖母先師乘煙葛女之祠。故老相傳,武侯有女,於宅中乘雲輕舉。唐天寶元年,章公始更祠為觀,奏名乘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