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王運言平賊之事,鍾會選精銳三校!

字數:6456   加入書籤

A+A-


    在下北地王劉諶!
    王運見到了劉諶的士兵後,連連稱讚
    “大王對麾下士卒教導有方!”
    “丞相曾言‘上為下教也’!”
    “大王如今所言所行,下位之人之所瞻也!”
    上行下效嘛,憑劉諶的威望,管理個百來號人還是沒問題的。
    誇完劉諶,王運卻語氣一轉
    “我觀李季崇頗知兵法,其他幾校中也就李允剛、張大同可與之相較!”
    李高、李毅、張弘知兵,其他人不行?
    “何解?”
    “此三者,上能明令,下可落實,可讓大王號令傳達於下士!”
    王運所言還真不差,李高、李毅、張弘幾人能迅速明白劉諶的安排,還能順利的讓下麵的人清楚,確實比其他幾人表現好一點。
    虎賁中的張衡表現其實也可以,但是經驗似乎不足,指揮下麵的人幹活不如以上幾人快。
    點評完劉諶麾下將校,王運又提出了幾點建議
    “大王軍中眾將校,勇武躍於表麵,臨陣之時,能否殺敵還未可知!”
    確實,劉諶的人都是沒上過戰場的虎賁,表麵勇武,實際卻沒怎麽打過。
    可是現在也沒賊人讓劉諶打啊!
    王運似乎早就清楚了情況,神秘的對劉諶說道
    “大王可知,從涪縣而上至梓潼縣,可直達‘五婦山’!”
    梓潼的地理情況,何攀、李高兩人已經為劉諶詳細講解過了。
    “五婦山,馳水所出,南可入涪!”
    五婦山名字來源於秦惠文王,他知道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王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
    一人攬其尾掣之,扯不出來,於是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可五人一拽山體便崩了!
    當時五人全部被壓殺,連秦惠文王的五女也一起被壓死。同時山體分成了五嶺,最高的山頂上有平石。
    蜀王痛傷,於是登了上去,並把這裏叫做五婦塚山,於平石上為望婦堠,作思妻台。
    五婦山在縣北一十二裏,高四百二十丈。
    “大王所說不差,不過大王卻不知五婦山上如今已被群盜所占!”
    “莫非公幸是想”公幸是王運的字
    “不錯,五婦山群盜正可拿來練兵!”
    那盜賊練兵倒是沒問題,可敵人情況如何呢?
    “群盜兵力如何?”
    “兵曰一千,勁卒三百!”
    “還有勁卒!?”
    劉諶總共也就一百來人,可敵人卻有一千兵,而且其中還有三百勁卒!
    王運居然建議直接對上有三百勁卒的賊人,這老頭有點狠啊!
    見劉諶疑惑,王運趕緊解釋道
    “大王不知,群盜並非一體,而是由五魁組成!”
    “五魁中便有某曾經的同僚之子!”
    “這是怎麽回事?還請公幸詳細道來!”
    王運同僚的兒子叫做呂臣,他沒有和父親、兄長一樣從軍,而是做了富家翁!
    雖是寒門出生,但經營有方,家中的良田佃戶不少,可由於縣中大姓壓迫過甚,呂臣氣不過,便帶著族中幾十家佃戶跑到了五婦山,在山中立寨!
    可此時山中早有一群盜賊在此生息,見到呂臣,便打上了他的主意。
    這群盜賊自然不是呂臣的對手,三下五除二便被打敗,於是他們便想拉呂臣入夥。
    呂臣畢竟人少,見賊人有五百多,便答應了下來。
    初時,呂臣收攏流民,開墾田地,刀耕火種,儼然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流民無需繳稅,群盜於他們而言又有活命之恩,多數青壯便加入了他們。
    這群賊人有了呂臣相助,又有流民相投,也壯大到了千人的規模!
    漸漸的呂臣等人也收攏了近千戶流民,他在幫助流民訓練衛兵的同時,竟然發現衛兵同群盜一起幹起了打家劫舍的活!
    於是便率領自己的五百人同群盜分割開來,他治理之下的數百戶流民也直接投到了群盜麾下!
    “他雖然沒參與,但也無法阻止這群賊人了!”
    “呂臣隻能憑自己之力保住流民不受群盜影響!”
    如此看來呂臣是殺掉了部分從賊的流民,將他們重新控製住了。
    “流民所在何處?”
    “多分散在穀中,如今已分成兩部!”
    介紹完群盜的情況,王運說起了自己的計劃
    “呂臣所部五百人,亦有一百精銳,雖不及大王這一百虎賁,卻也相差不遠!”
    “不過若是有大王的百人相助,我等定可聯合呂臣破賊!”
    王運還有一句話沒說
    ‘如此也可洗刷呂臣的罪孽!’
    劉諶卻還是從中聽出了貓膩,呂臣的幾百戶流民哪裏來的?
    據劉諶所知,目前範長生手下的流民數量最多幾十、上百左右的規模,大規模流民還要等到晉朝。
    更別提王運所說近千戶流民!
    而且群盜劫掠的是什麽人的財貨?
    普通百姓可沒什麽好劫的了,如今行商的大都是大姓,莫非是梓潼本地大族?
    可大族為什麽不派自己的部曲去處理群盜?
    心中帶著疑惑,劉諶便對著王運說道
    “公幸所言在理,不過先與梓潼太守會合!”
    “我出鎮梓潼,正應該拉上梓潼軍士一起擊賊!”
    王運見此到沒說什麽,一如平常。
    劉諶見此,也隻能加快速度朝著梓潼出發!
    魏國,長安城中。
    長安還不是未來的那幅景象,而是土地肥沃,物阜民豐!
    未來的潘嶽就寫了一篇《關中記》,說道長安地皆黑壤,城今赤如火,堅如石。父老所傳,蓋鑿龍首山土為城。
    也就是說,長安城的土地都是肥沃的黑壤,城牆是像火燒過的一樣赤色,堅固的好像渾然天成的石頭!
    老一輩的人說,長安城的城牆是依靠龍首山的土塊建起來的。
    不過這對窮困潦倒的張方來說沒有一點吸引力,出身貧賤的他,因為想要出頭,便跟著老家的大哥從河間來到長安闖蕩。
    至今已經三年,他也從十歲的少年成長為十三歲的小夥。
    前幾天更是發生了一件改變他命運的大事!
    他的大哥在和某個遊俠爭鬥的時候,被對方砍傷,結果昨天就死了!
    此刻的張方有些茫然無助,就在這時,行人中卻傳來一則消息
    “鎮西將軍要招募勇士,為左右護衛!”
    無家可歸的張方看著空無一物的口袋,毅然決然的踏上了護衛招募處!
    此刻的鍾會正坐在大營中,聽著馬隆的匯報
    “如今應征的多是些長安城中遊俠!”
    “倒是有一位臨晉遊氏子弟入伍,名叫遊楷!”
    “募的多少人?”
    “合計三千,也就三校之兵!”
    “預計何時歸營?”
    “給了眾人三天時間!”
    鍾會沒有做任何點評,隻是冷靜的說道
    “孝興,隨我到營地看看!”
    馬隆也不好說什麽,跟著領導便向營地走去。
    此刻鍾會的心中依舊在盤算著如何破局,司馬昭這邊無時無刻都在盯著他,恐怕正常情況下他隻能按照司馬昭安排的路線走。
    不過好在現在有了三千人馬,好好訓練,加上自己原本的部曲,也能有六、七千之眾了!
    而且和嶠還透露了一條關鍵消息,司馬翼竟然被派到了梁王曹悌身邊!
    精明的鍾會一眼就看出了司馬孚的意圖
    ‘看來司馬孚心中有了想法!’
    ‘或許司馬翼也可以利用’
    就在鍾會思考之時,營地口卻傳來一陣爭吵的聲音。
    “我要入伍!”
    “你還不夠年紀呢!”
    注1呂臣來源自《華陽國誌·大同誌》泰始七年,汶山守兵呂臣等殺其督將以叛,族滅之。
    這裏將呂臣安排為不安定分子。
    注2潘嶽便是潘安,大約247年生人,《關中記》大約成書在晉朝一統之後,看這描述,當時的長安等地確實適合作為首都。
    注3張方此人,生年不詳,卒於306年左右,具體事跡見《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張方,河間人也。世貧賤,以材勇得幸於河間王顒,累遷兼振武將軍。
    初,方從山東來,甚微賤,長安富人郅輔厚相供給。
    張方出身貧賤,地位十分低微。年輕時到長安時幸得當地富戶郅輔慷慨供給物質支援,後更因才能和勇氣而得到司馬顒的賞識,多次升遷後官至振武將軍。
    張方軌跡有兩個可能。
    一是在郅輔資助下長安做一小官,後河間王司馬顒在元康九年(299年)鎮守關中的時候看到了還是中層官員的張方,直接提拔,在幾年裏升遷到振武將軍。
    二是張方在長安流蕩不久後回到了河間,司馬顒在鹹寧三年(277年),改封為河間王,看到了勇武不凡的張方,將他收入囊中。
    第一種情況,張方能在299年被河間王發現,應該時中層武將了,如此來看,張方貧賤出生,能做到中層武將,絕對要三十往上,甚至四十了。
    第二種情況,277年之後被發現,那時張方應當是二十多歲的壯年。
    所以整體來說,張方的出生時間應該在250~260之間,這裏選了252年。
    總的來說,此人也是個牛人,廢皇後,劫惠帝,武略可比孟觀、馬隆,不過做事沒有底線,且作惡太多,他劫掠皇宮的行為可以和董卓相比了,最後也被自己的恩人郅輔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