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劉諶千人奔江油!

字數:5482   加入書籤

A+A-


    在下北地王劉諶!
    次日,劉諶、張遵直接在官衙開堂,積壓了數十、上百的案件被一天內審理完成。
    “文新、景曜,虐殺佃戶王氏一家六口,死罪!”
    “鄧緒,奸殺妻姐一家,並殘忍殺害妻姐家幼童,死罪!”
    “”
    “”
    一時間,兵士四出,所有罪人全部被捉拿歸案。
    百姓們得知平時作惡多端的惡霸被殺,都拍手稱快。
    “北地王為民做主,可比青天!”
    “北地王愛民如子!”
    “”
    這裏麵有百姓自發的恭維,也有劉諶散布出去的消息。
    畢竟五婦山還有一千多戶百姓,讓他們知道有人能為他們做主,回歸梓潼治下應該會輕鬆許多!
    劉諶表麵上打了大族一個巴掌,私底下還是給了他們一個甜頭。
    “我幕中有部分臣寮要放到梓潼,如今便缺了五席,各族有什麽賢才均可推薦過來!”
    劉諶幕中職位當然不會隨便給,而是要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
    除此之外,梓潼大小官員中,也有一些涉及到案件被免職的,如今也空缺了出來。
    劉諶幹脆一起舉行了一場考試。
    各族屁顛屁顛的推薦了五十多位,劉諶也給本地賢才發去了邀請。
    參與考試的總共八十多位。
    可是一經考察,卻隻有幾位合格的,而且大多也是文學科。
    雖然是為大族開了後門,但沒想到還有寒門合格的,如何衝、張興。
    甚至還有一位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
    他名叫劉敞,是劉循之孫,以文學見稱,誌向高潔。
    劉諶出於籠絡人心的目的,將他放到了王府佐吏的位置。
    可就算如此,梓潼郡還是有人才缺口,劉諶不得不把費立也放了出來,任命他為郡學祭酒。
    同時書信給到董宏,畢竟他曾經也說過想要外放為官。
    如此,梓潼官場瞬間一空,雖還是大姓為官,但是郡內上下,儼然一副清明景象。
    做完這一切,劉諶拉上所有官吏,開了一場大會
    “我來梓潼,隻為三件事!”
    “練兵,富民,教育!”
    出身貧寒的左汜聽到了劉諶的話後,終於認定
    ‘北地王定為明主!’
    如今有蔡雄數萬積糧,梓潼練出一千精銳是沒問題的。
    漢中督胡濟直接開口讚道
    “練兵乃應有之義!”
    “大王若需兵甲,漢壽便有北伐淘換之物,經巧匠回爐打造,便可重新使用!”
    漢壽可沿水路直下巴西郡,巴西郡宕渠縣有鐵官,北伐兵甲多依仗於此,且巴西閬中縣蒲氏還出過蒲元之類的鐵匠。
    薑維看到蒲元所造利刃,讚不絕口,為此還為他寫過兩部傳記《蒲元傳》、《蒲元別傳》。
    蒲氏族人多有在軍中服役的,且漢壽的鐵匠多是蒲元族人。
    不過梓潼也不缺鐵,順流而下便可到達東廣漢郡的廣漢縣,這裏也有鐵官。
    東漢時,廣漢、梓潼、東廣漢其實是一體的,後來才一分為三。
    李毅作為東廣漢人,族中也有許多巧匠,這便是劉諶要帶他在身邊的原因。
    在季漢,各處鐵官歸國家統一管理,能有權插手鐵官的,也就朝廷最高權力的幾人。
    當然現在的劉諶也有機會插手,不過胡濟的好意,劉諶自然要領。
    “有胡公相助,梓潼練兵之事無憂,還請胡公以部曲為師範,訓練梓潼郡兵!”
    “大王將此事交給我便是,我定為大王練出一隻精兵!”
    除了梓潼郡兵,劉諶還點名白水關、劍閣、關城等地的士兵,也需訓練不輟。
    “兩個月後,我便會去各處關卡巡視!”
    胡濟欣然同意,其他關尉也心中一凜。
    見此劉諶便說起了第二項。
    “家中口數不足四人者,由郡中出人出兵,輔助其春耕!”
    並不是讓郡兵幫他耕種,而是考察附近的情況,保證百姓耕田的水資源。
    “若是有水源不濟的情況,便開渠引水!”
    不論是古代農耕還是現代農耕,水源都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們隻要保證最起碼的水源,就能成功大半。
    先進農具的推廣,現在還太早,劉諶打算等有了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到場,再推行全郡。
    至於商業,劉諶就不太好管了,季漢後期的錢幣政策已經有點亂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在劉巴的建議下,劉備於發行‘直百錢’,直百錢有麵文‘直百五銖’和‘直百’兩種。
    一開始,‘直百錢’的發行對國家的經濟起到了作用。
    以致‘數月之間,府庫充實’,這其實和鹽、鐵國營有關,而且掠奪的資源都是當地大族的。
    對於小農經濟的百姓來說影響到不算大。
    這種錢幣重8到95克,樣式還算精美,可後來漸減至重2到4克,最輕薄者,重不足08克。
    且中間多次北伐,還發行了‘大平百錢’,‘太平百金’,‘世平百錢’,‘太平金金’等錢。
    錢重也在3到4克,小者則僅有04到05克。
    如此混亂的錢幣係統,在沒有足夠的積累之前,劉諶並不打算動。
    反正他能指揮鐵官,安心發展農業,等糧草不缺了,再去處理錢幣的問題。
    不過他倒是同樣安排了郡兵清理郡內盜賊
    “光練兵沒用,還需多多清理盜賊,如此郡內各處道路通暢,商業自然會發展起來!”
    至於教育,那就是必須掌握在手上了!
    “郡學之外,設立一個蒙學!”
    “可收納附近寒門子弟前來就學!”
    這裏的寒門子弟也不完全算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可能一大家子都是農民,族中也沒有人依附,必須老老實實務農,否則就要餓死。
    除非劉諶能給他們每家補貼糧食,恐怕免費教學,這些人也不會來!
    這個補貼劉諶暫時承擔不了,而寒門子弟,雖然自己日子過的苦,但至少有宗族依附。
    因此這些有誌向的寒門子弟,麵對免費學習的誘惑,才會來學習。
    劉諶特意將何攀、費立留在此處,也有管理蒙學的意圖。
    將梓潼郡內的政事安排清楚,劉諶順便提拔左汜為梓潼縣縣尉。
    左汜在聽到任命後,便是直接倒頭就拜
    “大王恩典,某無以為報,定為大王管理好梓潼兵事!”
    看不出左汜是否真心真意,不過他的精神勁頭很足,劉諶便拉著他繼續聊天
    “我觀君雖軍士出身,卻也通曉文字?若有空可與孤幕僚(何攀、費立)多多溝通”
    說著說著,劉諶又摸起了手邊的行囊,然後掏出一本翻的有些舊的書
    “今日孤便將隨身三略六韜之書交給你,望爾領略其中精髓,為國效力!”
    左汜捧著一冊在他看來頗為精美的書,感動的流下了淚水,書籍在此時還是特別珍貴的物品,是可以傳家的!
    左汜直接跪下,朝著劉諶磕了幾個頭,然後哽咽的說道
    “汜定粉身碎骨,以報主公!”
    在漢代,口稱主公也算變相的認定了主上,劉諶很是開心的扶起了左汜
    “隻要能為國建功,孤就滿足!”
    處理完左汜的事情後,劉諶還和何攀、費立聊了許久關於蒙學的事情。
    最後掏出了一本不完整的《千字文》交到他們兩手中。
    “這本千字文記載許多典故,想必你們不會陌生,不過還多有不足之處,若有道德模範,可補充入內!”
    費立愛不釋手的翻閱著千字文,興奮的說道
    “大王文采斐然,有此書在,定可大興梓潼教化!”
    等劉諶忙完善後事宜,便找上了陳瑞。
    “天師道部眾和我一起!”
    麵對劉諶的要求,陳瑞可不敢拒絕!
    於是劉諶本部百人,加上陳瑞天師道數百人,以及各家的能工巧匠,合計千人奔赴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