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漢中初戰,興勢危機!(二)

字數:6939   加入書籤

A+A-


    在下北地王劉諶!
    柳隱擔憂的是,如果駱穀出來的士兵和子午穀一樣精銳,恐怕監軍王含就應付不了了。
    王含畢竟文士出身,固守有餘、進取不足!
    所以就算是想要有所作為,也必須多谘詢兩位牙門將的建議!
    等柳隱的信使到興勢時,王含、趙廣、李高三人正在商議對策。
    見到柳隱信使,王含便立刻詢問起黃金情況。
    “各位將軍,子午穀有兵五千,都被我家將軍擋於穀口,暫時出不來,如今所憂者,駱穀大軍也!”
    王含大手一揮,嘴上說道
    “知道了!”
    然後麵向趙廣、李高二人,詢問道
    “駱穀一線由鍾會親自帶領,有五、六萬大軍!”
    “我等是否以堅守為主,直接將兵力收縮至興勢本寨”
    他話還沒說完,就見趙廣和李高齊聲說道
    “不可!”
    “不可!”
    兩人的說法竟然都和寧隨、張翼的命令不同,倒是讓王含十分不解了
    趙廣直接說道
    “車騎將軍雖命我等固守,但不是什麽都不做啊!”
    李高見王含還有些不解,便解釋說道
    “興勢圍便在駱穀出口不遠,若是一仗不打直接撤退,恐怕沿路寨子會望風而降啊!”
    原時空是因為漢中守衛不足,梓潼也沒有大臣坐鎮,所以隻能什麽都不做等待援軍,但也是因此,漢中各縣基本都不做抵抗,基本就是望風而降,鍾會才能迅速到達陽安關!
    和原時空不同的是,季漢將興勢圍重新拾了起來,有險要之地可守,且既然已知薑維和劉諶會來支援,自然要想辦法挫一挫敵人銳氣!
    搓了魏軍銳氣,漢中各寨才會認為漢軍有實力,收縮兵力隻是為了誘敵深入。
    不止如此,李高還繼續分析道
    “駱穀沿路補給線過長,鍾會大軍在此地耗費時間越多,對彼等戰力影響越大!”
    “隻要我等將他堵於此地,便可削弱魏軍大部分力量!”
    且隻要沿路各寨堅守,那麽鍾會便不可能就食於漢中!
    “所謂‘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我等不讓鍾會就食於漢中,此消彼長,便可如同安漢侯一般以少勝多!”
    李高說的不錯,王平能以少勝多,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將曹爽幾萬大軍被擋在了興勢等地,吃不了漢中的補給,隻能不斷從長安運送,越打士氣越差!
    其實不止是季漢這麽做,魏國也曾經這麽做過,不然為什麽諸葛亮主力都是從祁山出,因為大家都知道褒斜穀、駱穀、子午穀、陳倉道是出口,早就在這裏準備好了堅城!
    所以諸葛亮二伐走陳倉道一無所獲,這個時代的人也是越打越聰明,後期祁山出口也給你添堵!
    在李高和趙廣兩位將軍的解釋之下,王含終於清楚了情況
    “也就是說,需在鍾會出穀之際,小挫敵人一陣,然後再堅守本寨,與鍾會拉鋸!”
    就在這時,寧隨派來的信使到了
    “寧將軍說北地王已經領梓潼兵北上,不日將會支援我等,因此想讓鍾會等頓挫於興勢!”
    北地王援軍?聽的還有援軍,王含信心大增,拉著趙廣和李高說道
    “此戰還需兩位將軍好好規劃!”
    梓潼馬鳴閣,胡濟、張遵、範長生、何攀、李毅、王運、左汜、諸葛果齊聚一堂。
    “如今各部準備如何?”
    胡濟率先出列說道
    “大王,我部在劍閣,保證不放一個敵人進來!”
    張遵也出列說道
    “大王,我部兩千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同大王北上!”
    最後李毅也出列說道
    “大王,我等本部並大王親衛二千三百亦已整裝完畢!”
    “恩,軍資器械呢?”
    何攀緊跟著說道
    “由涪縣而出,經馬鳴閣轉運,白水關和陽安關均可得到支援!”
    對於何攀處理後勤之事,劉諶十分放心,不過還有一事需要讓他們放在心上
    “蜀道雖說難行,卻並非無路可走,總有道路可至蜀中,諸位不可大意!”
    “且武都何陰平都已經交上手,大將軍雖強可敵人人數眾多,恐怕江油一線也會告急!”
    劉諶說完,張遵當即表態
    “我部大將左汜領兵一千同惠興一起留駐涪縣!”
    範長生也說道
    “江油一線的糧草我已全部收集,並教授各鄉村民結寨,幸賴大王淘換下來的鄉兵,我於德陽也聚起了一千鄉兵,防衛德陽城應是無礙!”
    “江油關我亦會不時查看,若有萬一,我定會第一時間聯絡惠興,並求助中都護,請大王放心!”
    範長生說的話滴水不漏,確實讓劉諶十分安心。
    諸葛瞻自領五千兵駐綿竹,還任命了關彝為牙門將助其守衛綿竹。
    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準備齊全,劉諶卻還有一事不放心,隻見他對著諸葛果詢問道
    “乘煙天師,新式武器情況如何?”
    這次諸葛果卻沒那麽自信了
    “效果有限,若是作弄作弄別人還行,用於戰場則威力太小了!”
    “且無法大規模量產,隻產得數百枚!”
    劉諶卻點了點頭表示滿意,見狀諸葛果不可置信的問道
    “你確定要拿那玩意上戰場?”
    “此物就算殺傷力不強,拿來點火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
    見此,諸葛果也沒什麽好說的,待劉諶準備出發之際,諸葛果突然說道
    “大王注意安全,幼君可是有孕在身,在成都等著大王得勝歸來啊!”
    劉諶看著諸葛果關心的表情,哈哈一笑說道
    “哈哈哈,此戰過後,天下定會傳出北地王退鍾士季的故事!”
    劉諶說完,便翻山上馬
    “駕!”
    數百騎在夕陽下拉長了身影,顯得莊嚴而壯觀!
    卻說劉諶領著本部北上支援之時,興勢的大戰卻蓄勢待發!
    又經過了一天的行軍,鍾會眼看就要出駱穀,他卻反倒不急了,而是招來了馬隆等人議事
    “前線情況如何?”
    “據斥候來報,興勢竟然有兵五千!”
    “五千???”
    鍾會居然也估計錯誤了,他是如何也想不明白漢中怎麽湊出五千兵。
    ‘難道情報有誤?’
    這是唯一的可能了,看來信使也有很大可能是薑維的人!
    鍾會雖然沒有收到張匡等人的消息,但不妨礙他推出結果,好在他本來就沒有小瞧這些人,對於這種情況也有預案。
    “如此來看,漢中能動用的士兵,應該也有三、四萬!”
    “恐怕速攻不下了,需打下幾處寨子,再攻下數縣才能站穩跟腳!”
    “不過敵人必定有所準備,彼等以逸待勞,我等大概率討不到好處!”
    “所以需得令某些迫切需要賺的軍功的將士打頭陣!”
    “張方功勞已是足夠”
    馬隆很是識趣的為鍾會分析起最近軍中諸將的情況
    “許儀被斬,龐會震動,似有倒向我等的意思!”
    “田續則依舊如常,胡烈實力大減,時刻想著速建功勳,恢複實力!”
    行了,就這家夥了!
    “此戰便由胡烈來打頭陣!”
    要說起來,胡烈倒黴歸倒黴,他自己問題也大。
    說到底此人隻是一介將領,對於政治之事還真的不在行。
    當時的鍾會可是差點兒被殺,這種大罪他怎麽能為許儀說話?
    所以胡烈到現在都有些後悔,恨不得當著鍾會的麵抽自己大嘴巴子!
    然而他卻在這時收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大人,都督說以大人為先鋒,務必破蜀興勢守軍,這可是戴罪立功的好機會啊!”
    胡淵不如他父親穩重,隻顧著報告好消息,根本不清楚其中的危險。
    胡烈倒是說出了其中的關鍵
    “此戰隻可勝,不可敗啊!”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胡烈立刻整頓人馬,鍾會也沒有讓他獨自一人麵對,同時派了荀愷領兩千本部在後麵支援他!
    也就是此戰胡烈自己帶兵三千,還有荀愷的兩千援兵!
    卻說次日,胡烈領軍馬出了駱穀,見穀外山勢險惡,林木叢雜,胡烈立馬勒停了軍馬。
    “我等不知路徑,周圍恐有伏兵,諸將先於此高地暫歇!”
    胡烈分三部人馬,精銳士兵由兒子胡淵帶領,扼控下麵溪流地,另一部在胡淵左右護衛,胡烈則親領本部於高地觀望。
    胡烈以手指著山下叢林,對著部下說道
    “若是所料不差,此處叢林定有蜀人埋伏!”
    “那我等該如何是好?”
    “以小部精銳探路!”
    軍士得令,立刻便從胡烈中軍分出數部精銳,探入叢林。
    胡烈則是在高地俯視林中情況。
    然而斥候一回來,立馬啪啪打了胡烈的臉。
    “將軍,林中已經沒有伏兵了!”
    “不過我等倒是抓到了幾隻撞死在樹上的野雞!”
    斥候提著幾隻五彩斑斕的雞
    “此雞頗為俊美啊!”
    胡烈伸手去摸,居然發現野雞身上沾染了許多黑色粉末,他將粉末放在鼻頭仔細聞了聞。
    ‘應是煙灰!’
    ‘還有餘溫,蜀人走了沒多久!’
    得出此結論,胡烈趕緊問道
    “爾等之前所言‘已經沒有伏兵’是何意思?”
    “將軍,據我等所探知的結果,蜀人應是準備在林中埋伏,卻不知何原因退走了!”
    如此奇怪的行為惹來了大家的猜測,有人便說
    “或許是蜀人見我等軍勢頗壯,自覺不敵便撤離了?”
    這個猜測合情合理,胡烈也頗為認同,於是他一拍大腿,果斷說道
    “機不可失,聽我號令,速速出發,追擊蜀人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