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二次交易
字數:7437 加入書籤
貞觀醫仙!
李軒可以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但前提是這個國家值得他拋頭顱灑熱血。
如果掌權者沒有覺悟,那麽李軒便會選擇獨善其身。
死可以,但是不能沒有價值的去死。
在李軒入宮用膳和李世民談話的這段時間裏,東市的李府內,一群世家負責人久違的再一次聚集在了一起。
李廣生輕咳了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後說道“這一次找大家過來,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問問諸位,如何應對食為天和平康坊的惜花池”
整個大唐,姓李的世家不少,但最有實力的當然還是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
據說,李淵就是出身於隴西李氏,和其他世家相比,隴西李氏多少有些特殊。
如果其他世家是靠官商勾結來鞏固自身地位的話,那隴西李氏,就有點類似於軍閥一樣的存在。
當年李淵起兵的時候,如果沒有隴西李氏相助,他也夠嗆能成功。
也正因為如此,李淵稱帝之後,隴西李氏就開始有意的和其他世家拉開了距離,到了李世民掌權之後,隴西李氏更是減少了和其他世家的接觸。
而與之同姓的趙郡李氏,則是依舊維持著和其他世家相同的現狀。
這個主持了今日會議的李廣生,就是趙郡李氏在長安的負責人。
今天他把大家召集過來,就是因為李軒最近的動作已經嚴重觸及到了趙郡李氏的利益。
首先就是平康坊的大麵積重修,四處個位置,三處重修,而且修建的一個比一個氣派,一個比一個豪華。
隻把三曲所在的那一處位置孤零零的孤立了起來,和其他三處相比,三曲這邊看著是又舊又破。
這倒是沒什麽,但是最近李軒居然把惜月給贖走了,而且還讓惜月代管惜花池。
李廣生不是白癡,從這一點上他就能看出,這個惜花池必然會嚴重影響到三曲的生意。
畢竟惜月從小就在三曲長大,李軒還讓惜月管理惜花池,很明顯,這個惜花池和三曲一定有著業務衝突。
要知道,這個三曲可是大大小小幾十個世家與勢力合夥辦起來的,其中趙郡李氏占了大頭,大約有兩成。
別看兩成好像不多,但每個月的進項可不少,現在不但沒有了惜月,而且李軒還弄了一個比三曲更為豪華氣派的惜花池,怎麽能讓李廣生不著急?
或許,有人說可以規定不允許有人給惜月贖身。
其實李廣生也想這樣,但是大唐的律法不允許如此。
有賣身,就得有贖身,這是法。
定價兩萬貫,已經是天價了,奈何李軒這貨不差錢,兩萬貫當兩貫花。
除了已知的惜花池以外,另外兩處重建的建築,還沒有掛牌呢,誰也不知道這兩個地方是幹什麽的。
本來平康坊的事情就讓李廣生很頭疼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東市西門的食為天又營業了。
裏麵的菜品雖然價格昂貴,但是卻非常的好吃。
不管是從品相上,還是從味道上都完爆了喜來樓。
如果用十分製的方式給兩家酒樓打分的話,食為天就是九分,而喜來樓則是兩分。
不給食為天滿分是怕他驕傲,不給喜來樓一分,是怕他輸的太難看。
如此對比之下,東市的食客們自然會選擇食為天了。
更何況食為天還是李軒開的,有皇家的背景,去皇室酒樓吃飯,本身就是一件有麵子的事。
幾個世家負責人對視了一眼,臉色盡是苦笑之色。
對策?
這能有個屁的對策?
除非天雷降世把李軒給劈死。
不然還能怎麽辦?
這時,盧俊生開口說道“今年武夷山的新茶下來後,胡商們要多少有多少,尤其是那幾個和李軒達成合作的商隊,不但有大量的普茶,還得到了不少的大紅袍,
而我們去了之後,不但一兩大紅袍都沒有得到,就連普茶也是都胡商們挑剩下的殘次品,而且也隻有五百斤不到,看來這個李軒,是徹底和我們杠上了!
據說現在有不少胡商的駝隊打算和李軒合作呢,有的甚至還甘願免費給李軒自己商隊的份額,隻希望能和李軒合作”
一旁的崔開升也是歎息道“可不是嘛,自從朝廷和高句麗進行全麵通商後,這群胡商都賺翻了,
茶葉,絲綢,瓷器,還有棉花,這群胡商在李軒的照應下,賺的是盆滿缽滿,前兩年還苦哈哈的胡商,今年就有幾個已經開始在長安購置房產了,你們說,這群混蛋賺了多少?”
“要不然咱們花錢買通食為天的廚子如何?隻要能得到食為天菜品的烹飪技術和配方,我們不是就有了和食為天對抗的資本了嗎?”
王順達認為,自己的這個辦法是當下最好的辦法了。
李廣生卻搖頭道“不行,你這一招我早就想到了,可是這李軒卻把食為天八成的份額全都分給了店裏的下人們,
既有錢賺,又背靠李軒這個長平王,誰會傻到去出賣李軒呢?
如果我們做了,搞不好還會被食為天的下人出賣,將我們收買他們的事情告發給李軒,這樣一來,我們豈不是更加被動了?”
其實這群世家長老心中都非常明白,如今世家已經大勢已去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像楊寶章一樣,直接和朝廷合作,和李軒合作。
但是他們不甘心,一直以來,世家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現在讓他們突然對朝廷低頭,對李軒低頭,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太傷自尊了!
其實對於世家們來說,一家喜來樓倒是無所謂,他們怕的不是喜來樓倒閉,他們怕的是食為天對整個大唐餐飲業的衝擊。
在整個大唐範圍內,世家有諸多的酒樓客棧,如果食為天擴張開來,對於如今的世家來說,絕對是一件雪上加霜的壞事。
這不是世家們杞人憂天,回春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剛開始隻是那麽一家,後來一家變兩家,兩家變四家。
李軒是一個非常有商業頭腦的人,隻要給他一個機會,他就能跟變戲法似的,一瞬間把他的產業擴展出去,最後用質量和數量直接擊潰所有的敵人。
還有一點,也是其他酒樓和食為天無法想相比的,那就是食為天居然有牛肉供應。
在大唐,屠宰活牛是犯法的,但食為天就敢公然販賣。
對於這一點,食為天的工作人員也給出了解釋。
所有的牛,都是長樂公主殿下親自飼養的,都是在之前剿滅東突厥的時候,李軒用真金白銀換來的。
所以,食為天販賣牛肉並不犯法。
由此可見,李軒必然是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布局,想要插手餐飲業了。
幾個世家長老研究了半天,最後得出結論。
想要解決麵前的困境,除了李軒突然暴斃以外,就沒有任何辦法了。
似乎是為了驗證幾位長老的推測,李軒把食為天的管理權交出去後。
長孫皇後便開始按照李軒提出的方法,開始擴張起了食為天的覆蓋範圍。
皇家在大唐全境有諸多酒樓和客棧。
其中酒樓主打的是就餐,客棧是主要是住宿額外一些比較簡單的食物。
長孫皇後當然不滿足於隻是把食為天當成酒樓來經營。
所以她決定把皇家手裏所有的酒樓和客棧,全部並入到食為天旗下。
酒樓和客棧都是現成的,裏麵的用人也是現成的,長孫皇後隻需要把廚子們訓練一番就行了。
所謂的訓練,其實就是安排人到食為天總店後廚當幫工,誰先學會,誰就先上崗。
為了盡可能的保證烹飪技藝和秘方不被泄露出去,長孫皇後也執行了李軒采取的股份製。
就這樣,一個多月後,長安城內的食為天開始突然增多了起來。
不僅東市有,西市也有,不管是酒樓還是客棧,隻要是皇家的產業,統統都叫食為天。
食為天借助獨到的美食,也迅速的占領了長安絕大部分的餐飲市場。
時光荏冉,歲月如梭,貞觀六年就這麽在忙碌中過去了。
貞觀七年正與初一的這一天,李軒起的很早,看著窗外依舊飄落的白雪,李軒對著身邊的鄭德春問道“德春,去年府裏的進項有多少?”
鄭德春略微思忖了片刻後回道“棉花、茶葉、火器、書籍加上各個商隊上繳的分紅,還有食為天的分紅等等一共賺了差不多二十一萬貫,
不過賺的多,花的也多,平康坊重建,大量鍛造火器,加上前段時間給惜月姑娘拿了一筆經營惜花池的錢,還有唐風書院的花銷等等,加在一起,去年差不多花了十九萬貫吧”
“這麽多?”
聽到鄭德春報出的數字,李軒著實是被嚇到了。
李軒不是專業的會計,平時府裏算賬的活都是賬房先生來做的。
長平王府的賬房先生是長孫皇後推薦的,反正李軒也沒有什麽需要對長孫皇後隱瞞的錢,所以,對於誰給自己算賬,他是並不計較的。
這也是為什麽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如此信任李軒的原因之一,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經濟狀況全部對你開放的時候,基本上也就沒有什麽秘密了。
不然見慣了爾虞我詐的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為什麽會如此的寵信李軒?
因為除了李軒腦子的想法以外,李軒在二人麵前已經沒有什麽秘密了。
當然,還有火器,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目前還不知道的就是兵工廠火器的詳細內幕,但是他們卻知道李軒一共往兵工廠裏投了多少錢。
而自從鄭德春接替了孫泉成為李軒的跟班之後,李軒就更懶了,有啥事直接就問鄭德春。
鄭德春如果知道會直接告訴李軒,如果不知道會找個時間去打探,然後再做回複。
雖然看著鄭德春好像挺忙,但是和在宮裏相比,跟在李軒身邊還是輕鬆很多的。
天天是吃香的喝辣的,每天獨立房間住著,獨立浴池泡著,趕上李軒在躺椅上躺屍的時候,鄭德春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摸魚。
所以,孫泉喜歡摸魚也不能全怪孫泉,主子都開始躺屍了,自己不摸魚還能幹什麽?
“殿下,時間到了,您該出發了”就在李軒看著飛雪發呆的時候,鄭德春發出了提醒。
今天是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這一天對於華夏民族來說非常重要。
包括皇室族人在內。
在這一天,皇帝需要帶著族人進行祭祖活動。
李軒作為長平王,梟騎將軍,按道理來說是必須要參加的。
但是今天的李軒去可能無法參加這個祭祖活動了,因為今天是李軒和海風箏約好交易火器的日子。
這是海風箏和李軒的第二次交易了,而且據傳信人張金泰說,這一次海風箏購買的火器金額高達十萬貫。
如果是換成其他時候,李軒讓孫泉去就行了,但今天不同。
長安城內的大部分精銳禁衛都調去保衛祭祀活動去了,所以長安城內的安保係數相對於其他時候來說是比較低的。
兵工廠雖然位置比較隱蔽知道的人不多,但李軒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決定把孫泉留在兵工廠。
也隻有這樣,李軒才能放心。
穿戴整齊一番後,李軒就帶著人和早就準備好的貨,從另一側的城門離開了長安城。
李軒帶著貨,海狗帶著錢,加上中介張金泰,三方勢力再一次相約在了老地方。
因為有了第一次合作,這第二次氣氛就相對融洽了很多。
雙方見麵也沒有太多廢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海狗依舊是用金錠和銀錠支付了費用。
完成交易後,李軒隨口問道“根據我所知道的消息,東海應該已經沒有你們的對手了,為什麽這一次要購買如此多的火器?”
“殿下有所不知,這海上不像陸地,一旦開戰,就基本上沒有回旋的餘地了,錢雖然重要,但命更重要,在可以的情況下,我們自然要多做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海風箏之所以能如此之快的一統東海,靠的全是火器。
正因為有了火器,他們才能在東海往不利,為了維持住這種優勢,他們自然就要繼續購買火器。
對此,李軒也是沒有太過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