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 尾聲
字數:2552 加入書籤
文亙之送和成訣離開,臨車時,和成訣說道:“這個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不可張揚,另外這一張大幕已經拉開,隻怕已經是欲罷不能,你可要好自為之了。”
文亙之點頭,但是文亙之卻終於纏著和成訣把整個換的過程說了出來,聽了和成訣的描述後,文亙之才知道,這個事情如果不是和成訣派人出麵,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永60久免費看小2說&
當然,外人甚至是文亙之看來非常難的事情,在和成訣那裏也變得容易了許多,因為和成訣的身份和他們有太多的不同。和成訣在前一天就已經通過相關部門把裏麵的設備設施和有關的人員進行了更換了,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拍賣中心裏的視頻已經不是實際中的那個視頻,所以文亙之看到的視頻幾乎無懈可擊,當所有的更換完成以後,視頻才又更換過來,這樣自然文亙之看不出什麽蹊蹺來。當然這一切是不能被外人知道的。所以在裏麵的時候,文亙之當著傅硯霜問出來的時候,和成訣選擇了拒絕回答,現在隻剩下兩個人的時候,和成訣才勉為其難地告訴了他。
從和成訣的車下來,文亙之揮了揮手,“代蓮就拜托了!”
和成訣走後,正好傅傳世過來了,文亙之告訴他一切已經搞定,叫他不用擔心!陳家坤再要錢的時候,就把錢還給他!到時候會把錢打到他的帳戶。
傅傳世得了自己滿意的答案,自然對文亙之高看了一眼,雖然未必打內心就接受了文亙之,但至少已經不會反對他與傅硯霜的事。
傅硯霜此時的腦子裏,除了自己父親善後的事情外,更擔心的是文亙之在這事了了後會不會走的問題,一顆芳心揪了起來,看見文亙之不由有些惴惴不安!
卻看見文亙之坐在那裏在思索著什麽?傅硯霜走了過去,文亙之一笑,“事情做了,明人不做暗事,等陳家坤問起來的時候,再附贈一首打油詩:偷天換日三個億,其心不良當可誅其人之道施彼身,也無風雨也無晴。”
傅硯霜在嘴裏喃喃念了幾遍,不禁莞爾,估計陳家坤讀了這首詩要氣得吐血。傅硯霜又看了幾眼文亙之,最後這一句似乎有幾個意思在裏麵,看來文亙之並不是一個爭強鬥狠的人,更不是一個得誌便猖狂的人。也無風雨也無晴分明是告訴陳家坤目前並無勝負,之後就不要在風風雨雨鬥來鬥去了。但是陳家坤能懂其中的意思嗎?就算懂了,又能夠相安無事下去嗎!
接下來的時間裏,燕京傳出了幾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華夏商報連續七天的時間刊登了文亙之的文章拍賣公司的那些事,將拍賣公司操縱古董買賣,以假弄真,操縱價格等等一幹事情全部抖落了出來!頓時在全國掀起一股抄拍賣公司老底的熱潮,據說政府的相關部門也正式介入,不少的人人心惶惶起來,拍賣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冷清和洗牌時期。陳胖子和錢益多直接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在威壓之下,錢益多直接就竹筒倒豆子全說了出來,傅傳世被騙三個億的事情抖了出來,最大的好處,傅傳世被騙的三個億被追回,這樣他不需要文亙之給錢,他就可以用這筆錢直接還給陳家坤就是,這下子他算是徹底輕鬆了,他不由再一次對文亙之另眼相看起來。
盡管錢益多想把景化名的井龍一抖出來,但是文亙之拍得的三點二個億由於所以手續齊全,合法有效,因此等於文亙之白得了三點二個億,對於這個錢傅硯霜自然不會要,文亙之這廝一下子成為了億萬富翁。不過這廝還沒想好這錢怎麽辦?而且陳家坤會白白地讓文亙之詐了他三個億嗎?
第二件事情就是陳佳鳳、陳家坤回到了燕京,不僅知道了文亙之、傅硯霜沒事,陳家坤還知道了自己花三點二個億買回了一個仿品,還收到了文亙之的打油詩。據說當場氣得吐血,好半天才回過氣來,醒來後更是拋下一個億的花紅,要文亙之的腦袋。消息傳到文亙之的耳朵裏,這廝無恥地對傅硯霜說道:“硯霜,人家好怕怕,你可要保護我!”趁機靠在傅硯霜的香肩,趁勢揩油!傅硯霜心裏又是高興又是擔心,高興的是看樣子,文亙之暫時間不會離開自己,擔心的是陳家坤花一個億要殺文亙之,這文亙之的安全又是大問題了!
第三件事情則是傅家的老祖宗要辦百歲壽宴了,這可是一件家人大事,不僅在傅家是一件大事,在燕京也不是一件小事。誰都明白,要說起幾大家族的影響力,說到底,也沒有誰和傅一生可以比擬。這個時候傅一生辦壽宴,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很多的人都在期待這天的到來,當然有好事者是巴不得那天發生些什麽事!
陳佳鳳、陳家坤回到家的時候,陳經世就在家裏等他們了,兩人以為必定是一翻暴風驟雨似的痛罵,但是陳經世出乎意料的平靜,還給兩人都倒了一杯酒,搞得兩人有些受寵若驚。
陳佳鳳剛要說話,陳經世道:“佳鳳你不要說話,我們爺三難得聚在一起,今天聊聊!這一次爸爸讓你們出去躲了一陣,你們也許一直不大服氣!現在想必現在還有些想不通,為什麽我也能吞下這口氣,現在我可以和你們說了!但是這個事情你們也絕對不能外穿,尤其是家坤,你太浮躁,所以有的事情自己吃了虧還沒有辦法。”飯後,陳經世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言簡意賅地告訴了陳佳鳳,特意避開了陳家坤,也許在他的眼裏,陳家坤還不足以辦大事。陳經世再次叮囑陳佳鳳不要在燕京出風頭,而是要躲在背後多拱火,讓別人先打起來,他才好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