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起程
字數:3315 加入書籤
綁定係統,帶著弟妹災年求生!
不過這個李老太的心可真不是一般的狠。原主一家好歹也是她的親孫子孫女,逃荒這麽大的事情,連來問一句都沒有,就這樣心安理得跟著二房離開。
原主若沒死的話估計得傷心好幾天。這不,她旁邊的小男娃就是一臉失落看著李老太遠去的背影,還小小聲的喊了一聲阿奶。
李清秀其實也能明白李清風的心情,畢竟她那便宜爹沒死之前,李老太對李清風這個大孫子還是不錯的,當然跟李元寶比的話那就差遠了。
可對李清風來說,李老太縱使萬般不好也是他的親人。隻是這親人在他爹死了後果斷拋棄了他們一家。
李清秀拍了拍李清風的肩膀。十分無情的往他幼小的心靈補上一刀。“那不是你的阿奶,那是李元寶和李清麗的阿奶。”
李清風一怔,用濕漉漉的眼睛看向李清秀。
李清秀還以為這小子會哭,沒想到他隻是嗯了一聲就繼續推著嬰兒車走。李清秀很滿意的笑了,這小子又成長了一小步。
這時他們聽到路旁一戶人家傳來哭泣的女聲,姐弟倆循聲望去,就見那戶人家的籬笆院裏年輕的小媳婦跪在地上祈求著正在殺雞的婦人。
而小媳婦的丈夫就站在一旁,低著頭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娘,你就讓雷哥去通知我爹娘吧,我家裏可是有三個哥哥和四個侄子啊。嗚嗚嗚……”年輕小媳婦哭的眼淚鼻涕橫流。
拔雞毛的婦人手不停頭也沒抬,但聲音心卻十分堅定。“不行,要去你自己去,憑什麽讓我兒子去?”
小媳婦見自家婆婆不肯,又看向自己丈夫。“孩他爹,我求求你了,都說女婿當半個兒。他們那也是你爹娘,你不能扔下他們不管啊!”
年輕漢子撓了撓頭,一臉痛苦道“問題是你家實在太遠了,我一個來回肯定趕不上裏正他們,到時候我們怎麽辦啊?”
小媳婦一聽站了起來說道“我們不一定要跟裏正走啊,我們也可以自己去南方,我娘家兄弟多也能護著我們。”
男人聞言神情有些鬆動“這,這……”
但一旁的婦人卻眼睛一眯,把手上的雞一放站了起來,掰過小媳婦的身體,伸出還帶雞毛的手掌對她的臉就是啪的一耳光。
“好你這個攪家精!瞧把你能的!你連縣裏都沒去過會知道南方怎麽走?還是說你家出了個讀書人知道永州怎麽走啊?也別說我是那種心狠的人,你竟然心疼你爹娘,那你就自個去找他們。”
“我心疼我兒子,我就是死了也不會讓他去。如果你覺得你一個人走還不夠,把那個賠錢貨也帶走。我還省了兩個人的糧食。等我們安定下來,我再給我家磊子找一個媳婦生大胖小子就是。”
婦人罵完後撿起雞繼續拔毛,見小媳婦還站在那裏捂著臉哭哭啼啼。她又沒好氣道“若不去找你爹娘,那就趕緊去收拾東西。晚了,就別怪我把你們母女倆都撇下。”
小媳婦一聽臉色煞白,最後咬了咬唇流著淚跑回屋子裏了。而年輕漢子的臉上卻是出現了如釋重負的表情,也趕緊收拾起來。
見沒熱鬧可看,姐弟倆又繼續往村口走去。這一路上經過的每一戶都出現雞飛狗跳的聲音。
也有的就如同剛剛那戶人家一樣,想通知自己的娘家,近的還好一些,遠的又是一場悲劇上演。
有的是爭吵著要帶哪樣東西,其實大家都想把家裏的東西全部都帶上,可牛車就那麽一輛或者連牛車都沒有。
還有一些老人因腿腳不便不想連累自己子孫,居然想要把自己吊死。結果被家人發現救了下來,全家人都抱在一起痛哭起來。這還是說明這家的子孫是孝順的。
當然也有不孝的兒子讓年邁的父母為子孫考慮。說是家裏沒有牛車,一人推著獨輪車又要照顧妻兒,實在是無能力再照顧年邁的父母。
老人聽到這話還能怎麽辦呢?隻能含著淚,看著兒子和兒媳帶著孫子推著獨輪車去了村口。
李清秀姐弟倆猶如看客一般看盡人性百態。
李清風看著老人落寞的背影說道“阿姐,我覺得十叔公太可憐了,雖然我們也是被拋棄的,但我還有姐姐妹妹相依為命。可十叔公就剩他一人了。”
“我們在別人眼裏也同樣可憐。”李清秀硬著心腸繼續推著嬰兒車向前走。
看到這一幕,她心裏也十分不好受。如果換作是她,實在是走不了的話她絕對會留下來陪父母,她覺得一家人就算死也要死一塊。
其實她也可以拿出糧食接起來那位老人。但她覺隻有自己有能力了才能去幫助別人。而她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等他們來到村口就看到烏泱泱一大片人和各種不同的行李車,都是以一個家庭站一堆。
李清秀還看到不少不是梨花村的人,估計都是村子裏的娘家親戚。
李二壯這時駕著牛車從村外趕來。車上除了一個老婦人和一個小娃子就是一大堆的行李包裹。後麵還跟著一家人,看樣子就是就是大小陳氏的娘家。
李二壯見到李清秀,趕緊問道“你大伯和二伯娘他們還沒出來嗎?”
“還沒呢,二伯娘說快了。”李清秀話音一落,就聽到身後傳來小陳氏的喊聲“孩他爹,我們來了。”
齊齊回頭一看,這見李大壯和小陳氏兩家都來了。他們看到李二壯把娘家人都帶來時也放心了下來。
又過了一會兒,裏正敲了一聲響鑼,大喊道“好了,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啟程了,大家保護好自己的財物啊。還有盡量跟上隊伍別走散了。”
裏正說完走到隊伍最前頭就開始啟程了。長長的一條隊伍緩慢的前行著,若是從上空看下來的話,這條逃荒隊伍像螞蟻搬家一樣。
李清秀姐弟三人走在隊伍的中間,前麵是李大壯一家,後麵是李二壯一家和他們的嶽家。
麵對李大壯這樣的安排,李清秀很滿意,她看了一圈估計了一下,這條隊伍大概有三四百人左右,算是大隊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