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決事米金台

字數:1869   加入書籤

A+A-


    玊恒心鎖!
    水夢同十八先生於城上議事,木娘擬欲重建水夢齋,水夢笑曰“失之田草,得之馨苗。今已非昔時,昔時自非今日,故當擇馨苗勉之。”菊兒道“蠓蚊之舟,安能載雄鴞之誌。”木娘些不快道“呀!是我目光短淺。”菊兒笑道“姐姐哪的話!想是姐姐亦想大家有個安身之處,姐姐勞心了。”眾姐妹同言,又露兒忽道“聽先生的!”春兒趣笑道“先生染疾之時,咱們的露兒最是憂急呢!”露兒低眉打眼,淺推下春兒,回了房去。眾人見了笑了來,時施恩尋水夢,於眾人禮,乃道“老師!學生忽於醫有興。司城大疫,有雲鼻若煙熏者,為邪熱灼肺,何以三承白虎等?吾聞六味地黃,乃正救腎中源陰,救其源不就可以了。”水夢笑曰“敏學好問,善也!但不可以心不專。鼻若煙熏者,乃源陽明胃中,上之同燥之屬,極則肺胃盡枯。若中枯,上下不續,恐生危矣!若疫屢清下,而見腎陰欲枯,可六味地黃和生脈等加減。再者邪熱正勢,不可妄補。當辨其形色氣脈,或瀉以兼補,急瀉急補等,類不定之宜。總而言之,醫之道在乎全,不可容微乎之失。”施恩惑道“學生依是不解!看來術皆有非易之處。”春兒笑道“天下術皆幽於德,德幽於一心。隻若心般,隆基萬丈,自無非易之說。”水夢亦笑曰“其心可嘉!汝暫不必以此為進,汝還是想想!萬民雖願相助於汝,但如何收場?還需汝自行斟酌。”施恩於眾人禮,去也。
    三日之後,薑桑知天下已失,留空權再無意義,乃下戰書於施恩,書曰“帝城之下,萬民之前,可敢孤決高下?”施恩接得此書,問水夢於機,水夢卻道“區區之事,汝還是自行定奪吧!”施恩自知薑桑乃武門出身,功亦有樹,自是難以雙拳敵之。若引兵民殺之,勢必動亂一時。如此左右為難之下,獨望夕陽。又日方定,乃昭明天下,於丁卯年季秋末與薑桑戰擇天下主。
    昭後,施恩乃於水夢曰“老師!吾父皇,當今帝!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帝曾命八王歸司,已是屬實!今卻不見人影,學生無緒。”水夢笑曰“木有根枝,事亦有主次,及其主則繁亦簡。眼下決戰為重,事後一切皆可迎刃而得。”
    至決戰之日,皇城之下有百萬之民相見,亦有不來之民曰“上天降令!薑桑豈有不敗之理。”
    百姓用米袋累以方台,告二人曰“民以食為天,天下萬事食為基。今日得此基者,得天下!”施恩道於薑桑曰“順民心,汝可敢否?”薑桑笑道“黃口小兒!老夫豈會怕你不成。”當二人接戈之時,一箭透過薑桑胸口,萬民高呼!拜見皇上。施恩有些頓覺,忙道“大家快快請起!”隨一聲謝皇上,百萬民起。施理亦在人群之中,見此景,自喜道“六弟年少仁義,今又民心所歸,吾這個長兄自愧弗如。”
    施恩殊不知馭弓之人正是他的父皇,然此時八王亦同其於喜樂中。事後,施恩見帝,驚喜道“兒臣拜見父皇!”恰八王皆在,望其人是欣賞有嘉。帝問曰“使汝入獄,又險些被人殺害,汝難道不恨我?”施恩笑曰“兒臣的老師曾有教,但行己心,天下自有不昧之知。故兒臣毫無怨言!”帝笑曰“起來說話!”施恩起,帝乃複笑道“汝尋了個好老師啊!薑桑之心,吾夙已知之。但他昔日有功於月織,吾不願親弑之。恰吾等皆年老體衰,欲察爾等兄弟孰可繼承大統,方暗中隱去,使薑桑自反為驗。哈哈哈!汝戰猥麻,平毒疫,伏麓山等事!我們這幾個老東西可是聽來得意。”施恩謙笑道“兒臣所建之事,於父皇昔日相比,依舊是天壤之別。”帝笑曰“如今吾已非帝!萬民之心已有歸,明日便舉行登基大典吧!”八王共禮笑道“見過皇上!”帝亦起禮。
    大典啟,應施恩意,大典於郊野舉行,百官與眾民同慶。大典之上,加封水夢為水月天師,十八女皆封太書先生,由廉隆正接替薑桑之職。待大典結束,立殺薑桑上下一切黨,免其盡族於流庶。西戍首將之職空缺,施理再三請意,施恩乃授。又補兵四戍,充裕食生。
    趙越知薑桑已死,於燭前執金笑望,遂服毒自盡而去。家中之女為過門不久之妻,見趙越故,收拾行囊,連夜離了去。
    至於其餘六兄弟,知施恩已登帝,卻無顏再見,故遁隱深山。施恩幾命尋找,皆無望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