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章 皇帝守國門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A+A-


    武廟一哲徐懋功!
    唐皇李淵看秦王世民從長春宮送來表章所述……王業所基,國之根本。
    這句話打動了唐皇李淵,祖宗的封地不能丟。兒子們爭權奪利的事情往後緩一緩,先把外敵趕走,祖宗封號的唐地,必須要奪回來。
    唐皇李淵詔悉發關中兵,以益秦王世民統管,抗擊定楊可汗劉武周入侵山西。
    秦王世民鎮守長春宮,左近風淩津渡。三河相會風淩渡,雞鳴一聲聽三省,這裏是山西山東進入關中長安的交通要津。
    太平歲月,每日拂曉,沉睡的黃河剛剛醒來,岸上的樹影婆娑可辨,南來北往的客商熙熙攘攘奔向風淩渡。推車,騎馬,馱驢,挑夫,背囊負包袱……人們接踵而來。有的岸邊候渡,有的坐在船頭泛舟中流。多條渡船航行在大河中,南北東西,馳騁爭流,嘩嘩劃水聲,嘎嘎搖櫓聲,船夫號子聲,乘客呼叫聲,匯成一片。
    秦王世民眺望風淩津渡水麵,和平時期熱鬧非凡,戰時津渡冷冷清清。秦王世民盼望著出差東方的專使回程,因為即將領兵出征之前要見一見這趟專使。
    一騎專使從東方而來,牽馬上了渡船,終於鬆了一口氣。長途出使平安回來,又能與妻兒老小團聚了。和平統一的地區都有常規驛站驛夫。戰時隻能用專使,專使的妻兒質保於官府,過著優渥的生活。專使途中小心翼翼,以妻兒為信用,確保途中不泄露一點機密。
    太行山東的各州府剌史、軍府總管驛送公函,需經過長春宮風淩渡進關中長安。秦王世民加派兵士護衛驛使急送長安尚書省,絕不折閱其中內容。唯有黎陽李世積給秦王世民的密函屬於例外。
    徐懋功改徐姓李,名世積。歸附唐皇李淵的宗正屬藉,依禮製說是同一個祠堂祭祖的一家人。局外人從名字來衡量,也覺得李世民與李世積確是兄弟。可是李世積覺得唐皇李淵對自己不怎麽放心,上次把李密的頭顱送到黎陽,明白人都知道讓李世積難堪。
    李世積自思量我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不讓我主掌山東軍事,而派遣淮安王李神通主掌山東軍事。不相信我有執掌山東的能力?還是不信任我的人格?我十七歲從軍瓦崗寨,軍事爭戰經驗比富貴子弟李神通多多了。唉,不管李家宗主李淵如何對我,我隻能認定自己是李唐皇家祖宗的子孫,盡責盡力做好本職之事。但是必須要親近李唐皇家的王子們,多與王子們套套近乎。所以每有公文來往,順便給鎮守長春宮的秦王世民捎上一封家書,作為禮節性問候。
    唐皇李淵封授官員,其方法很機巧。把前朝的縣鄉地域抖亂,重新劃分成新的州縣。李世積為黎陽總管領四個州府的軍事,其中澶州、殷州、衛州都是即時新設。並不是原有統轄的州縣,而是與敵方犬牙交錯,或者就是敵占區。讓新封官員甘心情願為皇家開強拓土,這是帝皇術的重中之重。
    唐皇李淵新置殷州,包含獲嘉具、修武縣、共縣、新鄉縣、武陟縣。這五個縣暫時多為洛陽王世充控製,部份鄉堡為黎陽李世積控製。為爭奪民眾交納稅糧,雙方常有短兵相接的事件發生。
    秦王世民給李世積送去密函,是說即將領兵北伐劉武周。原先鎮守長春宮是為了監控洛陽王世充,如今父親起用我領兵北進。現在擔心洛陽王世充乘隙西攻長安。請王兄世積在洛陽王世充的東部戰線發動攻擊,牽製洛陽的兵力,減輕對長安的軍事壓力。
    秦王世民向黎陽李世積發出密函的同時,李世積也向秦王世民派遣特使。黎陽城已陷落於夏王竇建德,淮安王與長公主陷入敵手,情況不明。我現守大伓山倉城,戰況不妙。
    秦王世民接到李世積密函,長歎一聲,原地轉了幾圈。提筆回複李世積原定策略不變。
    十月隆冬滴水成冰。黃河開始封凍。唐皇李淵接到山東的軍情表章,氣得跺腳拍龍案。山東十個州全部失陷,淮安王李神通與同安長公主被夏王竇建德俘虜,黎陽總管李世積遁於鄉野。指望李世積從東方牽製洛陽王世充的計劃破滅了。
    洛陽王世充機敏狡黠,秦王世民領軍北攻,王世充必定乘機向長安用兵。
    唐皇李淵當機立斷禦駕長春宮,皇帝守國門。
    洛陽王世充得到準確諜報,秦王世民即將北攻定楊可汗劉武周、宋金剛。王世充思想乘其兩虎相鬥,精疲力竭之際,突襲唐皇的新安與宜陽兩州。又得報唐皇李淵坐鎮長春宮,扼製潼關,看來唐軍有所準備。王世充放棄西擊長安的戰略。先向南方淮地、向東方齊魯發展。
    秦王世民正在準備發兵,突然接到父皇將到長春宮的消息,心裏感到有些詫異,父皇是否有新的策劃?
    臨戰之前,父子見麵,別有一番親情厚意。秦王世民向父皇稟告戰略策劃第一套戰略,正麵攻擊。第二套戰略,側敵攻擊。
    唐皇李淵說“你先說正麵攻擊。”
    秦王世民說“正麵攻擊原本不是首選戰術。隻因淮安王在東方戰場失利,沒有強大的力量從東部牽製洛陽王世充。主力軍從這裏風淩渡過黃河,由南向北攻擊定楊可汗軍。在沒有取得戰場主動權之前,可以就近兼顧潼關以及新安州的防務。防止洛陽王世充軍乘機打劫。”
    唐皇李淵說“說說第二套戰略,側敵出兵。”
    秦王世民說“側敵出兵。就是主力在河西北進,從北方龍門津渡過黃河。築堡堅守,威脅劉武周、宋金剛南部軍兵的糧道。相機就近進擊。”
    “好,從北方龍門津渡過黃河。為父坐鎮長春宮,監控洛陽王世充,解除你的後顧之憂。”唐皇李淵似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父皇,黎陽總管李世積遁於鄉野。如果山東無用武之地,是否可以召回李世積,到龍門前線助我一臂之力。”秦王世民耍起了小心眼。李世積沒有來過京城,長安官場人物都是陌生人。他將來是列隊太子陣營?還是列隊秦王陣營?若有機會共事一回,就能先入為主,雙方建立可靠的友情了。
    唐皇李淵說“山東形勢不明,待後再議李世積之事。”
    武德二年十一月望日,寒風凜冽,冰封黃河。秦王世民領兵從河西北上,亮月之夜,來到龍門津渡,踏冰過黃河。連夜趕到河東柏壁地,豎柵立營挖塹壕。
    敵帥宋金剛探得消息,唐軍駐營柏壁。不明對方兵力虛實,寒冬臘月雙方僵持,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唐皇李淵盡出關中守軍給了秦王世民,長安城周邊幾乎沒有守衛力量。皇帝的近臣們真是擔心,怎麽辦呢?
    帝皇有術,瀟灑走一回玩起來。傳詔華山打獵。
    名雖打獵,實則是宣揚軍威。皇帝當了衛戍兵,親身巡防京畿要地,慎防亂民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