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章 自拔歸京師
字數:4283 加入書籤
武廟一哲徐懋功!
李世積辭別義兄李商胡,率軍與曹旦將軍會合,駐軍於大河南岸。
霍氏女總管對李商胡說“兒呀,你義弟世積帶著土地人口歸順長安唐皇帝。父子兩國公,比前主人魏公李密的勳爵高多了。咱母子倆幾千人,占據這麽點洲渚,不入人家法眼。佛菩薩不貪財,香燭供奉哪裏來。沒有真材實料,無論投奔哪個明主,都不重用你。”
“母親大人高見,趁夏王竇建德主力軍沒到之前,宰了曹旦這一批爪牙。占領附近的州府,稱霸一方才能換得高官顯爵。”李商胡雄心勃勃,想幹點大事業。
母親霍氏說“你義弟懋功做事,瞻前顧後,不必等他回音。成王敗寇,英雄不問出處。先設計滅了夏王大將高雅賢一眾人,曹旦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曹旦的五萬人馬分駐大河兩岸。李商胡邀請到軍中二十三個裨將到水營飲酒,全部處死。
夏軍大將高雅賢,阮君明還在大河北岸。李商胡再發四條大船到北岸渡運高雅賢這批將士。高雅賢惦記著巡視後軍輜重營,讓裨將與親兵三百人先登船渡河。
大河十多裏寬闊,四條大船到中流,各船倉中伏兵齊出,三百夏軍將士盡數殺滅。有一個療馬獸醫精通水性,潛水遊向南岸向曹旦將軍報警。
李商胡發現高君雅、阮君明兩條大魚漏網。逐領本部兩千人上岸追殲,擊滅了阮君明。高君雅逃竄遠去,李商胡追之不及,隻有任其逃遁。
李世積保持瓦崗寨傳統,特別重視暗探諜報。得知李商胡上岸追擊高雅賢,李世積大吃一驚,對郭孝恪說“壞了、壞了、壞事了。李商胡是水中蛟龍,上了陸地任人剝皮抽筋。”
郭孝恪說“咱們是否攻擊曹旦大營?相助李商胡。”
李世積說“曹旦憑夏王妻兄身份統軍,其才可有可無。一個高雅賢抵十個曹旦也不止。等待追捕高雅賢下落的消息。”
稍刻傳來消息,李商胡追之不及,高雅賢逃遁。
又探得消息,曹旦大營擊鼓傳訊,戒備森嚴。
李世積說“高雅賢逃遁了,此人收留蘇定方、王小胡……許多勇士為義子,戰力非凡。事不宜遲,走!我與李商胡結義兄弟,人所共知。無論如何分辨都脫不了幹係,跳進黃河洗不清。當年瓦崗百戰,走為上策。”
郭孝恪說“是否偷襲一戰,打怕了曹旦,就不會追擊咱們了。”
李世積搖搖頭說“明知沒有完勝,何必傷害三千黎陽子弟兵的身心生命。”
“我去集結人馬,悄悄出營。乘夜色朦朧,現在就走。”
李世積說“不,不集結人馬!三千步兵將士原建製留下來。把所有騎兵隊帶走。乘夜幕遁走西去。”
大河流域的地勢地形,李世積熟如指紋。當年禦河劫皇綱,與隋大將張須陀周旋遊擊戰,李世積走遍了大河兩岸的溝溝壑壑。老馬熟途,日夜兼程,不日與共城山張亮聚會。
張亮說“秦王府書記房玄齡傳來消息,秦王與秦叔寶在美良川擊敗尉遲敬德,山西中部戰況激烈,封鎖關隘不便通行。竇建德與王世充爭奪東部地區,河陽一帶警戒鬆懈。咱們沿黃河北岸向西,直達風淩津渡長春宮。”
“咱們?張亮兄,你這次不能去。皇妹同安長公主有一天不回到長安,你必須堅守共城。太行山白陘道必須要暢通信使。”
張亮欲言又止,李世積說“我知道,你想去京城開開眼界,見見皇帝,到山西戰場上搏取功名。我坦言,有我與郭孝恪的功名,決不落下你張亮半分。”
張亮笑道“主公,讓你見笑了。我定會顧全大局,堅守共城,保證共城白陘山道信使暢通。”
李世積、郭孝恪與張亮揮手告別。張亮立在道路邊,望著遠去的騎士,黯然神傷。戰爭,每天成千上萬人死亡。今日一別,今生能否見麵。主公啊,你說對了一半意思,我是想去戰場立功名。另一半意思你沒說今日一別,是暫離?還是永別?戰爭,生死一瞬間。
長春宮,唐皇李淵神思焦慮。山東、河南、江淮幾十個州府叛唐。近在咫尺的山西南部州縣,扼守京城東大門。夏縣呂氏,蒲州王行本,都是信得過的人,可是李唐皇朝遇到厄難,就乘危謀反。親舅舅家、親表兄獨孤懷恩,他也陰謀取而代之做皇帝。
這麽多州府逆叛者首領,都是傑出人才。唐皇李淵遇到了最大的難題人才流失。沒有人才,何來天下。
父子同心,其利斷金。長春宮與蒲州隔河相望,唐皇李淵與蒲州王行本對峙兩個月了。秦王世民駐軍柏壁,截擊宋金剛支援王行本的軍糧和援兵。
武德三年正月十七日,蒲州糧盡開城門出降。秦王世民輕騎來到蒲州,與父皇李淵見麵,商討下一步戰略戰術。
唐皇李淵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智將更難求。眼下反攻的時機,尚未到成熟期。”
“父皇,我年前十一月領軍過龍門,駐軍柏壁。李世積也是那個時間段歸降夏王竇建德。兩個月了,李世積借夏王之力攻下王世充新鄉縣、獲嘉縣。減輕了洛陽王世充西部用兵對長安的壓力。李世積再次策動夏王竇建德,攻取王世充的濟州、曹州、戴州。挑起了王世充與竇建德的爭戰。李世積的使命已經超限完成,兒臣已暗喻他脫離險境,回歸朝庭。不知能否順心遂意成功脫險?”
“智將不易。兩個月時間內,兩次大規模借調敵方力量,壓製第三方。這樣的智將,假如站到敵對勢力一方,後果不堪設想。”唐皇李淵被太多的人背叛,心有餘悸。
秦王世民說“如果李世積近日能夠脫險,若從太行山白陘道來柏壁,關隘已封。預計從河陽來風淩渡長春宮。父皇,你如何接待瓦崗賊李世積。他可是賊得很哪。”
唐皇李淵笑道“為父心中有數。”
父子正在議事,軍情急報,宋金剛圍攻絳州。秦王世民辭別父皇,急急趕往柏壁軍營。
李世積與郭孝恪一路商議,什麽日子,什麽時辰見皇帝。怎麽行禮,怎麽回話……。
戰時行宮,簡化了禮儀。有事奏事,無事莫來朝見皇帝。正月二十九早晨,奉禦報告,黎陽總管李世積求見皇帝。
唐皇李淵與裴寂、蕭瑀、陳叔達……幾個近臣議事。李世積進殿就要行三跪九叩禮。唐皇李淵哈哈哈笑道“皇侄免禮,坐,坐坐。簡述一下山東軍情。”
李世積感到愕然,原先準備好的禮節一無是處。入鄉隨俗,侃侃而談山東形勢。
聽完山東形勢,唐皇李淵傳令備馬,回長安城。
內史令蕭瑀問道“陛下,為何突然回京城?”
“世積歸附宗正屬藉,此事非同小可。已經一年另兩月了,還沒有到太廟拜祭列祖列宗。二月初一,祭祀太廟。”
起居舍人記載甲午,世積,孝恪至長安。
正月三十,甲午日,唐皇李淵領近臣、李世積、郭孝恪到了長安城。
二月初一,祭太廟,李世積祭祀李唐列祖列宗。
二月初二,工部領李世積到開遠門內,看了皇帝賞賜的普寧坊西南隅一座大宅院。
二月初三日,戶部領李世積到長安城郊外,步量皇帝賜的那五十頃良田。
二月初四日,奉禦領李世積遊覽皇城完畢,唐皇李淵當即詔令起程回華陰。
二月初六,庚子日,唐皇李淵回到華陰,有平叛蒲州王行本而收俘的三千兵,交給李世積統管。
李世積當即領兵北上,去秦王世民帳下效力。
唐皇李淵撏一撏胡須,望著遠去的李世積。喃喃自語如此羈絆智將,行否?
起居舍人記錄皇帝日常事,提筆寫李世積,複歸唐。
唐皇李淵說“不對,應該是,李世積自拔回京師。”
複歸唐與自拔回京師,有啥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