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半途截戰

字數:4865   加入書籤

A+A-


    武廟一哲徐懋功!
    懷州總管黃君漢聲張虛勢,調虎離山,誘使陳正通主力軍離開了壽陽城。
    李世積的齊州兵輕裝遠奔,晝伏夜出急行軍。趁虛而入,夜襲壽陽城,沒有傷亡一兵一卒,順利占領了壽陽古城。
    陳正通得到消息,回軍到了壽陽城,李世積大軍防守嚴密無懈可擊。陳正通無可奈何,思忖保存實力,又回兵八公山硤石口水師營地。陳正通傳令,幾百艘水師舟船裝運軍資,順淮水東下,與東方海州徐紹宗合兵。或者轉山陽瀆運河南下揚州,入長江與輔公袥會合。
    陳正通領兵到了壽陽城下,沒有攻城就匆匆退兵。李世積心裏疑惑有詐,與李孟嚐、杜正倫商議此事。
    三人眾口一詞水師想溜。李世積下令,李孟嚐率軍到硤石口下遊數十裏設置攔河索。杜正倫尋訪當地族老,勸降壽陽子弟兵。
    陳正通馬不停蹄回到硤石口水師營,立刻裝運軍資,解纜拔錨起航。
    船隊順流航行數十裏,兩岸地勢平坦,水流緩慢。兩岸突現數千人,平靜的水麵忽起波瀾,數不清的纜索拉出水麵。雙纜一組方格網,類同軟梯纏鉤水中船舵,船身打橫,亂糟糟的堵住了水麵。
    兩岸強弩利箭如飛蝗,船工躲避飛箭進船倉,許多船舶被拉靠岸邊。
    前邊的船舶驟然停止,後邊的船湧上來,堵滿了整個水麵。
    壽陽本地的族老在岸上喊話“壽陽兒郎,不要遠行千裏,命喪他鄉!家裏的父母妻小等你回家!”
    親情的感召力勝過長戟弩箭,駕船的船工兵士多是喝淮水長大的男兒。誰願意離鄉背井為他人賣命?水中的船舶紛紛靠岸投誠。
    陳正通得報水道被阻,大事不妙,急領兵馬走旱路,向南方撤退。
    總管黃君漢領懷州兵沿途追趕,雙方一前一後,你追我趕八百裏。直到長江邊青林山,陳正通與輔公祏大軍會合。黃君漢懷州兵到了江州,與主帥李孝恭會合。
    李世積繳獲敵軍船舶數百艘,清點官府錢物,申報朝庭,留足軍用物資外,移交新任州府刺史。
    唐皇李淵詔令,李世積領齊州兵,南赴長江會戰輔公祏。
    李孟嚐說“齊州兵長途跋涉,夠辛苦了。如今又要南征,將士們士氣會如何變化呢?”
    杜正倫說“一事一議,賞罰分明。把這次戰事的獎賞分到每個將士,送回齊州老家,激勵士氣。”
    李世積說“把繳獲的牛車驢車裝船,順流東下,到了泗水。甄別傷病將士,讓他們押運獎賞物事,按功名冊送回齊州府所屬各州縣。健壯將士從泗州乘船南下揚州。”
    獎賞物資有專人押送回家鄉,齊州兵士氣振奮,毅然再上征途。
    李世積圍攻徐圓朗時期的老搭檔任瑰,現職徐州總管。當下圍攻海州徐紹宗。聽聞西方壽陽城陳正通敗逃,海州徐紹宗放棄海州城,一路南逃。
    總管任瑰領徐州兵一路緊追,直取長江邊的泰州海陵城。
    李世積率領齊州兵,沿大運河到了長江北岸。人生地疏,向何方行進?
    按照郡王李孝恭軍令,東西合擊輔公祏,應該向西進軍。
    西方戰線傳來消息,黃州總管周法明水師屯兵荊口鎮。對手西南行台張善安,派遣刺客假扮漁夫。總管周法明在戰船飲酒,也許正缺鮮魚佐酒,被假扮漁夫的刺客所殺。朝庭已派遣安撫大使李大亮討伐行台張善安。
    李大亮收服張善安。又與副總管權文誕領兵轉戰宣城。
    主帥郡王李孝恭激戰蕪湖,再與李靖合兵,轉戰舒州安慶。
    李世積、李孟嚐、杜正倫商議軍情。杜正倫說“李靖所領交州、廣州、泉州、桂州……的南方兵,人人熟悉水性。咱齊州兵懂水性的人十不足一。請總管大人酌情考慮。”
    李孟嚐說“輔石祏的西南行台張善安已經被擊敗歸降。咱們西路戰線兵力雄厚,以強製弱,無需咱齊州兵去摻和。輔公祏的東南行台左遊仙,他的實力沒有受到打擊。”
    李世積說“左遊仙不是戰將出身,他依附於輔公祏,名義上授職兵部尚書,實則不會用兵。一旦沒有輔公祏為主心骨,左遊仙一事無成。但是左遊仙善於理政,能為前線大量兵員與糧資。咱們現在位於左遊仙、輔公祏之間。傳令騎兵隊遠程偵探,中途捕捉敵方信使,切斷雙方聯係。咱主力軍守株待兔,準備好隨時出擊。阻止輔公祏與左遊仙會合。”
    西方八百裏外的舒州安慶戰場,唐軍節節勝利。李靖所領的嶺南兵一軍當先,東攻輔公祏的京城丹揚戰線。
    李世積傳令,原來在壽陽繳獲的運兵船,全部隱藏於江北的內河道,封鎖消息。
    輔公祏集中兵力保衛國都丹楊宮,主力防守丹楊以西的防線。東北方向重兵守護金陵石頭城。
    偵探得知,金陵石頭城以東地區沒有重兵駐守。郡王李孝恭軍令,催促李世積過江西進,攻擊金陵石頭城,圍困丹陽宮。
    李世積對李孟嚐說“輔公祏是咱齊州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我還是靜待幾天,不想逼人太甚。”
    副將李孟嚐說“滯延軍期,是否適宜?”
    李世積說“輔公祏現有五六萬多兵力集估於丹陽戰場。圍師必闕,圍三闕一。倘若將丹楊宮城四麵圍困,拚個魚死網破,雙方多傷亡成萬條生命。李靖孤軍前出逼近敵方,必定有擊潰輔公祏的實力。咱們一萬齊州兵,去了不嫌多,不去不礙事。何必與朋友爭戰功。”
    杜正倫說“不必擔心郡王李孝恭的軍令。勝利者不受遣責。咱們攻取壽陽,沒有損兵折將。碾轉幾千裏,將士疲憊,在江北養精蓄銳幾天,等待最佳戰機。應該不會追責。”
    輔公祏依賴的四股勢力,一是丹楊宮大本營,二是北方壽陽陳正通,三是西南行台張善安,四是東西行台左遊仙。
    北方壽陽陳正通被李世積齊州兵擊潰,江淮之間的州縣全部丟失。西南行台張善安被李大亮征服,整個軍政勢力四去其二。隻剩下江南都城丹楊與東南道行台,堪稱半壁江山。
    輔公祏盤算,丹楊宮城成了正麵主攻戰場,必須要轉移國庫財富以策安全。唯一可靠的去處是東南行台,左遊仙在浙杭地區理政有方,稅源廣進,可以長期固守。
    輔公祏謀劃既定,留數萬將士守衛京都丹楊。選一萬精銳將士開路東進,整個皇宮男女數千人悄悄行動,將皇宮中金銀珠寶錢帛悉數裝車。夜靜之時,男男女女攜帶千車物事,悄悄離開了丹楊宮城,一路東行。
    輔公祏精心策劃,東北方向的金陵石頭城,有自己的軍隊駐守。太平無事,沒有受到攻擊,所以東方應該沒有唐軍人馬威脅。途經吳地,奔赴越地,與東南行台左遊仙會合,如此策劃必定成功。
    李世積的偵探報告,輔公祏大隊人馬出了丹楊宮城。李靖所部嶺南兵為前鋒,已到丹楊以西數十裏駐軍,等得大軍一到,即將攻城。
    “再探!”
    李孟嚐說“咱齊州兵何時渡江為宜?”
    李世積說“待輔公祏過了金陵石頭城守軍地界,咱們再過江,免得背腹受敵。”
    偵騎報告,輔公祏如同螞蟻大搬家,隊伍長長好多裏路。前方精兵萬人開路,後方萬人斷後。中軍有牛車千乘、驢子千馱。沒來金陵石頭城地界,奔向東南句容方向。
    李世積發令過江。
    二百多艘百石大船,裝載一萬人與馬,從江北岸疾發南岸。船工駕大船回江北侍命,以防石頭城敵軍襲擊。一萬齊州兵輕裝奔襲,直奔句容縣地界。
    輔公祏洋洋得意,丹楊宮城留有幾萬守軍,城高壕深,足夠阻擋西路唐軍一些時日。北方金陵石頭城守軍扼守長江,遷移皇宮的大計方略必定成功。到了東南行台,募集精兵強將,再回丹楊城前線反攻唐軍。
    輔公祏策劃趕不上變化。忽聽到戰鼓咚咚咚,唐軍旗幟招展,一個個小方陣從側翼逼近。齊州兵高呼“父母盼兒歸!嬌妻望夫回!兒女呼耶親!還家樂團圓……”
    齊州兵離家思鄉,情真意切的呼喊聲,超強感召力震撼人心。誰願意離鄉背井,為他人賣命!
    輔公祏的前軍聽到戰鼓聲,行進速度更快。後軍聽到唐軍戰鼓聲、呼喊聲,頓時放慢腳步。前後距離迅速拉長。
    李世積下令“以小隊結方陣,方陣一字並列,擊鼓呐喊,衝擊敵方中軍。五十步放箭,二十步掛弓挺長槊。嚴禁撿取貨物,保持隊形不散。”
    一萬齊州兵,二百個小方陣,並列二裏地。敵方中軍多是宮中男女、牛車貨物,一衝即潰。
    輔公祏本是驚弓之鳥,望著唐軍整齊的軍陣逼近。許多軍士撈點值錢的物事,奔向原野蘆葦蕩。
    大部士兵逃竄,輔公祏慌忙之際拋棄家小。領著幾百個親近衛士拚命逃竄。
    李世積下令,收集戰場物資,就地挖壕紮營,保護繳獲物資,以防宮庭財寶散失。
    清點俘虜,眾多宮庭男女,獨獨不見輔公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