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字數:276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凡人老豁 !
    倔老頭兒
    爺爺有一副倔脾氣。聽奶奶說,爺爺年輕時就特別倔,按照奶奶的話說:“認準什麽事了啊,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因為倔,所以爺爺奶奶經常吵。雖然每次吵贏的都是奶奶,但是爺爺倔強堅持的事每次都能完成,吵架阻止不了爺爺的倔強脾氣,也阻止不了倔老頭前進的腳步。雖然脾氣倔,但是爺爺心善,在村裏的口碑極好,從我記事起,沒聽過有人說爺爺壞話。
    常聽奶奶念叨,爺爺剛開始在果園工作的時候,為了學好果樹管理技術,經常熬夜看書學習,年紀輕輕頭發就白了。當時好多人勸他,別熬的太累,身體會吃不消的,果園的同事、村裏的鄉親、親戚,都勸過他,就是勸不動,後來技術學通了,不用熬夜了,頭發才又慢慢黑起來了。
    2000年,村裏東果園解散,侍弄了半輩子果樹的爺爺很傷心,走出家門去外地打了一年工。2001年,爺爺買了四隻小尾寒羊,於是果農又多了一個身份—羊倌。爺爺養羊之後,開始讀養羊的專業書,當時我在讀學前班,不認識字,隻知道爺爺經常拿著本子寫,還時不時地翻看曾經寫過的東西,直到爺爺去世之後,收拾爺爺遺物的時候才知道,爺爺寫的都是學習筆記。
    雖然天天讀書學習,但爺爺剛開始養羊,沒什麽經驗,並不盡如人意。有一天爺爺出去放羊,出去沒多久就自己回來了,羊沒了,(後來知道爺爺當時把羊交給同行的羊倌代管了),我興衝衝地朝爺爺跑去,抱住他,可是他卻有氣無力地對我說:“起開,別鬧。”我知道肯定發生了什麽事,但是具體什麽事,我不知道。傍晚,爺爺把羊趕回來了,這時我才知道,羊因為漲肚,死了一隻。
    為此,倔老頭的倔脾氣上來了。第二天,爺爺去村裏其他羊倌家裏請教:羊常見的突發疾病有哪些?需要喂什麽藥?需要怎樣紮針?…他蹲在羊圈,讓人手把手地教他。從那時起,爺爺放羊時不再是隻帶一杆鞭子,還背著一個工具包,包裏有針頭、注射器、常用的藥物、給羊喂藥用的瓶子和一本養羊的專業書。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摸索,幾年後,爺爺從一個“新手羊倌”成長成一個“養羊高手”,家裏的羊也由最開始的四隻增加到十幾隻、二十幾隻…….
    村裏的羊倌冬天放羊大多會把羊趕到麥田裏讓羊啃麥苗,這對麥苗有好處還是有壞處我不知道,反正好多人不喜歡自己家的麥苗被羊啃掉。爺爺冬天放羊從不往麥田裏趕,都是趕到我家西邊的空地上,那裏有枯草,有落葉。空地上有好多白色垃圾,羊誤食白色垃圾後會因為堵塞食道而死,爺爺一邊放羊一邊撿白色垃圾,撿出來扔到垃圾站。我說:“撿幹淨一片夠咱家羊吃了就行了唄。”爺爺笑笑說:“唉多撿點也無所謂,哪天誰家來這放羊的時候不用擔心羊吃塑料袋了。”慢慢的,三四十畝的空地沒有白色垃圾了,村裏大喇叭點名表揚了爺爺,倔老頭兒成了是村裏唯一一個被點名表揚的羊倌兒。
    2011年,爺爺在蓋草堆的時扭傷了膝蓋,從那以後爺爺不放羊了,夏天就割草喂羊,冬天就去田裏收一些楊樹葉、花生蔓、紅薯蔓之類的回來喂羊,羊群數量也減少了,基本保持在十隻以內。爺爺夏天割草經常中午去割,開著電動三輪車,帶上兩把鐮刀,頂著烈日在田間地頭割草,熱的滿頭大汗。我問爺爺:“你怎麽不早晨或者傍晚涼快的時候出來割草?”爺爺說:“涼快了困,沒法幹活,熱點不困。”倔老頭終歸是倔老頭。隻要我在家,我都會要求跟爺爺一起去割草,可是他總是不讓我跟著,怕我熱,偶爾讓我跟著一兩次,也總是說我:“你去陰涼地歇一會去吧,別熱著了。”
    後來倔老頭年紀大了,又有腿傷,家裏人都希望爺爺能把羊賣掉。可是說了無數次,都不管用,家裏人說的多了他就臨時賣了,隔三五天就又偷偷買上了,這倔勁兒改不了。去年羊剛賣完,過了三兩天,爺爺跟奶奶說:“跟你商量點事。”奶奶問什麽事,爺爺尷尬地說:“我又買了幾隻羊……”給奶奶氣的啊,狠狠地數落了爺爺一頓。羊都買回來了,生氣又能怎樣?養著吧!可是,這一養,還沒等這幾隻羊賣出去,羊倌兒爺爺走了,留下的隻有幾隻咩咩叫得羊兒……
    倔老頭很熱心,雖然養起了羊,但是爺爺的果樹技術也沒扔下,經常出去幫其他村子的果園做做修剪嫁接之類的活。村子裏誰家院子裏有幾棵果樹,到修剪的日子了或者想嫁接了都會找爺爺幫忙。幫忙是不給工錢的,但是主人會邀請爺爺吃頓飯或者給盒煙,爺爺很少在別人家吃飯,給煙的話頂多抽一兩根,不會要整盒的。在整理爺爺遺物的時候,我找到了很多本子,本子上寫著很多某某人某月某天請他修剪或者嫁接某某樹的信息,做了的會劃掉,奶奶說,爺爺怕忘掉,所以誰家找他幫忙他都會在本子上記一下,僅2019年一年就足有五頁之多。到爺爺去世,還有三五行沒劃掉。
    2020年5月9日,爺爺去世後第九天,我去行唐縣的姨姨家,姨家的鄰居聽說爺爺去世後說:“天呐!那麽好個老頭,怎麽就沒了呢?俺還想著讓他給我家嫁接柿子呢!”
    聽奶奶說,倔老頭年輕時曾經富裕過。在那個全村都在追求萬元戶的年代,第二個萬元戶出現的時候爺爺手裏已經有四萬元資產了。同宗族的叔叔伯伯或者鄉裏鄉親哪家生活拮據了,隻要找到爺爺,爺爺都會拿出錢來接濟一下,至於還不還,爺爺從未想過。
    家裏有一尊觀音菩薩雕像,不大,是爺爺撿回來的。爺爺不信鬼神佛道,就單純的當個裝飾品擺在桌上,奶奶但是稍微有點信這些菩薩神靈。奶奶找了個人,說是讓那個人把這個菩薩請走,那人看了看說:“菩薩不走,菩薩說,你家有大善人,不走。”走在村裏的大街上,找個年紀大點的人問一問:“你知道楊老豁嗎?”他會告訴你:“那個倔老頭啊?大好人呢……”
    倔老頭終究是倔老頭,即便是他的離開。他或許不願勞煩自己子女,或許不願意讓人看到他躺在病床上那憔悴的麵容,勞碌一生的爺爺在給小麥澆水時因突發腦溢血倒在了麥地裏......離開的依然是那麽倔強,那麽突然幹脆,留給親人們的隻是倔強的轉身和無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