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字數:242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凡人老豁 !
    羊倌爺孫
    爺爺開始放羊之後,我就經常跟著爺爺放羊。爺爺的羊開始隻有四隻,周末我就會跟著爺爺去放羊,在田間地頭,便有了羊倌爺孫的身影。
    爺爺給我做了一杆小鞭子,鞭杆長約二尺,手指粗細,很精致,也很漂亮。走在路上,鄉親們看到後都會笑著對爺爺說:“老豁叔,帶著小羊倌放羊啊。”爺爺總會笑嗬嗬地回應著。
    羊倌爺爺肩頭背著工具包,右手拿鞭子,左手攥著幾塊土坷垃,羊如果吃莊稼,離得近就用鞭子趕,離得遠就扔土塊轟,我也有模有樣地拿著幾個土塊,背個背包,在田間地頭纏著爺爺轉悠。跟爺爺不同的是,爺爺的工具包裏背的是常用的獸藥、注射器、養羊專業書等,我的背包裏背的則是各種各樣的零食。
    後來,羊數量多了,放羊也走得越來越遠了。梨果方冬天可以放牧,附近的木村、黃家莊村的梨園我們也經常去。黃家莊村梨園離我家有七八裏路,每次去黃家莊村梨園放羊爺爺都會帶一根繩子和一個水桶,中途找到水井了會打水飲羊。
    我第一次跟爺爺去黃家莊村梨園放羊的時候剛剛八歲。去的時候滿心歡喜加好奇,可是這七八裏路著實給我累的夠嗆!到了梨園,我直接找了個大點的樹杈,坐在上麵,走不動了。回去的時候我更是疲憊不堪,一步三搖。熬到家裏,我隻喝了點水,直接躺在炕上趴不起來了,晚飯都沒吃。但我有一副跟爺爺一樣的倔強脾氣,第二天還是掙紮著爬起來跟爺爺去放羊。而後,每逢周末我都堅持跟爺爺去黃家莊村梨園放羊,前幾次很累,慢慢地習慣之後也就不覺得累了。小時候我的體質一直比同齡人要好,我想都是和爺爺一起放羊鍛煉的結果吧?
    2002年,爸爸買了三十隻羊,加上爺爺的十六隻,家裏一共四十六隻羊。爸爸忙於工作,爺爺就把這些羊“合兵一處”,趕出去放。羊比以前多了,放羊的地點也比以前更遠了。
    家鄉有一條早已經幹枯的大沙河,河床長滿了各種草,離我家有大約十一二裏路,爺爺和我經常趕著羊去。因為路遠,所以中午不回家,於是爺爺的工具包裏又增加了幾個饅頭、兩雙筷子、一個鐵飯盆和一瓶鹹菜。
    中午,我和爺爺把羊群趕到樹蔭下,撿一些幹樹枝,打一桶水,生一堆火,用飯盆當鍋,燒一盆熱水。一盆熱水,幾個饅頭,一瓶鹹菜,這就是我們這一老一小兩個羊倌的午餐。吃完午餐,我和爺爺席地而坐,開始休息,羊臥著反芻,那情景很怡人,也很懷念……
    2003年,爺爺奶奶搬到了村西的養殖區,我爸的三十隻羊已經賣了,爺爺的羊增增減減始終保持在二十隻以內。
    羊少了,不用跑那麽遠放羊了,但是羊似乎跑“瘋了”!隻要一趕出羊圈,羊就發了瘋地跑,爺爺年紀大了,追不上,每次放羊爺爺都累的氣喘籲籲。爺爺說,如果有一個人在羊群前邊帶隊,羊就不會瘋跑了。於是學校一放假,爺爺就授予我“羊隊先鋒”的光榮稱號!
    吃過早飯,老楊小楊把大羊小羊趕出羊圈,我背著包,拿著小鞭子,神氣十足地走在羊群前邊,很神氣,羊也就老實多了。
    爺爺奶奶家西邊是沙荒地,不僅不耐旱還不好好長莊稼,於是村幹部將這塊地當做宅基地分給村子裏缺少房子的村民。因為這塊地不能種莊稼,分到了宅基地的人家一時半會也沒幾戶著急蓋新房,所以這塊沙荒地上長了很多草,爺爺的放羊地點就轉移到了這塊沙荒地上。
    離家近了,爺爺的工具包不背了,我的小背包也不背了。每次跟著爺爺放羊都是爺爺看著羊群,我在一邊尋找各種“奇花異蟲”。我想抓蟈蟈,可是我隻知道蟈蟈跟螞蚱長得像,每抓到一隻長的有點特別的螞蚱,我都會跑到爺爺麵前問爺爺這是不是蟈蟈,可是蟈蟈似乎躲著我似的,我一隻都沒抓到過,倒是爺爺看著羊群的時候“順手”幫我抓了好幾隻。
    2011年,爺爺傷了腿,放羊費勁了。家人也開始勸說爺爺不要養羊了,可是爺爺的脾氣太倔,不聽勸,就是要養。因為放不了羊,所以爺爺的羊開始圈養。夏天爺爺騎著電動三輪車出去割草,冬天收楊樹的落葉或幹草。我有空就跟著爺爺幫忙,田間地頭還能看到這一老一小兩個沒趕著羊的羊倌,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2013年我參軍入伍。
    每年休假回家我都想跟著爺爺去割草,可是爺爺不願意,怕我熱著、凍著。2019年5月,我跟著爺爺割了一車草,可是我沒想到,這竟然是我跟著爺爺割的最後一車草,也是我最後一次充當羊倌的角色……
    2020年5月1日,在部隊的我收到了媽媽打給我的電話:“孩子,趕緊找領導請假,坐最快的航班,趕緊回來,你爺爺病重!”5月2日淩晨一點,我到家,門口貼著白紙,房頂掛著白燈籠,爺爺躺在靈堂中間……老羊倌走了……兩個羊倌今生的緣分盡了……
    送走了爺爺,我回到了部隊,在夢裏還經常夢到:那梨園,那大沙河,那沙荒地,那羊群,那老羊倌領著拿著小鞭子的小羊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