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盛名
字數:361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人生:從布衣開始 !
羅成業聽著李清順的介紹,心中對銀票的防偽措施感到驚訝。
他雖然沒見過銀票,但對於防偽措施他卻有一定的了解。
他知道,這些防偽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偽造和篡改,確保銀票的真實性和安全性。
所以羅成業,非常佩服這些古人的智慧,而且他們還與時俱進,這麽快就發行了紙質銀票!
“李管事,在紙發明之前,你們所使用的銀票是用什麽製作的?”羅成業好奇的詢問道。
“好漢,之前我們使用的是絲綢,防偽標誌隻有五種,是用漆料製作書寫的。”
“紙由安民伯爵發明出來後,路通四海錢莊緊急成立了造紙作坊,並研究出特殊配方所生產的紙張,用於更新銀票。”
“前段時間他們各個分號,都發出了回收舊銀票,采用紙質銀票的消息,所以我才去兌換了一些。”
聽到李清順的回答,羅成業對古代的金融體係有了更深的認識。
他了解到,即使在沒有現代科技的情況下,古人也能通過各種方法確保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
使用絲綢作為銀票的材料,再加上獨特的防偽標誌,確實能夠有效防止偽造。
而當紙張被發明後,四海錢莊能夠迅速適應這一變化,研發出新的紙質銀票並回收舊有的絲綢銀票,這不僅體現了古人商業操作的靈活性,也展示了他們對新技術的接納和運用能力。
這樣的更新換代,無疑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也為商業活動的繁榮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保障。
羅成業對古人的智慧和遠見感到由衷的敬佩,同時也對曆史的進步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意識到,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創新和技術的發展始終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好漢,我們還要趕路,您看?”李掌櫃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趕路?趕什麽路?你們好不容易來到了六安縣,不去坐坐怎麽行?咱們六安縣的百姓,可是很好客的!”
“再說了,共青府是最北邊的邊境,邊關外的女真帝國異常凶悍,經常跨過共青河進攻邊關,而且離此地還有一千八百裏,為了你們的安全,還是去我六安縣看看吧!”
羅成業一邊說,一邊掏出手槍對準了李清順的額頭。
黑洞洞的槍口,讓李清順從頭涼到了腳,渾身發抖。
雖然他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可一看就不是好東西。
李清順的思緒在瞬間停滯,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那把槍,大腦在飛速地運轉,試圖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
他的心跳在加速,呼吸變得急促,他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汗水在背後緩緩流下。
羅成業身穿破舊的百姓衣服,上麵滿是補丁,那雙眼睛冷酷,而且貌似還有一絲,視人命如草芥的氣勢!
可以看得出,這個土匪殺過人,而且殺的還不少!
他的手指緊緊地按在扳機上,似乎隨時都可能扣動。
李清順都快後悔死了,其實這支商隊,也確實是從京城來的,而他們的目的地,是沈陽府。
可是,就在他們離城門還有十裏地時,被後方兩個騎馬快速趕路的漢子攔下了。
他們掏出了一塊皇家令牌,要求自己繼續前進,改道六安縣,還給了四萬五千兩銀票。
也就是說,這批貨物他倆買下了,還多給了五千兩。
條件就是兩人變成貼身護衛,李清順需要全程配合,如同正常商隊一樣就行了。
如果暴露,全家殺頭!不配合,滅九族!
李清順一介普通商隊的管事,自然不敢和皇室的人對抗,而且自己還白掙了幾千兩,大不了再多走一千三百裏地而已。
可是現在,他後悔了,沒想到改道一趟,居然還有性命之憂!
李清順隱晦的看了兩名“護衛”一眼,現在他都懷疑這兩名護衛和這批土匪是一夥的了。
可是兩名護衛看起來雖然鎮定,可他們持著刀,一副如臨大敵模樣,看樣子是隨時準備殺出去。
李清順又迷糊了,看來不是這兩人的問題,應該是自己倒黴,命不好,遇上了窮凶極惡的土匪。
“怎麽?你不願意去?”看到李清順渾身發抖,眼睛東張西望,羅成業有理由懷疑,這人不老實,想反抗,或者想逃跑。
不管哪一種,都不是羅成業想看到的,畢竟自己隻想邀請他們去做客,而不是想坐實自己當土匪的罪名。
“好漢好漢,有話好說!”李清順連忙搖頭,拱手說道:“好漢,請相信我,我們隻是路過的商人,沒有任何惡意。”
李清順聲音顫抖地繼續說道:“既然好漢這麽熱情好客,咱也不能不給好漢麵子,我願意隨好漢一起去六安縣做客!”
“咦?六安縣?好漢您說的是六安縣?那不是安民伯爵的封地嗎?”
李清順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你說皇上叫什麽名字他不知道,你說朝廷大臣他同樣不認識。
可是安民伯爵和六安縣,大周帝國誰不知道?他獻給朝廷的東西,哪一種不是對大周有大作用的?
前幾天他們趕路經過小縣城時,還遇到了驛站的信使,經過打聽後才知道,馬上朝廷就會在全國推廣曲轅犁和活字印刷術。
聽說這兩件東西,也是安民伯爵爺獻給朝廷的,可以說六安縣安民伯爵羅成業在民間的威望,僅次於當今皇上了!
隻是因為北方乃苦寒之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路也難走,所以羅成業並不知道而已。
李清順的話讓羅成業心中一動,他放下了手中的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賞。
“哦?你認識安民伯爵?”羅成業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好奇。
“自然,整個大周,誰人不知安民伯爵的盛名?他的貢獻,足以讓整個大周都為之驕傲!”李清順連忙說道,試圖通過讚美羅成業來平息對方的心情。
“整個大周,不論是百姓,還是商賈和工匠,誰不羨慕和崇拜安民伯爵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