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秦王府有天子之氣?
字數:3330 加入書籤
“那就有勞郭愛卿你在前麵帶路了。”朱標麵帶微笑,語氣溫和地對郭桓說道。
郭桓趕忙躬身施禮,謙遜地回應道:“殿下客氣了,這些都是臣該做的。”
說罷,他抬起頭來,向太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後轉身朝著前方走去。
朱標見狀,也微微一笑,邁步跟在郭桓身後。
他身後緊跟著數名侍從,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後院的國庫走去。
朝廷的國庫位於戶部官衙的最深處,周圍環繞著一圈高聳的圍牆,足有一丈多高。
圍牆頂部不僅連接著一長串風鈴,還豎著密密麻麻的鋒利鐵刺,看上去讓人不寒而栗。
四角上各有一座碉樓,碉樓內常年有錦衣衛親軍駐守,嚴密監視著國庫四周的動靜。
國庫的建築采用青石磚砌成,顯得古樸而莊重。
大門上方懸掛著一塊巨大的匾額,上麵用禦筆親書著“外承運庫”四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彰顯著這座國庫的重要地位。
郭桓緩緩走到大門前,停下腳步。他從腰間取下一塊銅製的魚符,這是進入國庫的重要憑證。
然後,他將魚符展示給那幾名負責把守大門的官旗校尉看。
領頭的錦衣衛百戶見到魚符,立刻抱拳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恭聲道:“還請太子爺和郭侍郎稍等片刻,小的這就去開門。”
在錦衣衛查驗完郭桓的腰牌後,太子朱標麵色凝重地看著眼前這扇鑲滿銅釘的大門,心中暗自思忖著這扇門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樣的秘密?
錦衣衛百戶轉頭叫來幾名身強力壯的軍漢,示意他們合力推開這扇沉重的大門。
在數名軍漢的共同努力下,大門發出一陣“吱呀”的聲響,緩緩地打開了。
然而,當門完全敞開時,一道厚重的鐵閘卻突兀地出現在眾人眼前,仿佛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將府庫內外徹底隔絕開來。
這道鐵閘重達千斤,其堅固程度讓人不禁咋舌。
領頭的錦衣衛百戶仰起脖子,對著城樓上的守衛高聲喊道:“開閘,放行!”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府庫前回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位於二樓的絞盤開始緩緩轉動。
絞盤上的鐵鏈隨著轉動而移動,發出“哢哢”的聲音,仿佛是這道鐵閘在艱難地掙脫束縛。
終於,在鐵鏈的牽引下,眼前這道沉重的鐵閘開始緩慢上升,一點一點地露出了下方的通道。
朱標一行人靜靜地站在原地,注視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當鐵閘完全升起時,一條長長的甬道展現在他們麵前,甬道的盡頭隱約可見一些倉庫的輪廓。
在甬道路口,豎著一塊鐵榜,上麵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但朱標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那熟悉的筆跡——那是他的父皇朱元璋親手所寫。
鐵榜上的字雖然不多,卻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敲在每個人的心上:“倉稟之弊,莫甚於鼠”。
一股令人作嘔的潮濕黴味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一般,猛地衝入人們的鼻腔,讓人猝不及防,咳嗽聲此起彼伏。
朱標一行人被這股難聞的氣味熏得幾乎無法呼吸,他們急忙用衣袖捂住口鼻,以減輕這股異味帶來的不適。
眾人的目光落在了甬道兩旁的青磚牆壁上,隻見這些牆壁已經斑駁不堪,仿佛曆經了歲月的滄桑和風雨的洗禮。
這是他們第一次踏入傳說中的國庫,心中的好奇和期待被眼前的景象所衝淡。
王彥的目光在四周遊移,他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他忍不住看向身旁的樸無用,開口問道:“樸公公,這裏怎麽看起來如此殘破啊?”
樸無用先是伸長了脖子,小心翼翼地觀察了一下走在前麵的太子爺。他看到太子爺正與郭侍郎談笑風生,似乎並沒有注意到他們這邊的情況。
於是,樸無用放心地轉過頭來,麵向王彥,輕聲解釋道:“說起這座承運庫的曆史,那可真是比咱們的大明朝還要久遠呢。你知道它的上一任主人是誰嗎?”
王彥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並不知曉。
他一臉期待地看著樸無用,等待著他繼續說下去。
樸無用摸了摸他那光溜溜的下巴,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開始賣弄起他的學問來:“你可知道,咱們大明朝原本隻有這一座承運庫,朝廷收上來的賦稅以及萬歲爺的體己錢,一直都是存放在這裏的。”
王彥聽得十分認真,不時地點點頭,表示自己在聽。
樸無用看到王彥的反應,心中更加得意洋洋,他嘴角微揚,接著說道:“嘿嘿,不過呢,自從咱們的萬歲爺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了丞相製度之後啊,就覺得這朝廷裏的事兒太多太雜,老向戶部支取用度也不方便,得找個地方專門放錢才好。於是呢,萬歲爺就在宮裏單獨劃出了一塊地,修建了一座內承運府。這內承運府啊,那可就是萬歲爺的內帑啦!”
王彥聽到這裏,如醍醐灌頂一般,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表示理解。
樸無用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而這座外承運庫的上一任主人呢,可不是一般人哦!他正是那位偽元的文宗皇帝,圖帖木兒的司庫呢!”
說到這裏,樸無用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臉色變得有些凝重起來。他壓低了聲音,仿佛生怕被別人聽到似的,悄悄地靠近了王彥的身邊,輕聲說道:“而且啊,你知道嗎?皇城根兒上的秦王府,那個地方原本可是圖貼木兒的潛龍舊邸呢!”
王彥聽到這裏,不禁驚訝得合不攏嘴,失聲叫道:“什麽?照公公這麽說,那秦王的府邸豈不是有帝王之氣嗎?”
樸無用壓著聲音說道:“可不是嘛!早在咱們萬歲爺進入金陵城的時候,那位前誠意伯劉伯溫就曾斷言,元文宗的舊邸前方有燕雀湖,後方有富貴山,處於正中央的位置有著天子之氣。正因如此,咱們的萬歲爺不惜動用了十多萬軍民之力,將整個燕雀湖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