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洪武帝回京。
字數:3420 加入書籤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朱標惡狠狠地說出這句話,其中的殺意如同一股刺骨的寒風,讓人不寒而栗。
郭桓聽到這句話,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驚恐地看著朱標,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朱標並沒有理會郭桓的反應,他麵無表情地轉過頭,冷漠地說道:“擺駕回宮!”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一群侍從匆匆忙忙地跑過來,簇擁著朱標登上了馬車,車輪滾滾,向著皇宮的方向疾馳而去。
……
紫禁城的上空雲霧彌漫,仿佛被一層輕紗籠罩著,天空中飄灑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如牛毛、如細絲,給這座巍峨壯麗的宮殿增添了一絲朦朧和神秘的氣息。
一輛馬車從雨中緩緩駛來,車輪在濕漉漉的石板路上發出輕微的嘎吱聲,雨滴不斷地敲打著車頂,發出清脆的嘀嗒響聲,仿佛是大自然在為這輛馬車演奏著一場獨特的交響樂。
馬車沿著寬闊的街道前行,最終停在了午門前。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高大而莊嚴,門樓上的黃色琉璃瓦在雨霧中顯得格外醒目。
此時,大明朝堂的文武百官早已在午門前等候多時。他們身著華麗的朝服,頭戴烏紗帽,整齊地排列在筆直的禦道兩旁。
大臣們按照爵位和官職的大小依次排列,最左邊是以徐達、馮勝、湯和等人為首的開國公侯,這些人都是跟隨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他們的身上散發著一種威嚴和霸氣。
而在最右邊,則是以六部九卿為首的文官隊伍。
為首的是吏部尚書劉崧、禮部尚書趙瑁、兵部尚書趙仁、刑部尚書開濟、工部尚書薛祥、都察院左都禦史詹徽等等,這些文官們個個文質彬彬,風度翩翩,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精明和睿智。
當馬車行駛到迎駕的隊伍前時,司禮監秉筆太監宋德全高聲宣布:“陛下駕到,百官跪迎!”
他的聲音在雨中回蕩,清晰而響亮。
聽到這聲呼喊,百官們紛紛下跪,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響徹雲霄,在紫禁城的上空久久回蕩。
隨著他的話音一落,原本喧鬧的場麵瞬間變得鴉雀無聲,緊接著便是一陣嘈雜的聲音響起,文武百官如潮水般紛紛拜倒在地,他們動作整齊劃一,如同訓練有素的軍隊一般,朝著馬車的方向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一時間,隻見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場麵異常壯觀。
百官們齊聲高呼:“臣等恭迎皇上回京!”
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這聲音如雷貫耳,響徹雲霄,仿佛要將整個京城都震得顫動起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接受完了百官的朝拜後,皇帝的馬車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徑直朝著紫禁城的方向繼續前行。
相反,馬車在迎駕隊伍的正中央緩緩停下,仿佛在等待著什麽。
片刻之後,隻見那掛滿珍珠的簾子被輕輕掀開,露出了車內的情景。
眾人定睛一看,隻見朱元璋端坐在馬車之中,他的麵容憔悴不堪,雙眼布滿了血絲,看上去十分疲憊。
朱元璋的聲音有些沙啞,似乎是因為長途跋涉而導致的。他開口問道:“宋德全!”
聽到皇上的召喚,宋德全趕忙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他佝僂著背,邁著小碎步,急匆匆地走到了馬車前,然後雙膝跪地,叩頭道:“萬歲爺,奴婢在!”
朱元璋凝視著宋德全,緩緩說道:“咱已經記不清上一次離開紫禁城是哪一天呢?”
宋德全聽到朱元璋的詢問,心中一緊,連忙躬身回答道:“回萬歲爺的話,奴婢記得您是上個月初十離開京城的,今天正好是正月初一。”
他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似乎對朱元璋的問題感到有些緊張。
朱元璋聽後,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二十一天,整整二十一天啊!”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感慨和無奈。
接著,他抬起頭,看著城頭上張燈結彩、掛滿了大紅色燈籠的景象,自嘲地笑了笑:“正月初一,本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可咱卻……嗬——!”
朱元璋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也漸漸冷卻了下來。
他的眼神變得嚴肅而銳利,仿佛能夠穿透人的靈魂。
眾人在他的注視下,都不禁低下頭去,不敢與他對視。
突然,朱元璋的聲音再次響起,打破了現場的沉寂:“咱的太子呢?”
這一問,讓宋德全心中一緊,他張了張嘴,剛要回答,卻見迎駕隊伍裏有一個人影如閃電般竄了出來,朝著馬車的方向一路飛奔而來。
這人影的速度極快,猶如一陣疾風,連護衛在馬車周圍的虎賁衛士都沒有反應過來。
就在眨眼之間,他的身影如閃電一般迅速,仿佛瞬間穿越了空間,眨眼間便已經衝到了馬車前。
緊接著,隻聽得“撲通”一聲,他雙膝跪地,這聲音在寂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響亮,仿佛整個世界都能聽到這沉悶的撞擊聲。
他的雙膝跪地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於隔著馬車老遠的距離,地麵都似乎微微顫動了一下。
他的身體順著長長的禦道一路滑行,所過之處,雨水被激起,如同一朵朵盛開的水花,在半空中飛舞,最終緩緩飄落,形成了一片水霧,將他的身影籠罩其中。
當他終於停在馬車前時,那漫天的雨水也仿佛為他的到來而歡呼,紛紛揚揚地灑落在他的身上,將他的衣服濕透。
然而,他卻渾然不覺,隻是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響頭,然後高聲喊道:“奴婢陳忠叩見萬歲爺!”
陳公公這手滑跪的絕技實在是令人驚歎,就連站在一旁的宋德全也看得目瞪口呆,一時間竟然忘記了自己要說什麽。
然而,陳忠卻似乎早有準備,還沒等宋德全開口,他便搶先一步回答道:“回萬歲爺的話,太子爺身體不適,就先回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