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三軍立(一)

字數:4062   加入書籤

A+A-




    新宋之水滸殺神!
    回到山寨,王林才知道,自己短短一個多月的東京之行,梁山又添新人,史進帶朱武、陳達、楊春並八百餘嘍囉已到梁山。
    因為生辰綱被劫,蔡京還是發下文書,因為是在濟州府界內出的事,文書自然落到了濟州府尹身上,這濟州府尹手下揖捕使臣何濤也是一個有本事,幾天功夫就查到了白勝身上。這廝完全就是一個白癡,連個遮掩都無,就那麽大大方方的吃喝嫖賭起來,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富豪,好似昨天那個窮矮挫跟他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似的,不被查出來才是見了鬼。
    這白勝也是毫無懸念的供出了晁蓋,由此宋江也完成了原本屬於他人生中最大的一筆政治投資,通知了晁蓋,晁蓋帶吳用、公孫勝、劉唐投奔梁山。
    而那遼東十數位少年,王林也了解了他們的情況。
    經曆了與金國的幾次大戰之後,已經損失了數十萬軍隊的遼國再也難以在契丹族群中征集足夠的兵源來對抗金國,畢竟,遼國最鼎盛時期的人口也不過九百萬,而其中近四成是遼地漢人,所以隻好征集遼地漢人建立漢軍,取名怨軍,取遼地深金人荼毒,仇怨甚深,以圖報仇雪恨之意。
    董琬兒的父親董小醜本是遼地豪族,先是散盡家財,組建義兵對抗金軍,後被遼國任命東南路怨軍統軍大將,因為在一次與金人的作戰中失利,被處死,部將本就是董小醜招募的義兵為主,亦多受牽連。其部將董仲孫、羅青漢不滿主將被殺,複受迫害,起兵反抗,天祚帝耶律延禧派都統耶律餘睹、蕭幹平叛,此時,遼國哪還有多少平力用於內戰,所以蕭幹收買了怨軍將領郭藥師,郭藥師帶部下於夜間襲殺了董仲孫、羅青漢並一眾親信,威服其部眾,董家部曲帶著董琬兒等一眾遺孤乘舟泛海,逃往大宋,不想郭藥師本著斬草除根的想法,一路追殺,最後,所有部曲舍命攔阻,以全部戰死為代價,為這幫少年爭取到了逃離的時間。
    董琬兒這一行人雖是少年,但亦個個多經戰陣,這也是王林看他們個個彪悍的原因所在。
    因梁山勢頭凶猛,周邊小寨並周邊鄉野好漢陸續來投,梁山總人數已達兩萬餘人,隨著人員的增加,難免有泥沙俱下之流,打架鬥毆,調戲良人,喝酒鬧事的也多了起來。
    經曆了清風山之戰的王林,對於當前麵臨的危機當然心知肚明。如果不加約束如此發展下去,梁山就是大一號的清風山,毫無前途可言,朝廷隻要空出手來,調一支精銳西軍,就可以滅了梁山,一如自己五十騎滅了清風山一樣。
    考慮再三,王林征求了幾派主要人物的意見以後,決定招開梁山第一屆主要頭領大會,就各軍編製員額頭領進行了分工,以便統一思想,劃定紅線,以求為梁山發展打下基礎。
    這一日,梁山主要頭領、頭目齊集聚義廳,第一屆梁山大會隆重開幕。
    待眾頭領安坐,王林開口說道“眾位頭領,如今梁山已是今非昔比,豪傑雲集,人丁興旺,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眾頭領都看在眼裏了,在這裏我就不多說了。幾天我一直在考慮梁山下一步到底該怎麽走,如何走,怎樣才能給眾兄弟帶來一個美好的前景。考慮了許久,才決定開這個召集眾頭領,想說一說我對如何才能練就一直常勝鐵軍的思考,同時,就各頭領的職責進行一下明確。”
    眾頭領聽聞,均滿懷熱望,抬頭看向王林。朱武等少華山眾頭領相信史進,跟了來梁山,到了梁山以後,見梁山確是興旺,但心中畢竟忐忑,自己這幾百人匯入梁山,直似溪流入海,太不顯眼了,加之王林回山以後,對自己極為熱情,但接下來的幾天內,並未明確他們的位置。晁蓋倒是個無所謂的,上山以來,與一眾豪傑切磋拳腳,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快意恩仇,此正是晁蓋平生所願。吳用自認天文地理、行軍布陣無所不曉,一身本事卻無處施展,一直鬱鬱,本就是個不安分的性子,看這梁山景象,是要做大事的,聽王林要明確各頭領分工,心中不由急跳起來。史進、魯達更是急切,上山以來,看林衝、宋萬等每日裏統領各軍,訓練操演,早就急不可耐,想要自己的部屬。
    “哥哥快說說,灑家管多少人馬!”花和尚立馬接口說道。
    王林說道“提轄且莫急躁,必有哥哥一軍人馬的。”魯智深聽了才安靜下來,眾人想想,王頭領素來愛才如渴,必不會寒了眾兄弟的心,也都不再亂想。
    王林看大家安靜下來,才接著說道“眾位頭領或是智深如海的謀略之士,或是武藝高強的江湖好漢,或是精於戰陣殺伐的統軍將才,俱為當世豪傑。”
    眾好漢已知王林精於武技,得盧俊義稱許,晁蓋也是滿口稱讚,把梁山經營的如此興旺,更加以義氣深重,都是極為欽佩,見哥哥對自己一眾人等如此看重,自是心中高興。
    “在明確各頭領之前,先說說戰鬥能力的問題。這大宋自立國以來,與遼國、與西夏多有交戰,常有敗跡。尤其與遼國,自太宗以降,幾乎未嚐勝利滋味。河北、河東三路,均有畏敵之意,視契丹為虎狼之師,以具數倍兵力,竟不敢與敵接陣。是不是我漢兒真的不如這北虜蠻族呢?我說不是的,漢唐之時,有一騎抵五胡之說,我漢家男兒,戰陣之上,以一敵五,胡虜鮮敢對陣,極盛之時,胡虜望風皆遁。
    那麽,為什麽到了這大宋,軍隊就如此不堪了呢?是因為將領無謀,凡將皆貪,是因為軍不足食,軍無士氣;更為重要的是軍隊無魂,人無魂則滅,軍隊無魂則弱,弱則逢戰必敗。
    大宋自太祖定製,施的是重文輕武的國策,武人地位逐年下降,到了這趙官家即位,更是不堪,掌管天下禁軍的,是一個踢球的弄臣高俅,帶領我大宋精銳西軍的,是一個內廷近侍童貫,逢戰之時,行軍布陣,衝鋒殺敵,一眾軍中將領皆要聽這些不通軍事的弄臣宦官指揮,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無數前輩用血肉總結出來的警句,他們竟然完全看不到。
    也許,他們本就自認名將吧。可是,這一次次的戰敗難道沒有警醒嗎!
    這些軍中將校會想啊,既然老子說了也沒有用,那就不說,不說即不會去思考,近兩百年重文輕武的政策,就是這樣一點點扼殺了軍隊將領的思想,把將校也變成聽令而行的軍士。將領無謀,始於此弊。
    軍士呢,我大宋施的是募兵製,一人當兵,全家吃糧,朝廷每年拿四五千貫來養這百萬軍隊,本應是錢糧充足的。可是,這四五千貫本應花用在軍士身上錢糧,最後落到軍士身上的又有多少呢。
    十不存一吧!文臣武將皆將軍備軍餉視為私家財貨,層層克扣之下,禁軍廂軍連求一溫飽都不得,可況家人。軍不足食,家庭困頓,何以練精兵,何以安軍心。軍士地位更是低下,賊配軍之名無處不響,被世人如此輕賤,再加凍餓如此,如何能有臨陣效死之心。
    更為可悲的是,因為這大宋近兩百年來對北虜逢戰皆北的境況,已將視北虜如虎狼的種子深深的種在了我大宋軍民的心中,現在莫說一漢抵五胡,就是以同等軍力敢於向北虜衝陣的好男兒還有多少。同樣,積累二百年的勝利,北虜已我視我漢兒弱如豬羊,皆可任其宰割。思想漢唐盛世榮光,此情此景是何等的令人心傷。
    所以,隻有敢戰之士,隻有逢戰存效死之心的猛士,才是我們所需要的人,才是重振我漢家雄風的戰士。
    可是,畏敵的種子已經種下,就不是那麽輕易可以去除的了。但是不是難以去除,我們就不去做了,我說就從我們做起,從在坐的梁山眾位好漢做起。
    怎麽做呢,我認為有兩個方麵,一是嚴肅軍紀,二是提高軍人地位。
    首先從紀律抓起。隻有紀律嚴明,才能得堂堂之師。當所有的將領,所有的軍士都能聞鼓而進,無論前麵是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深淵亦一往無前時,我梁山軍才具備戰勝一切敵人的基礎。
    所以,我們軍紀就立在這裏,很簡單,隻有七條臨陣不前者,殺!臨陣怯逃者,殺!延誤戰機者,殺!投敵叛變者,殺!泄露軍機者,殺!淩虐平民者,殺!戰俘不遵號令者,殺!是為七殺令,會後大家討論,沒有異議的話,這便是軍紀,梁山上下,自我而始,人人皆要遵守,違者必殺之。
    其次是軍人地位問題。這又分兩個方麵一個是我們要給軍人合適的待遇,讓我們的軍士和他們的家人能夠豐衣足食。現階段,梁山實行的是計劃體製,衣食醫藥皆由山寨供應,所以現階段軍人百姓所發的是補貼,補助他們在山寨供應之外的一些需求。以後,等我們有了更大的地盤,有了更多的錢糧來源,這個標準還是要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