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模擬永樂朱棣
字數:4787 加入書籤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來人正是燕王妃徐妙雲!
收到自家兒子被陛下懲罰的消息後,她便馬不停蹄的趕來了。
一旁的朱濟熿與朱有爋見狀,連忙躲到一旁。
毛驤則恭敬行禮道“臣參見燕王妃!”
徐妙雲對他點點頭,而後抬頭看向樹上的兒子“朱高煦!你怎麽又不聽話?惹你皇爺爺生氣!”
“娘,我可沒有熱皇爺爺生氣。”
“還不老實!”
看著徐妙雲嚴厲的麵容,朱高煦隻好囁嚅的交代道“大概、也許、可能是我頂撞了太子叔吧。”
“你!”
徐妙雲頓時氣的渾身發抖。
連太子都敢頂撞?
這混小子怕不是失心瘋了!
就在她恨不得直接家法伺候時。
一太監趨步而來。
“奉陛下旨意!”
“即刻起,封燕王次子朱高煦為南陽郡王,可帶甲上殿,有京城縱馬之便利!”
話音剛落。
“哇!”
一旁的朱濟熿與朱有爋頓時露出既驚訝又羨慕的表情。
樹底下的毛驤也愣住了。
而徐妙雲則更是呆呆的傻在了原地,內心充滿了疑問。
怎麽回事?
這混小子當眾頂撞太子,結果還受到了陛下嘉獎?
而且還不是一般嘉獎,直接封郡王了!
可大家都沒看到的是,在樹上的朱高煦此刻正滿臉苦笑。
“這下完咯!終究還是沒有躲過老朱的賞賜啊!”
……
文華殿。
朱元璋正看著太子朱標處理政務。
而朱高煦的賞賜,則正是朱標提出來,再由他拍板決定的。
一般來說,皇子十歲才可以封王。
但因為朱高煦的表現,以及老朱對於他的看好,導致四歲就被破格封了。
叮!宿主現可指定人物進行模擬!
指定人物?
朱元璋心中一驚,而後下意識便看向正伏案批閱政事的太子朱標。
“模擬太子朱標!”
朱元璋內心靜默道。
叮!宿主已指定大明太子朱標!
模擬開始……
龍鳳元年,你出生在商人陳迪府邸,那日天降異象,祥瑞叢生!
龍鳳六年,你父親朱元璋為你請了一位大儒為師,名為宋濂!
龍鳳十年,你父王朱元璋在應天府號吳王,你被冊封為世子!
洪武元年,你父皇朱元璋登基,你為太子,開始組建太子詹士府!
洪武四年,在你父皇的意願下,你與常遇春之女常氏結為夫婦!
洪武七年,你長子朱雄英出世!
洪武十年,你次子朱允炆出世,同年,你父皇讓你監國!
洪武廿四年,你父皇有意遷都,你前往考察,同時秦王朱樉屢屢犯禁,被你父皇召回!
洪武廿五年,你從新都歸朝,同時為二弟朱樉求情,秦王得以安然返回封地。
洪武廿五年,你返京之後忽得大病,強撐至四月廿五日,離世!八月,你被葬於孝陵,諡號“懿文太子”!
……
朱元璋恍然回神,一瞬間竟好似人蒼老了十歲!
一旁,正在處理政務的朱標緩緩側身問道“父皇?您怎麽了?”
“沒事。”
朱元璋悵然道“標兒,以後地方上一些奏折,尤其是不太重要的那些,你就讓詹事看看就行。”
然而聽到這話的朱標霍然起身,連忙道“不知是兒臣哪裏做得不對,得此言論,還請父皇明示,兒臣一定改正!”
“標兒啊,你哪裏都做的極好!”朱元璋毫不猶豫道,“但咱是真不想你這麽勞累,平日裏還是要多注意休息啊!”
說著,他想了想又繼續道“走!現在就跟咱走,這些政務都放放,咱叫上幾個禦醫,一起練練五禽戲!”
“五禽戲?這……”朱標滿頭霧水,此刻完全猜不到自己父皇到底在想些什麽。
並且還要把政務都放放?
之前父皇可是把這些東西看得比天大,多次訓誡他不能懈怠政務。
不過盡管朱標滿心疑惑,但還是拗不過自家父皇。
很快,朱元璋便領著他來到一處內院。
此時已經有數名禦醫在候著了。
“陛下,若想學華佗五禽戲,當先從虎練起。”
“殿下,還請跟臣一起做,攏手為爪……”
就在老朱父子倆練習五禽戲時,燕王妃徐妙雲忽然找了過來。
此刻她不理解為何自家次子會得到如此之大的賞賜,心中正忐忑不安。
一番行禮過後,徐妙雲便道“殿下,高煦年幼不知深淺,衝撞了您,還請您高抬貴手,勿要責怪於他。”
在朱元璋的監督下,朱標一邊練習著五禽戲,一邊連忙道“燕王妃還請放心,高煦侄兒頗有四弟風範,父皇十分欣賞!”
“標兒說的極是,那臭小子就讓他鬧吧。”
朱元璋也笑道“咱倒想看他有沒有本事把京城鬧翻天。”
徐妙雲滿臉愕然。
“不過事先說好,那臭小子可不能犯禁,否則就算他年幼,咱也絕不輕饒!”
朱元璋又補充道。
對於老四這二郎,他是充滿了好奇。
從係統中便可得知,自己這皇孫竟然是穿越者!
朱元璋倒是想知道這個穿越者到底是怎麽回事。
“多謝父皇!”
徐妙雲還是滿懷疑惑的離開了。
朱元璋看著自家這位兒媳離去的身影,下意識便想到了老四。
“係統,咱要模擬老四朱棣!”
隨著他心中想法出現,係統瞬間震動了起來,而後一道隻有他才能看到的光幕出現。
光幕中竟然有著十餘團國策光球顯現。
叮!大明王朝第二次模擬準備開啟!
檢測到國策超過三條,正在隨機抽選!
叮!恭喜宿主,抽中“國策祖訓”、“國策征討”、“國策內閣”!
……
模擬開始!
“國策祖訓”你在靖難中取得勝利,登基稱帝,年號永樂,並恢複祖製!
“國策祖訓”永樂元年,你削除代王朱珪護衛及其屬下,並按祖製將所有藩王年俸提高!
“國策內閣”永樂二年,你讓解縉、胡廣、楊榮等人入文淵閣參與軍機事務,有諫言之權,卻無決策之利,內閣製度誕生!
“國策內閣”永樂二年,儲君一事讓你苦惱不已,遂詢問內閣解縉,確立了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