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禦駕親征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韓山童劉福通顯然有點興奮,馬春花的一句話,把散居各地的起義軍團結起來,組建起強大政權,明教徐壽輝、濠州城內有紅巾軍、軍團都要納韓山童統轄。
他興奮地站起來喊道“恢複江山一統!”
滿天的高呼聲響徹天空“恢複江山一統!”
“恢複河山,一統!”
三天後,韓山童在潁州城稱帝,國號宋。尊馬春花作護國聖女,彭瑩玉是始祖,劉福通為樞密院平章,徐壽輝是明王,郭子興是漢王、陳友諒為贛王。
本來想冊封朱元璋為安王的,但遭到朱元璋的排斥。
韓山童即位為帝一事如野火燎原一般,頃刻傳遍大北。
漢人為大宋政權複辟歡呼。
江北漢人盼望著,盼望自己能早日降服江山。
消息不久就傳到了大都,宮廷為之震動。順帝生氣地把奏書掉到了地上,大聲怒罵道。
“可惡!來人!朕要禦駕親征!徹底消滅這群亂臣賊子!”
脫脫傷得很重,沒有痊愈,李思齊也是漢人,王保保鎮守黃河沿線,為大都最後一道防線。
縱觀朝野,居然已經找不到合適的掛帥對象了。
順帝的心,忽然萌動了陣陣淒愴。他知道,這幾年,朝廷上,有誰能像自己一樣,在大權在握時,能不為國家利益而忘我工作呢!大元朝廷何時達到無人掛帥?
眾大臣跪著勸皇帝三思。
順帝扶桌而坐,伸手在眉心揉捏,聲音雖然不大,但非常清楚。
“你們不讓朕掛帥,那好,你們誰能掛帥,去平息叛亂?”
眾大臣噤聲不應。
順帝歎了口氣,轉身坐回到龍椅上,眼睛掃向大臣們。
“難道連個肯掛的男人也不會掛?”
誰知起義軍以前是硬骨頭,丞相脫脫率百元元軍征戰這麽久,都未能取勝,自己目前仍臥床不起休養。
可如果他不打,自己的軍隊肯定會被消滅得一幹二淨。
再說如今起義軍居然連成片了,統一政權的建立,那麽,戰鬥起來會更加艱難。
可當時的皇帝卻很欣賞他們,對他們的軍隊非常信任,並親自把這支軍隊帶到北方去訓練和作戰。
他們不以為然,他本人的實力超過脫脫。
臣下垂首,莫敢見順帝之麵。
這時,外麵的衛兵大聲喊著“鎮南大將軍察汗鐵木爾到。”
順帝眼前一亮,忍不住抓住椅子把手“趕快把他放出來吧!”
察汗鐵木爾穿上軍裝,大踏步地走進宮廷,跪倒在順帝的麵前。
“臣鎮南大將軍察汗鐵木爾,拜謁皇上!”
順帝立刻走下座位,抓著察汗的肩高興地問道“察汗你受傷了嗎?”
察汗點頭道。
“托陛下鴻福,察汗傷勢已經痊愈。懇請掛帥出征!”
“好!”
順帝飛快地回到龍椅上,轉身喊了起來。
“傳朕的旨意,鎮南大將軍察汗鐵木爾掛職平南大元帥,將我朝北部軍隊全部調給他全權指揮,務必剿滅叛亂!”
說著,順帝減少了聲音問“察汗你想找什麽人和你合作?”
察汗沒有說話,七王爺站在旁邊午睡,搶在前麵一步“皇上、舊臣以為、李思齊宜副帥。”
順帝一愣“李思齊?”
七王言道“正是。李思齊雖為漢人,但是對我朝忠心耿耿。況且他久經沙場,戰鬥經驗豐富。
倘若他掛職副帥,對漢人來講,也是一種正麵宣傳,無形之中告訴他們,我朝陛下寬宏大量,不管是蒙人還是漢人,隻要有能力,都可以得到重用。這對詔安也有很大的好處。”
察汗愁眉不展,沉重地“哼”起來“就李思齊那條漢狗,給我提夜壺都不配!還掛職副帥,七王爺,你安的是什麽心!?”
順帝深知七王爺和察汗一直不合,他正苦思冥想,不料七王爺炯炯有神的雙眼正瞪得目不轉睛,刹那間便理解了自己的用意。
這次征戰是舉國之兵,大元全部軍隊,盡數被察汗和王保保所控製。
這兩位都是在明朝開國之初就已經被任命為宰相的高官,他們對大明帝國有著很深的感情,所以他們決定要去打一場戰爭。
人們常說害人之心不在人,防人之心,不可不防。
如果察汗真想有所作為,那麽,他的皇帝,怕是隻有乖乖禪讓吧。
想好了這個層次,順帝立即下了決心“察汗!常言道患難見衷心。李思齊雖未漢人,但是在我朝遭遇如此危機之時,卻依然願意為我朝的穩定南征北戰,也算是忠心耿耿。你的觀念,太陳舊了。朕覺得七王爺說的對,就讓李思齊掛職副帥。”
察汗鐵木爾原來也要問這個問題的,看到了順帝和七王的對視,並理解其含義。
他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活了這麽多年,應該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所以也就沒必要再多說什麽。
隻心裏沉重地歎息一聲,就領旨致謝。
舉國來襲,陣仗比上次大了不少,軍隊的戰士把他們的馬鞭扔在河裏,全部可以攔截河水。
察汗鐵木爾與脫脫不同,不會象孔雀開屏那樣,直接將己方的全部力量暴漏給敵方。
他是以“打不過就跑”為原則。相反地,他把大部分人都留在了黃河北岸王保保,自己隻帶上十萬精兵過江。
今之叛軍,莫過於此,他們已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政權,各個擊破,無異於癡人說夢。
在這樣一個戰爭時期內,如果能夠有一支軍隊能夠控製整個北方,那就可以保證整個帝國的安定和繁榮,甚至還能為自己帶來財富。
於是,深諳此道的察汗鐵木爾在戰場上十分巧妙地把大隊人馬留在了黃河以北地區,誘發韓山童部孤軍奮戰,與其決一死戰。
不能不說察汗準確地掌握了敵人的心理,聽說十萬元軍前來進犯,他謝絕各方麵友軍來援,獨具魄力地說明“區區十萬元兵崽子,還是奈何不了我潁州城的。各將安守城池,不允許擅自出擊。”
本來已啟程的朱元璋等聞訊,派員發信向徐壽輝交代,遂率眾折還潁州城,助韓山童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