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紙張的出現
字數:301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爆笑秦漢 !
百官退朝,贏子程被留下來了。秦皇打算關心關心自己這位便宜兒子,聰慧啊,有吾之風,不愧是朕的兒子,如此雄偉的巨城計劃,想人之不敢想。堪比20多年的鄭國渠,鄭國渠的修建,使秦奠定了一統六國的基礎,致使“關中熟,則天下足。”隻要關中豐收了,就可以滿足天下糧食所需。
而這份鹹陽巨城計劃,則會穩定秦王朝的基礎,隻需要曆代君王,不斷充實關內人口,直到這座巨城真的容納了千萬人口,則天下何處不穩?自,己而始,始皇帝,秦二世,秦十世。秦百世…………秦萬萬世無窮盡已,修建這座巨城的意義,秦皇是這麽理解的。畢竟那時候整個天下才三四千萬人口。
如此想來,贏子程的這份計劃,怎麽賞賜都不過分了。想到這,秦皇不覺看嬴子程越來越順眼了,之前在鹹陽宮門口給自己臉上抹黑的事也一筆抹去了。“當著鹹陽民眾的麵,嚷嚷給自己送錢,天下人會怎麽看自己,我們的君主喜歡金錢。”
想到自己秦萬世的計劃,又完成了一筆,心情不錯,開玩笑道;“皇兒,不是說給,朕送錢嗎,錢呢,拿出來吧?”
“差點忘了大事,一直在裝b?,所以說裝b誤事啊,自己的新技術還沒推廣出去了,如今又整了個鹹陽城計劃。原本還想在秦皇老爹在敲詐點錢的,看樣子是不可能了,自己能不貼水泥的錢的不錯了,這叫什麽事,叫你裝b。”想到這,嬴子程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
看著這個表情,秦皇更加確定了自己的判斷,"這小子在,根本沒錢,不是沒打算給自己送錢,坑了百家如此多的金錢,怎麽會沒錢呢。現在知道難受了吧。"再次說道:“皇兒,快拿出來吧,父皇等不及了。”
“拿出來,你也看不懂。”“給你。”贏子程從衣服裏掏出銀行計劃書,使用紙張寫的,還是用的簡體字。
“咿”秦皇嬴政接過嬴子程遞過來的奏章。這贏子程已經處理的有電視機明清時代的上奏的書策形式了。秦皇不禁眼睛一亮,這個可比竹簡方便攜帶和觀看多了。打開宣紙,薄薄的一頁頁,緩緩拉開。“此物不錯,”秦皇讚賞道。
“打開宣紙,裝模作樣的看了一會。”秦皇也難啊,畢竟是自己皇兒上奏的第一份奏章,哪怕看不懂,也得裝模作樣的看,表示自己的重視。“咳咳,”“皇兒是打算一直使用自己的所言的簡體字嗎,不考慮秦篆或者隸書嘛?”秦皇尷尬的問道。“自己皇兒所創的簡體字,自己可真沒重視。但此刻又不能傷了皇兒的心,做父親難啊。下次讓趙高,書寫抄錄下,皇兒所創簡體字,朕有空學學,不至於以後像今天這麽尷尬。”“但皇兒書寫的之物,極好,倘若群臣都以此物書寫奏章,朕方便多以。”
“額,咳”秦皇打算轉移這一半以上看不懂的字體,“不知,皇兒上奏的書寫載體,是為何物?”
“父皇,目光如炬啊,總是如此敏銳。此乃孩子曆時5年,花費十幾萬金,方創出此物,此物名曰: ”贏子程一聽,這又是生意來了,翻倍的誇耀自己說所做的努力,紙張有多難得。以賣出個好價格。
“幾十萬金,此物需要。”“果然好東西都不便宜,可惜啊,可惜如此好物,自己用不起啊。以後隻能稍微去皇兒哪去打打秋風了。”秦皇暗想道。自己也不能說皇兒玩物喪誌,就這點東西,盡然花了幾十萬金,東西確實是好東西,就是太貴了。自己皇兒真是生財有道啊,看看皇兒的工廠,還有華夏樓,如果亞父再世是一定會,歎為奇才,收為弟子的。可惜啊,亞父呂不韋已死,雖然不是自己下的命令,但是是自己默認的。自己再去哪裏,給朕的九皇子找到一位合適的老師呢。
秦皇於是勉勵道:“此物甚好,隻是靡費多以,皇兒還是少造。”
贏子程:“…………”這是什麽反應,此物甚好,不是應該大量預定嗎,贏子程懵逼了。自己好像又裝b過頭了。“父皇,是兒臣沒有解釋清楚,此物花費孩兒十幾萬金,改良,如今同等大小隻需要同等大小竹簡的十分之一價格。便宜,父皇,很便宜,訂貨吧,父皇,兒臣的工廠已經饑渴難耐了。”
然後嬴子程有在後麵加了一句,為自己父皇考慮,道:“父皇,你其實不用花錢,隻需下令,百官上奏都用此物,掙錢了,咱們爺倆五五分賬,你看如何。今日這樣奏章的紙,兒臣打算隻售同等竹簡的八折,你看如何父皇,需不需要在提下價格?”
聽完贏子程的所言,秦皇有一棒子,想要打死此等逆子的衝動。“太無恥了,連大秦百官的都不放過。隻需十分之一的竹簡成本竟然隻打同等竹簡的八折,如此巨利,也不怕被百官發現給噎死。此子所說的十分之一,肯定還有很多水分。”
秦皇實在看不下去了。道:“此物利於天下,需以平價售出,少府將接管此物。”
贏子程:“…………”“父皇可以商量的,可以商量,五五開不滿意,可以四六開,三七也行啊。二八了,父皇二八了。”
“此物於天下有大利,此物少府會接管的以平價推廣至天下。皇兒還是在其他地方掙錢吧。”秦皇直接拒絕道。“這寫的是啥,你自己說吧。”秦皇還真沒見過這麽多字的奏章,自己看過的最多的奏章也隻有千字左右,密密麻麻,估計有一萬了,罕見,秦皇也好奇什麽樣的奏章需要萬字。連亞父呂不韋自己和門下3000餘人所編著的《呂氏春秋》一共也才20餘萬字。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書寫困難,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了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將不重要的字刪掉,用最少的字詞表達最多的內容,可以說“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錄的“壓縮”格式。
所以古人一般很少有長文章的,如:易經總字數?29250
春秋左傳?101600
道德經(老子)?46800
論語?18056
莊子?39320
韓非子?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