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皇帝重生

字數:412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論皇帝重生後的修養守則 !
    大周朝,南平三年春,三月十日寅時,天色還未亮,紫薇星忽暗又明。
    位於京城中心的皇宮裏,乾清宮龍榻原本沉睡的皇帝突然醒來。
    朱維楨借著外室透進內室的燭光直勾勾的盯著熟悉的黃色大帳。
    他記得自己昏睡前眼前一片黑暗仿若盲人,看著跪在龍榻邊的繼後想說些什麽,可用盡力氣也張不開嘴。隻隱約聽見耳邊有人哭喊著陛下駕崩了,然後再沒了知覺。
    可現在,已經駕崩的老皇帝又醒過來了。
    朱維楨抬胳膊看了看自己的手,記憶裏自己斷斷續續病了兩三月,喝藥喝的倒了胃口。隻喝的下些湯湯水水,身體雖不是骨瘦如柴,但也消瘦,平時保養得宜的手也因為病重顯出了原本的蒼老。
    而現在眼前的手,修長有力,骨節分明,手掌紋路清晰,白潤綿軟,昭示著主人的身體年輕且健康。
    死而複生,如此離奇。
    若不是仍躺在自己熟悉的龍床上,右手內側的小痣仍在,朱維楨還以為自己和那些鬼怪異誌裏說的一樣,附身在什麽莫名其妙的人身上。
    朱維楨還在詫異沉思時,忽然外室有腳步聲響起。
    被驚著的朱維楨抬頭一看,原來是禦前太監陳福,望著同樣年輕了許多的麵容,朱維楨收起心中的驚駭,語氣略顯平常的問道“陳福,現在什麽時辰了?”
    “回陛下,寅時正三刻。”
    朱維楨揉了揉腦袋,不等陳福來扶自己撐著手坐起,“朕要起了,喚人進來伺候。”
    春季天亮的晚,今日皇帝起的又比平常早大半個時辰,長壽殿裏燭火通明。
    朱維楨獨自坐在正殿中間的大椅上閉目沉思,原本自己還有些疑慮,想著人到地府或許能重回年輕時候的狀態。
    可現在見過了本還活著的乾清宮太監首領興安和禦前太監陳福與陳新,朱維楨肯定了自己死而複生的猜測。
    死而複生這種事太過驚天,不知道是否有人會與自己有同樣的經曆?
    朱維楨決定將這個秘密深埋於心底。
    重新回到年輕的時候,朱維楨有些迫切的想見見許久未見的親人,安撫自己受驚的心情,“陳福,派人去壽康宮傳話,今日朕陪母後一起用早膳。”
    陳福聽了皇帝的話不敢即時應下,低聲提醒道:“陛下,慈寧宮太皇太後已經備好了陛下和太後娘娘們的早膳。”
    太皇太後?是了,自己現在還年輕,皇祖母和嫡母母後皇太後皆在,朱維楨緩了緩有些急切的神色,語氣溫和,“起來吧,不必派人去驚擾母後,朕今日先去皇祖母那。你去把昨日的奏章拿來,朕再看會。”
    朱維楨經曆了如此離譜的神鬼之事,竟一時疏忽,差點忘記了自己登基之初,皇祖母太皇太後還在。
    先帝於泰康二十六年十一月駕崩,朱維楨作為太子於十九歲登基,奉皇祖母張太後為太皇太後居於慈寧宮;奉嫡母胡皇後為母後皇太後居於康寧宮;奉生母吳賢妃為聖母皇太後居於壽康宮。
    先帝各位嬪妃們,有子女者皆奉為太妃太嬪。膝下有皇子公主的太妃太嬪們,待皇子公主開府便可隨著子女去王府公主府養老。無子女者太妃太嬪可在興隆宮相伴養老,其餘低等嬪妃皆於皇覺寺出家為先帝祈福。
    又在來年改年號為南平,南平元年,新帝即位大典後,立太子妃秦氏為皇後,太子良娣沈氏為儀嬪;太子侍妾丁氏因育有皇長女被封為丁貴人,又在南平二年晉端嬪。
    春日裏多雨,朱維楨還沒看一會奏章,便聽見外頭淅淅瀝瀝的在下著小雨。
    此時才南平三年,今年二月才出先帝二十七個月的孝期。聖母皇太後的父親吳辰卓還在朝上,初春寒冷,等候在殿外被雨打濕了衣裳叫聖母皇太後掛心。
    朱維楨偏頭看向侍立在一旁的陳福,吩咐道“陳福,你去太極殿傳話,讓眾卿家去太極殿西側殿等候。”
    陳福應聲退下後,朱維楨看著手上青州大名府知府的請安折。大名府知府沈端禮,成安伯堂弟,宮中儀嬪的父親。
    南平十六年,皇後秦氏病逝,聖母皇太後勸朱維楨立儀妃為繼後。
    儀嬪是先帝尚在時選的太子良娣,出身勳貴且入宮早資曆深,南平四年因生二皇女晉儀妃,後又育有五皇女,若為繼後也是可以的,可朱維楨有些猶豫。
    南平十一年順貴人生三皇子時,已有二皇女的儀妃求旨想抱養三皇子,還是兩個月後她查出又有身孕,此事才暫且算了。
    之後四皇子出生,恭美人難產使四皇子出生便喪母。事後有宮女告發,是儀妃想抱養四皇子所為,雖沒有查出證據此事不了了之,可後宮皆知育有兩位公主的儀妃的確一直想要皇子傍身。
    因為這個朱維楨對儀妃一直有些芥蒂,儀妃有兩位公主還想要皇子,不像對皇位無所圖謀的樣子。
    南平十六年,他那時才三十多歲,正值壯年,並不喜歡有人打龍椅的主意。所以先以皇後孝期拒絕了聖母皇太後,隻晉儀妃為儀貴妃,讓她暫時掌管後宮。
    因為繼後的人選,朱維楨和自己的母後發生了些爭執。那時候朱維楨登基十多年,皇威愈重,因被反駁懊惱,把母後娘家吳家子弟都調離京中。
    可後來母後離自己而去,朱維楨又有些後悔,不過是個母子之間的小爭執,不應該折騰舅舅和表兄弟們,讓母親傷心。
    除了後宮之事,朱維楨登基後前十年前朝也不甚平靜,南平四年的南沙灣洪水肆虐,衝破了河堤,衝毀了農田房屋;南平五年,時隔二十年與西梁的戰爭又起,斷斷續續打了五年;南平七年,作為大周糧倉的豫南府在冬季的時候又遇到了雪災;南平八年,時隔四年的南沙灣再次決堤,天災人禍無法避免,戶部勉力支出,後來還是在南平九年的時候上書建議戰事議和。
    待前朝好不容易平靜下來,朱維楨一看後宮,他年逾三十,可隻有三位皇子。不待他整理後宮,外戚又出了幺蛾子,讓朝臣們看了許多笑話。
    等到晚年的時候,朱維楨回顧一生,隻覺得早年頗有遺憾。
    一是遺憾自己不熟悉兵家戰事,讓戰爭拖了太久,憑白耗空國力,最後議和還未占上風。
    二是南平前十年,後宮夭折了好些孩子,連端妃所生的長子,也是打小就多病,好不容易養至成年,還讓自己白發人送黑發人。
    三是宗室外戚之禍,宗室外戚們無權有勢,與皇家關係親近,攀附者眾多,做下惡事也有小人為其遮掩。拖到南平二十一年,才有人爆發出來,那年初夏漢川縣地動,死傷者無數。有朝臣上折,說是皇帝未管理好宗室外戚,惹怒上天,使上天降下天罰。
    朱維楨自己一生對待朝政兢兢業業不敢隨心所欲,因為登基前十年戶部吃緊,後來天下承平也不敢奢靡。
    沒想到自己為了名聲沒做的事,沒享過的福,都叫宗室外戚給做下了,自己還為此還下了罪己詔。
    朱維楨於南平三十九年駕崩,當了將近四十年皇帝。這是生平裏唯一一道罪己詔,他到死的時候都在心裏琢磨,史臣會不會為著這個在史書上亂寫,胡亂敗壞自己的名聲!
    回想了些往事,朱維楨合上手裏的折子,心裏思路清晰起來。上天有幸讓他重新開始,以往那些遺憾和不愉快,自然會迎刃而解。
    重來一世,他一定會治理好前朝後宮,孝順太後,管理好宗親;讓朝廷不再因為天災人禍步步維艱,讓自己的長子能健康長大;也要不再為了瑣事挾製太後,折騰舅舅們,讓母後傷心;更要管理好無法無天的宗親外戚,不讓自己和皇室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