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臨江王送禮

字數:252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論皇帝重生後的修養守則 !
    都察院本職便是專屬糾察、彈劾百官,辯明晃枉,提督各道。
    朝中官員有先帝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風,也是他們的管轄範圍。涇州巡按禦史更是都察院所屬由左都禦史負責此案這是最為穩妥。
    隻是皇帝讓拱衛司一同協查,顯而易見不會隻查劉書一人。可若是牽連太廣,靖懷邊境和撫州戰亂未休,是最容易出事故吸引朝野上下的地方!就算為了戰時朝堂安穩……
    左都禦史抬頭看了看皇帝臉上不辯喜怒的神色,心底微沉,直言道:“陛下,朝野修建生祠一事先帝早有定論,劉書為巡按禦史,明知故犯,理應治罪。臣作為其上司,也有失察之罪。隻是私修‘生祠’一案並不好定罪,先帝也隻是查抄了幾家典型,來扼製這股不正之風……”
    比起兵部尚書、刑部尚書來,七卿中左都禦史一向是求穩的那一個,這也是當初在戰事將近時,朱維楨派他去靖懷郡查貪汙案的緣故。
    “總憲放心,朕沒有興起大案牽扯朝野的意思。”朱維楨眯了眯眼,在左都禦史開口前,接著說道:“隻是這藐視皇權之人,若是輕易放過,豈不是損害皇家威嚴?這不正之風的苗頭必須在一開始就扼製住!”
    “朝廷官員明知故犯的,要治以違逆之罪,地方州府的官員,便以先帝時的舊例,查他們是否有侵占民田民房、貪贓枉法之舉就好。”
    “至於鄉野之間,民眾許是被蠱惑欺騙,隻治當地官員失察之罪就好。其中行事深淺,總憲自行把握就好。”
    皇帝此話看似把主動權交給了左都禦史,可是拱衛司是皇帝親衛中的親衛,怎麽會全權聽都禦史的命令。
    不過能奉皇帝金口玉言,節製拱衛司一二,避免掀起大案引起朝野不平,左都禦史還是鬆了一口氣。
    他正欲長拜接旨,不想皇帝繼續說道:“官員失察、違逆、貪贓枉法,這都是朝廷吏治問題。吏治是治國的根本,吏部、都察院上下都要明察秋毫,認真做事,對於任何弄虛作假、作奸犯科、徇私舞弊的人和事,一經發現,要徹底清查,嚴肅處理!明年正月起,朕要看到你們在其中的作為和成果!”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底,離興元二年正月隻有一個多月了。
    左都禦史神色凝重,俯身道:“臣必不負陛下所望。”
    左都禦史還沒退下,便見守在外頭的興安進來,回稟道:“陛下,臨江王求見,正在殿外候著。”
    朱維楨有些意外,臨江王雖是宗正,卻沒有像臨安王那樣在政事上有自己的看法。
    他雖然管理著宗人府事宜,卻向來低調,比起他們自己到帝王麵前,朱維楨更多的還是從湘王口中聽到一些關於他們王府的消息,“傳他進來。”
    得了陛下宣召,臨江王進來參拜道:“陛下萬歲,”又見左都禦史也在,便又互相見了一回禮。
    待行完禮後,他方才同皇帝道:“陛下為了國事鳳興夜寐,臣想與陛下分憂,卻奈何無所長處。正逢陛下萬壽將至,臣為陛下獻上能工巧匠雕刻而成的大周四時風景圖屏風一副,望陛下閑暇之餘,能觀賞一二。”
    原是獻壽之事,雖然萬壽節被朱維楨取消了宴請群臣百官事宜,可是壽禮還是要收的。朱維楨高興道:“王叔一片心意,正巧都禦史也在,與朕一同賞一賞這千裏江山圖。”
    陳福向外一招手,便聽門外一陣聲響,臨江王家裏幾個長成的世子各搬一扇屏風進殿軍,將屏風放置在殿內一側,他們一齊上前行禮。
    這邊臨江王引著皇帝和左都禦史一起走到這六扇圍屏前,笑著介紹道:“陛下,這六扇圍屏風景皆來自我大周各地景致,第一扇所繪是京城九座城門東西街市元宵佳節燈火輝煌時,陛下聖明天子,京中百姓每逢佳節,呼朋引伴、或與家人一起出遊玩耍,好不快活。”
    “第二扇是江南煙雨樓閣春時景,江南煙雨出了多少文人墨客,都是陛下鼓勵勸學之功;這第三扇是薊州夏日修渠開河百船航行圖,薊州本多水患,陛下為其百姓修渠治水,又設碼頭使百姓耕種之餘,能做些雜工富足家計,船來船往、不止是交通之便,更是百姓之福。”
    朱維楨仔細看那屏風,楠木鏤刻,中間鑲嵌的不是近幾年宮廷所興起的華美蜀繡,而是蘇繡中的仿畫繡,其繡工細致、針線細密,以針作畫,配色清雅。
    聚各地風光於一錦,其中樓閣精巧,人物生動,朱維楨再看第四扇秋時漢川豐收圖、第五扇冬日泰山日出圖和第六扇撫州百姓安居樂業圖。
    朱維楨輕笑一聲,撫州方才設立州府,所謂其百姓安居樂業圖,其中城門塔寨應當是仿的安慶府。
    臨江王這禮名為獻壽,實則在給皇帝歌功頌德,即使朱維楨方才登基五年有餘,不該自大操持這些,也不由得對臨江王多了兩分親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