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核查工部賬目
字數:2953 加入書籤
                    趕在朝廷大軍回京的前兩日,在老油條潘彬的帶領下,巡鹽禦史王存回京。
    皇帝拿著他們查的賬,有點不滿。
    這跟前世戶部存賬告急的時候,左檢禦史王延益 給的賬本差遠了。
    又看了現任都轉運鹽使王延益上的陳情表,朱維楨歎了一聲,到底是吃那頭飯站那頭。
    前世他做左檢禦史的時候,為了表現功勞,直接上陣,指責都轉運鹽司上下沆瀣一氣,不顧朝廷局勢,不忠於皇命。
    這會子他做都轉運鹽使了,恨不得把自己形容成一心忠於陛下,殫精竭慮為鹽道做貢獻的忠臣。
    朱維楨扣下手中折子,點頭,“就這樣吧。兩位愛卿辛苦了。潘愛卿回刑部當值,王愛卿,”他轉了轉手上的玉扳指,“朕記得你還掛著戶部郎中的缺。”
    王存查賬還是好使的,他做過戶部員外郎,也擅長這些。正好,皇帝前陣子剛批了戶部戰後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折子。
    朱維楨繼續說道,“那你就回戶部,接著做四品郎中。”
    既然潘彬回了刑部,也要有事做,皇帝讓興安把工部那一遝折子拿給潘彬,“工部這兩年支出多且雜,讓他們把一年的賬送刑部、都察院,由潘彬,都察院左都禦史,審查。”
    水至清則無魚,朱維楨隻查一年,也是給工部老臣留了餘地。
    此時的工部和禮部內部皆是一團和氣。
    不敢想象,皇帝登基六年,工部和禮部雖有調動,可是大多還是先帝時的老臣。
    他們一邊讚陛下寬厚,一邊更期盼皇後腹中皇嗣。能讓下一場皇權交替平穩度過,朝臣也能得遇寬厚之君。
    工部尚書沈向濤這兩日剛巡視完京郊河道,大周皇城的位置靠北,南部到這裏非常依賴漕運,進出京城的錢糧,一半以上的路都是運河。
    因此即使不斷給撫州民夫,給公主王爺修府邸,給朝裏得了皇帝賞賜的新貴們找宅子。
    可是巡視河道,也是不能放下的。
    好在今夏雨水不多,隻需秋雨到來之前做好一應措施。
    下了朝會,沈向濤坐在工部議事的正堂裏,麵露笑意,看向左右兩位侍郎,“河道沒有問題,還有撫州那邊,有刑部配合的罪犯勞動改造……”
    民夫他們不敢讓下大力氣,死多了管事的人就要丟官帽。但是流放,罪改,本身就充滿風險……
    工部左侍郎是個不苟言笑清瘦文士,他附和道,“尚書說的是,等朝廷大軍回來,民夫也能歸家。這都是尚書一力支持陛下勞動改造的成果。”
    沈向濤笑容更盛,朝堂安靜太久了,竟然有好些個可憐罪犯的聖人。
    以往默認的充軍,他們當做沒瞧著。他工部用人,就跳出來指指點點了。
    就在這時,一位郎中走進來,急聲道:“尚書大人,刑部和都察院領了皇命,命工部將一年的支出詳細抄錄送過去。”
    沈向濤笑容一收,“陛下要查工部?”
    工部最近在主持修嘉善長公主府、質子府、還有撫州民夫,工事,各地的河道,邊關的防禦工事,全都過了工部的手。
    這……賬不可能全部幹淨。
    查賬這種事最為敏感,不說賬目有沒有問題,就陛下這個旨意就讓人不安。
    左侍郎臉上表情本就不多,此時更是凝重,在尚書之前開口,對剛進來的郎中吩咐道,“工部今年開支賬目繁多,你去請他們稍候,待工部整理出來,再給他們送去。”
    沈向濤微微點頭,目光送郎中離去,神情晦暗。
    工部涉及到的人與事太多,哪怕就是沒問題,想要做手腳也簡單!
    右侍郎見尚書和左侍郎神情不虞,到底出寬慰二位:“沈家舊案猶在眼前,陛下隻查一年賬目,也是留了餘地。”
    至少薊州水患賑災後重建,還有戰事之初的賬目,皇帝給放過了。
    沈向濤有些不滿,“薊州水患有岐山王世子盯著,查起來才方便。”
    靖懷郡戰事之初更好說,忠正伯家就是涉嫌靖懷郡貪汙案被皇帝輕輕放下的大頭,有問題也能往他們身上推。
    沈向濤心裏滑過許多念頭,最後卻看向左右侍郎,“你們有什麽想法?”
    左侍郎看了一眼麵,安靜無人,低聲道“咱們先查一遍,若是有大頭,該舍的就要舍了。”
    右侍郎卻是說起宮中,“大人,皇後娘娘有孕,安城侯府雖表現的恪守本分,但是若是嫡子出生,他們總要做些什麽……安城侯府,不會拒絕大人示好。”
    工部和禮部多是古禮的簇擁,之前皇後未有孕時,他們就將目光放在大皇子身上,此時右侍郎的提議正中沈向濤心意,他點頭道,“陛下尚不足三十,此事必要小心安排。工部最重要的是眼下,有所犧牲,才有所保存。”
    沈向濤目光沉沉,“另外,撫州新築,涉及國威和陛下百年功績,若有錯處,必然有雷霆之怒!”
    “下官明白。”兩位侍郎心領神會。
    工部商議過後,兩位侍郎帶著部內郎中、員外郎各有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