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選女官
字數:3325 加入書籤
太皇太後說是差人問皇帝和皇帝章程。
可是內宮上下,凡她老人家開口的,便是當時便要議出來的。
陳新來傳皇帝一切皆由太皇太後和皇後做主的意思時,皇後已經坐在慈寧宮了。
除此之外,還有得了協理宮權的雲妃、陸昭儀、榮婕妤、明婕妤幾人。
皇後之前有孕,還為八皇子受傷惱了一會,當即感慨道,“還是鄭王妃和淑妃想的周到。宮中事故,多是下頭不懂禮儀,規矩無方。”
“皇後娘娘說的是,如今為後妃和公主郡主教養計,選備女官,教善宮人,當是上上之舉。”明婕妤想起之前,自己之前去鹹福宮,端婕妤的貼身侍女叫丹青,還有那個叫丹夏的!
她的母親是先帝之妹,被世宗皇帝封為丹陽大長公主,是陛下的親姑姑。
自己之前不知道就罷了,可她進宮了這麽久,端婕妤也該避諱一二,改了侍女的名字才是。
可她不提,這後宮裏也沒人勸說一二。別人也就罷了,明順儀就不信皇帝、皇後、還有淑嬪他們不知曉。
這會眾妃提起這個,不論是為了什麽,她都會讚同。
瞧著太皇太後和皇後都點頭,淑妃也不介意明婕妤搶在前頭說話。
她隻道,“休說伴著公主的女官,就連伴著皇子王爺們的內監,如今也是一樣的。”
“皇嗣們都在內宮,日日由他們伴著,言行舉止,品德修養,多是被影響的。不止王妃為郡主擔憂,臣妾也為五皇子想呢。”
淑妃提起皇子,皇後便冷靜了下來。
偏榮婕妤想到了其他處,“也不隻是讓女官們進學,總要她們有一二長處,待到放出去的時候,能有一二依傍,既讓民間識得宮中貴氣,又能靠著她們影響身邊之人,再教化百姓。”
雲妃向來願意做好好先生,順著榮婕妤的話就說了下去,“榮婕妤說的是,朝中官學隻收書生,咱們將真正的先生教出來,再放出去,這才是真正的有教無類呢。”
“不過宮中有太皇太後和皇後娘娘教導,內宮中的宮人也有好的。挑選女官時,可不能忘了她們。”
眾妃三言兩語,把話定在了選女官和教善宮人上麵,將淑妃議皇子身邊人之言忽略了個一幹二淨。
太皇太後一錘定音,“皇後且發懿旨下去,再由雲妃和淑妃負責操辦。”
宮中挑選女官,舊有章程。
跟選秀似的,先得有內務府操辦。
皇後五年不到,這懷第三胎,這事都聚到一起,便是好生養著,也覺得吃不消。
幾件事裏,她斷是舍不下陳國公主和八皇子的,故而小選之事,便直接像太皇太後說的那樣,雲妃和淑妃放權了:“凡事都有舊例,你們隻管吩咐,最後本宮在再總的看一回就行。”
眾人幾番應下,又見太皇太後麵有乏色,便也都識趣地起身告退了。
從慈寧宮出來時,葉寒煙便稍等她了一會。“王妃近些日子可好?”
後宮中,鄭王妃和她在華陽宮避暑時開始認識,又因為福側妃之事,幾番交際,平日節禮問候也是有的,算的上有些交情。
如今同路,不免關心一二。
“多謝娘娘關心,一切皆好。”鄭王妃笑道。
“……側妃可好?”當初鄭王長子之母宮中招搖,又逢福側妃有孕,她還曾給鄭王妃出過抬舉一個打壓一個的法子。
“福側妃聽話,另一位,宮中這不是要選女官,品德行了嗎?王府當上行下效,一切向宮中取經。”鄭王妃眨了眨眼。
葉寒煙突然明白了。
這麽折騰了一回,待鄭王妃回了王府時,歇了一日,第二日側妃庶妃再來請安的消息時,她便道,“宮中太皇太後和皇後娘娘要為了公主郡主品行選女官,咱們也要學著。”
“日後側妃隻管管好自己院裏,庶妃伺候好王爺便是。”
“至於世子郡主們,六歲獨住之後,為了其德行才學,身邊拿事的,都有我稟了宮裏,為他們選淑女良才為伴。”
福側妃孤身進府,生下孩子,得了王妃不少好處,昨日還給小郡主領了不少賞賜和兩個宮中嬤嬤,自是以王妃為先的。
當即就應了下了。
另一位正春風得意著的,雖自持有子,可前頭側妃便是被宮裏來人拿走的,王妃拿著宮中大旗,她也是不敢多說的。
等側妃庶妃都出了正院,鄭王妃才輕輕地歎了口氣。
其實今日這側妃,還是她提議立的。
反正王府裏上有一個養老的太妃,下有一個得憐愛的庶長子。
而她,又是個需要修養的。
太皇太後看著身體不好,說句不敬的,日後兩宮太後並立,什麽章程還不一定。
那個時候再議側妃,要按下母後皇太後宮裏出來的庶妃,未免有落井下石,欺負失勢的嫡母之嫌,讓別人質疑自己的品行。
新選其他大家閨秀,鄭王妃也不願再細細考慮新人品行。
不如現在以子提拔一個沒家世的。
反正國朝講究孝道,日後無論是自己失勢,還是其他人得勢,有宮中所賜知禮的人看著,明麵上都是自己的兒女。
鄭王妃雖不至於天真地以為這樣就能過上毫無矛盾的太平日子。
但矛盾是一回事,為了點地位寵愛,下死手爭又是另一回事。
失了一個孩子,鄭王妃是真的有點怕了。
如今不用擺出大婦儀態去折騰妾室,損了自己賢名,還能讓一切如自己心意,她已經很滿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