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大皇子出繼
字數:3354 加入書籤
鎮國公府朱順栩的嫡母和長嫂是一家子出來的姑侄倆,性情卻是大不相同。
年長婦人還端正行著禮,一舉一動都十分拘束,年輕婦人已經開始誇了,“咱們家老二回家就說綠繡姑姑好,為人和善,待人坦誠,常照顧著他。今日見了,卻才明白,怪不得人都說男人一根筋,這明明是個可人嬌俏,見麵喜三分的可愛姑娘,怎麽就隻記得和善了?”
這一番下來,倒叫靜昭儀放下了忐忑之心,又鄭重的謝了一起過來的常太嬪一回。
常太嬪也是坦誠之人,瞧她們兩廂能說的上話,當即就笑言,“過幾年嘉興也要準備著出宮開府了,咱們還有來往呢。”
作為長公主親母,她可不想自己女兒像先帝幼妹順慶大長公主那樣,因為和宮裏關係不好,在旁人那裏還得受氣。
與宗室宮嬪交好,對她來說便是順手的事。
這邊認過親了,親事便提上日程了。
原是嫁義妹,靜昭儀母家那邊便要準備起來的。
靜昭儀想招家裏母親和嫂嫂進來說一說,可不想去求皇後。
抬頭一想,便去了乾清宮,順便還能和皇帝說說,這幾日大皇子很聽父皇的話,做什麽都帶著弟弟們一起。
皇帝其實在想要不要將大皇子過繼出去,因為自己是皇長子即位,容易給旁人帶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可是嫡子出生,若是他們相爭,最後不管結果,傷的總歸是皇帝的兒子。
朱維楨心裏的想法連皇後都沒說,趁著這會斟酌著給靜昭儀說了。
靜昭儀一下就癱在地上,無論嘴上怎麽埋怨大皇子惦記著玉清真人,可那是她唯一的親生骨肉,怎麽會因為不親近就放下了。
她也顧不上綠繡的事了,含淚質問皇帝,“皇兒也是陛下的孩子,陛下怎麽忍心讓他自幼離了生母,現在又離了父親。”
一旁跟著靜昭儀進了乾清宮的綠繡也慌了,還以為是自己的緣故,讓皇帝猜疑上昭儀娘娘。
昭儀娘娘待她這樣好,如今便也顧不上上次因回皇後話的那幾板子了,直接跪地俯首,哀求道,“陛下容稟,之前都是奴婢癡心妄想,沒了規矩,不管娘娘的事。奴婢願意不嫁,守著娘娘。”
朱維楨沒看綠繡,隻對靜昭儀說,“你應該明白的,朕隻是不想朝中因為議儲出現爭端,也是保全大皇子之策!”
至少在他下次大勝西梁前不行,鄭觀年和齊順在撫州練兵這麽久,糧草一日日的在供,可不能因為京中出個什麽,就這麽算了。
幾個月前才拿這事刺過皇後,靜昭儀怎麽會聽不懂皇帝的意思。
可是……過繼保全,不就是父親舍棄這個兒子了嗎?
雖是知道皇帝選擇合乎情理,心中還是出現恨意,她有些撕心裂肺,“陛下,皇兒日夜苦讀,聽您的話,照顧弟弟,隻為能得父皇讚賞,如今他的父皇不要他,他得有多傷心……”
朱維楨皺眉,自從中宮嫡子周歲,宮裏宮外都有催他立太子之心。
老實說,作為一個經年掌握皇權的老皇帝,儲君意味分權,可立太子也是立國本。
這樣的為難下,皇帝覺得把大皇子過繼出去,抬舉中宮,再以嫡子年幼,拖些年歲最好。
當然,很難說皇帝有沒有上一世陰影。
畢竟他年五十,身體康健,卻一病而亡,麵對前世剛剛長成的太子,和把持後宮的皇貴妃,皇帝很難不有所懷疑。
先有前情,皇帝心意已決,便不是旁人哭兩句就能改的。
朱維楨指了指陳新,“把昭儀娘娘扶起來。”
待靜昭儀坐好靜下來了,他才繼續說道,“朕已經看好了人家,宗室裏齊王唯一子嗣是庶妃所生,三代降爵該為郡王,朕將大皇子過繼給他做王妃之子,日後破例讓大皇子承襲親王爵位,齊王親子則為郡王。”
“大皇子即使過繼出宮,你也可以召他進宮來問話,日後再討一個你喜歡的兒媳。齊王妃五十好幾,日後你的兒子奉養的還是你。”
齊王家是太宗次子一脈,這一代齊王努力半生隻有一個侍妾生了兒子,家裏親王妃和側妃都是正經名門閨秀,無錯不得廢,那妾室隻抬了庶妃。
這個時候,齊王還努力著再生一個呢。沒有給獨子謀劃,再過幾年,齊王六十大壽一過,想頭沒了。就要祭個側妃,給獨子生母抬身份了。
為了獨子在王妃和另一個側妃手中繼承家業,他不顧禮製地抬著獨子生母,那庶妃得誌,衝撞了齊王妃。
反正家業與自己骨血無關,齊王妃翻臉直接揭破側妃之死。
涉及齊王最在意的獨子,多年夫妻,反目成仇。
齊王一口咬定,說是親王妃因早年與去世側妃矛盾,又想依附獨子養老,所以協助作案,現在又為了日後能獨享太妃尊容,想把生母拉下馬。
宗室娶得貴女不止齊王一家,品級誥命之死更不會讓朝臣放過。
宗室名聲被壞,齊王當負首過。
齊王府內宅先時被齊王妃管著,後麵齊王親自為獨子生母開路,證據早就沒了,終是三堂會審,也沒審出來,王妃到底是同謀、或知情不報,最後魚死網破,
還是真的突然撞破,所以為姐妹鳴冤。
側妃無辜而亡,其他貴女家裏也心有切切。為了警示宗室,朝廷百人聯名,齊王府中王爵誥命皆被奪。
他的家醜,雖有人以子嗣宗族角度認同,但這種私底下的事,放到明麵,影響太難看了。
朱維楨早就想解決他家的事,隻是他們這會還沒到犯錯的時候,皇帝不能無罪治他們。
這會想來,把大皇子過繼給他家最好,王妃有靠不至於撕破臉皮,皇帝直接給了他獨子郡王爵位,他年齡在這,為了獨子日後也不敢傷了皇帝的親兒子。
親王妃有了皇帝親子做嗣子,也有底氣管轄側妃庶妃。
